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談談醫療上台灣比大陸好到什麼程度。

中國生產的藥除了中國人自己以外有幾個人敢吃? 甚麼是原廠藥妳知道嗎? 原廠藥跟一般藥廠做出來的同成分藥差別有多大妳知道嗎? 別外行人充內行好嗎? 先找你們的高官把買賣肝腎的問題解決了再來說嘴吧

加油
从头看到尾,挺有意思的。感想:
1.台湾有些朋友喜欢把医疗上的“服务水平”跟“技术水平”混为一谈。
2.既然比台湾跟大陆的水平,那当然是拿最高端水平来比较啊,难道要比较低端水平吗?
比如说要比两岸的大学哪边更好,你们肯定是拿台大出来比,而不会拿静宜大学出来跟大陆比吧?
3.坦白说,在科技水平方面(包括医疗),台湾比大陆强的,除了半导体制造外,基本上已经没有比大陆强的了。
4.不是我们要跟台湾比高低,而你们爱跟大陆比,比如这篇文章你看是谁发出的。大陆要比的是美国,是世界上各国的顶尖水平,台湾并不在我们的目标里。

石獅施氏 wrote:
大陆的药房不能随意...(恕刪)



就是,差不多正常是你這個論述。不提美國(他不會介紹你中成藥)..

有個小號一直找我聊,貌似什麼西藥都能買的到,在四線好像??

我去一線藥局還成了鄉下..


不然就是另外提了,網上買處方藥,網上監管寫著,反正提交需求,有錢就能隨意買處方藥(風險誰保證)..

我看藥品領先的絕對就是中成藥了! (很多中成藥還是管制要留電話身分證的..暈)

江南东路 wrote:
从头看到尾,挺有意思的。感想:
1.台湾有些朋友喜欢把医疗上的“服务水平”跟“技术水平”混为一谈。
2.既然比台湾跟大陆的水平,那当然是拿最高端水平来比较啊,难道要比较低端水平吗?
比如说要比两岸的大学哪边更好,你们肯定是拿台大出来比,而不会拿静宜大学出来跟大陆比吧?
3.坦白说,在科技水平方面(包括医疗),台湾比大陆强的,除了半导体制造外,基本上已经没有比大陆强的了。
4.不是我们要跟台湾比高低,而你们爱跟大陆比,比如这篇文章你看是谁发出的。大陆要比的是美国,是世界上各国的顶尖水平,台湾并不在我们的目标里。)




其實看看郭台銘先生這些首富級的都去哪邊看醫生做治療

不就知道答案了嗎??

我只能說在台灣看醫生後真的去大陸看醫生很不習慣

在大陸看過醫生來台灣看醫生評價好的比例是過半的

至於您說的科技技術水平....應該沒包括人吧!!

可惜....醫療最大資產目前還是人啊!!

是說大陸那麼大本來就不該跟台灣比要跟美國比 我絕對認同

是說要贏美國前.....至少要先贏台灣吧!!

免得落下幻想是豐腴的,現實是骨感的遺憾啊!!


最後給您一個參考,當老二不難只要頃全力就有機會

但是要當到老大光有口號跟錢是不夠的

因為真正獨一無二的菁英錢是買不到的

10年後來印證

中國10年甚至20年後一定不會當到老大.....
中國開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委(發改委)16日公布兩份文件,5月1日起將限制有嚴重失信記錄的民眾搭乘火車和飛機。
評分將根據民眾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來計算,包括親社會(如社區服務)和反社會(如在互聯網上發表惡意言論)行為。得分可能被用來衡量工作適配性,政府將規定某些職位的最低評分標準。

相信在座的各位發言也是評分的依據

如果醫療也算是公共設施的一環

會不會記錄不好的民眾以後不准就醫

中國越來越向精英化靠攏

不曉得是好是壞

黨員,軍隊,官員,老百姓所能享受到的醫療品質差距會越來越大
lien291

jamiechang33 wrote:
其實看看郭台銘先生...(恕刪)


-------------------
郭台铭是台湾人,习惯了台湾的良好服务,当然是愿意在台湾就医了。如果换作是我,在两岸都能治好的情况下,我也会选择台湾。但是,我们谈的是治疗的水平,就是纯粹的技术方面,不是服务,请朋友不要搞混了。我发现你们台湾朋友很喜欢把这二者混为一谈。

你后面的内容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懒得回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
谈的是医疗水平,不是服务!
谈的是医疗水平,不是服务!
谈的是医疗水平,不是服务!
江南东路 wrote:
----------...(恕刪)


20年前台灣許多項目領先大陸
現在剩下少數而且有爭議
20年後台灣只能仰望大陸
可悲許多人還以為身在四小龍年代
台灣只知道內鬥
早已經被拋遠了
关键是大陆的药房很多都有执业医师在里面,甚至很多就是医师开的。所以,他一样有资格合理合法的给你处方药!
石狮施氏 wrote:
大陆的药房不能随意出...(恕刪)

joy730 wrote: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恕刪)


台灣不瞭解大陸

同樣也不瞭解自己

台灣的健保,目前只剩下便宜兩個字而已

醫院會提供,基本治療

要有效的,通通都改成自費了

已經很多人開始再研究,自己買商業保險放棄健保會不會比較划算了
1. 如果只要比尖端醫療,那標題要不要改一改??
2. 目前西醫大概新儀器跟衍生出來的新技術應該都是歐美領先,誰能跟上尖端醫療就看大陸與台灣去西方取經的效率而定
在台灣主治醫師去美國進修一兩年是常有的事,大陸那邊呢??
3. 在新藥方面,目前也是西方各大藥廠最具研發能力,台灣健保引進新藥的效率受限於經費,自費使用應該美國FDA通過在台灣就可以開始臨床試驗了
4. 在醫學養成部分,台灣醫師養成就是讀原文書,各專科最新文獻理解研讀是駕輕就熟,知識隨時可以更新
5. 至於以量取勝的論點,量當然可以增加熟練度,但是也只限於該術式或關聯範圍..舉例來說.開了一萬台疝氣,也就只能變成疝氣聖手,並不會變成腦科名醫 ..再則,人再厲害,一天也只有24小時,兩邊滿載的醫師,量能差到哪裡去
6. 真的要比,就拿同一診斷,相同嚴重度的疾病來比兩邊治療後的預後,併發症與住院天數等等指標..

光是隨便講講每個人都是華陀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