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8=15」老師要求這樣算 家長爆氣:現在教育怎麼了

一樣的結果
你要用比人家多的時間完成
不是輸是什麼

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要求捷徑的東西
矯情的酬庸學者自己學了一堆公式
跟還厚著臉皮講一堆理論
firedragon wrote:
一樣的結果
你要用比...(恕刪)

依你的邏輯

那學計算機怎麼用就好

根本不用學怎麼算

計算機算最快了

但這樣對嗎?
sogo5370 wrote:
依你的邏輯

那學計算機怎麼用就好

根本不用學怎麼算

計算機算最快了

但這樣對嗎?



科學就是要讓人偷懶用的
除非日常生活小結帳,用背的公式可能比計算機快
否則大量的計算,誰在跟你建構式數學
就像你上網跟人嘴砲,你還需要怎麼寫網頁嗎?
maya95 wrote:
讓他學 Python 或者 GO 吧.

C 語言 的 pointer 及 memory allocation 對小朋友太難了吧.

最終目的是要開始碰單晶片
C語言算是較基本的
pointer 及 memory allocation
這些在初期模組應用上還比較能先不碰
像ASCII碼跟16進制會先碰到
是因為原本讀取輸入如
"1+1="字串時
發現讀到的鍵盤輸入字不是1
而是49,後來我看原來是ASCII
0x31 ,才跟他解釋ASCII這東西
其實大部分家長認為國小學生應該花時間在英語教育上
不應該像我給他學這些
但老婆本身是英語系業務出身
認為專業知識比語文更重要
她還舉前老闆請國立大學外語學院的畢業生
當業助,結果商用知識沒有的狀況下
教起來很累這例子

中國方面對小朋友學程式設計是否需要按Scratch->Python->C++的順序進階的看法

另一個是3D列印,目前有這類國小高年級夏令營
firedragon wrote:
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要求捷徑的東西


呵呵
ION.
hx135cb750 wrote:
最終目的是要開始碰單(恕刪)

看來是有引導您小孩未來要往資訊的方向走的感覺。當然也許和您本身的專業或習慣是有關的。

我本身是屬於自然科學學科的,所以對於小二的女兒目前是採放任的方式,也不急著讓她學習太多的資訊相關的東西,雖然我本身也算是使用過不少開發工具與程式語言了。目前她對跆拳道有些興趣,一個星期兩次,還有放學後的英文的ESL課程已經夠她忙的了。剩下的時間還要拿來寫作業,自己洗自己的餐具(媽媽的要求),打Switch和看Video...,時間實在不夠她用

不過對於我跟她說某些題目的答案算式,3*7或是7*3都可以,她卻頑強地抵抗,說是老師說這題算法只能7*3而已。這邊我就完全被打敗了。
hx135cb750 wrote:
中國方面對小朋友學程式設計是否需要按Scratch->Python->C++的順序進階的看法


建議 C++ 根本頭殼壞了.

若真要學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我覺得還不如先學 MS Excel/Word 裡的 VBA.
既有現成一堆 objects & methods 可用.

甚至 C# / Java / Javascript

==

如果你要把兒子訓練成頂尖工程師就另當別論.
ghleu wrote:
不過對於我跟她說某些題目的答案算式,3*7或是7*3都可以,她卻頑強地抵抗,說是老師說這題算法只能7*3而已。這邊我就完全被打敗了。


3個7 或是 7個3 的問題
算出來的結果一樣
但是
意義不同
hx135cb750 wrote:
中國方面對小朋友學程式設計是否需要按Scratch->Python->C++的順序進階的看法


我現在用 C++ 寫 STM32, Nordic 藍牙,用 Python 寫視窗程式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
Scratch-->邏輯
C++ --> 邏輯 + 函數 或者還有 資料型態(或許也是一種物件導向)
(C++寫 MCU,似乎沒啥物件導向,例如繼承,原廠的範例程式也沒有,網路上看過的也沒有,其他人怎樣寫我就不知)
Python --> 邏輯+函數(方法)+物件導向
但是,python 看似簡單,坑很大,比 C++ 還大

C# 還沒機會沒用過
KCLin0423 wrote:
3個7 或是 7個3(恕刪)

每組3個人,7組共有幾個人

3 * 7 = 3人/組*7組 = 21人

7 * 3 = 7組 * 3人/組 = 21人

很多問題當你把單位放進去後就很清楚了。

數學是自然學科的一種, 3*7 = 7*3有其物理意義在。只是一般的老師只能遵循一種教法填鴨式教育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