2017年的昨天919 空氣汙染從哪來?


hareluya6510 wrote:
封存並不是最終處置...(恕刪)


怎說呢?這段讀得非常不舒服.
你有沒有覺得連打出來你都有點心虛!?
因為核能的後製處置部分你用你個人的想法跟觀感,而非科學現實.
綠能的部分也是你個人的期許跟理想,而非科學現實.
跟你前面侃侃而談而談的空氣汙染相比較.
你不覺得你對核能充滿了莫名的恐懼?對綠能充滿了莫名的期許?這都偏離科學現實?

醒醒吧,面對現實.
核能沒那麼可怕.安置的技術比你想像中還安定.
綠能沒那麼美好.台灣是孤島,配置多少綠能,你就得配置多少全黑發電機.
他們都燒油,燒天然氣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說起來很悲哀 民主化的結果
為了能源問題 以及空污問題
政府停留原地 兩個黨要負責
hareluya6510 wrote:
但是如果裝置容量夠大,是可以把他當成尖載的一部分來使用
若是用具有快速反應機能的尖載機組,因應綠能的供電量動態的調配發電能力
或許綠能就不會是雞肋的存在,至少不會比現在的綠能雞肋就是了


再怎麼大,太陽能與風電都不可能變成尖載或尖載的一部分
在我的印象中也從來沒有看到台電說過太陽能或是風電可以變成尖載來使用

尖載的最基本條件是必須能夠由台電調度並以最快的速度升載或降載(如抽蓄電廠)
可是風電與太陽能都不是台電可以決定他下一分鐘要發多少電的!!

無論是基載還是中載或尖載, 前提都是台電可以隨時決定要發多少電
而對於無法自主的太陽能或風電, 並不適用這些專有名詞
尖載發電的特性是可以快速的啟動,機動性高。
綠能因為無法預估發電量,拿來當基載或中載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拿來減輕尖載的負荷,因此有些人是認為綠能的定位適合放在尖載,用以減輕尖載機組負荷的功用。有些人甚至認識綠能有機會歸類在中載,同樣是定位在減輕中載負荷量。
實際上,台電也是把風力跟太陽能放在中尖載機組。


綠能有貢獻的時候,可以減少燃料的使用
沒貢獻的時候還是得用其他發電補足
綠能的定位,從來就不是用來取代任何一種電力機組。

hareluya6510 wrote:
尖載發電的特性是可以快速的啟動,機動性高。


問題是太陽能與風電連是否會啟動都無法確定,這完全沒有機動性可言阿!!

減輕尖載負荷與為尖載一部分是兩回事吧!
事實上"減輕尖載負荷"這個描述就把它獨立於尖載的範圍中了

至於台電的網頁中,中尖載內容有風電與太陽能,
個人認為那個是硬塞到目前分類中的結果
說起來很辛苦
空污這麼嚴重
不是說工廠都外移了
怎麼空氣這麼好啊 !

過客4112 wrote:
問題是太陽能與風電連是否會啟動都無法確定,這完全沒有機動性可言阿!!
減輕尖載負荷與為尖載一部分是兩回事吧!
事實上"減輕尖載負荷"這個描述就把它獨立於尖載的範圍中了
至於台電的網頁中,中尖載內容有風電與太陽能,
個人認為那個是硬塞到目前分類中的結果


我也覺得是硬塞的

有就有 沒有就沒有 怎麼當尖載


拿另一個風扇來吹他嗎

hareluya6510 wrote:
尖載發電的特性是可...(恕刪)


有個詞彙叫做"棄電率"
就是太陽能,風力,產生出來的電不接入電網,直接接地排掉.
電力調度也是一門專業,而且要超專業的.
傳統這些主動式發電,發電量,持續時間,都很好估算.
我可以隨電網需求,調度發電量.
至於綠能這種被動式發電.天氣很好預測?
不夠補上就好,那太多呢?只好丟掉,"棄電率"就這樣來的.
很有趣的一點就是台灣這些相關於綠能的報導.
全部都沒把這因素算進去.
台灣很多報導都在吹捧歐美國家綠能多發達之類的
他們棄電率可以高達60%以上.

你說台灣有沒有"棄電"問題?
有喔.每個周日,太陽能都不併入電網.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god52101314 wrote:
昨天傍晚 幾乎各新聞...(恕刪)
今天拍攝高雄的空氣品質,app說普通,我感覺就是仙境




suixinerfei wrote:
今天拍攝高雄的空氣...(恕刪)


這個app為啥背景要放日本合掌村得照片呢?
怪怪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