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電電費可以不用漲!

核四到目前為止

設計錯誤不斷
施工出包不斷
貪污舞弊不斷
完工延期不斷
追加的預算不斷

這種千瘡百孔的弊案工程
居然有人願意相信安全
這些人安全的信心到底哪來的???

台灣真的不需要核災...

腦殘就足以毀滅台灣....
電學權威陳謨星教授反核四

陳模星教授,曾被推選為全美最佳電學教授,現任美國德州大學能源中心主任,至今工作過的電廠超過400個,現仍為全球40多個電廠顧問,他對核四的見解如下

一. 核能發電的成本最便宜??

歷年來台電灌輸給大眾的觀念是核電最便宜,讓人民因為成本因素而支持核電,事實上台電先有核電便宜的結論,才提出配合的計算方式.

由於台灣電廠至目前多為台電的,因此可以將成本轉到其他部門,造成核電便宜的假相,例如為了配合核電廠的運轉,其他電廠必需常常停機,使得發電成本及效益變差,如果是獨立計算就不會這樣了

再如,明潭抽蓄電廠是為核能運轉而設的,因為晚上電力供應過剩,而核電廠不可能時開時關,因此得在晚上抽水至水庫上方,白天再放水以水力方式發電,一來一往就損失了35%電力,台電將成本算在水力發電上,造成核電成本低的假相

在美國火力發電一千度是30美元,核電不計算核廢料為50美元,加計核廢力為60美元以上,依他估計如果台灣把所有核電廠都停電的話,電價可降價30%,找會計師來算一算成本就知道了.

二. 不建核四會缺電

就其所知,在經濟繁榮地區是不虞缺電的,因為發電技術並不高,非常容易做起來,尤其是發電技術進步後,發電效率提昇,發出的電力會增加許多.

以天然氣發電為例,台電目前發電效率僅35%,但國際技術已達60%,小型電廠還能進行汽電共生,效率甚至可達80%

如果將台灣天然氣發電廠換裝高效率機組,不需要增加進口數量,不必增加管線,所增加的發電量就等於一個核四,價錢更只核四的十分之一

三. 核四才能解決電力南北失衡的問題

台灣最不適合的就是大電廠,大電廠需要輸電線路,小電廠可以散佈全島,不易因某一電廠機組故障導致全區大停電的危機,台電不但喜歡建大電廠,而且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廠,不但使供電線路難尋,也易因輸配電力故障,導致大停電.

再者面對中共威脅,更應避免大電廠,否則任一大電廠的電力系統癱瘓,全台灣就一起癱瘓,中共只要轟炸核電廠的對外電路系統,台灣電力就癱瘓了

四. 為何日韓仍用核電

現在先進國家發電皆避用核能及煤,只有電力自由化不足的地方如曰,韓才用核電,日本的電價是世界最貴的,台灣如果加速電業自由化,核電必然不會是選擇

五核廢料能不能解決

德國是核廢料研究最多的,其次為美國,他們發現,不但現在不能解決,永遠也不能解決,深層掩埋也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此德國要把核能廢掉

六台灣的核能安全如何

核電廠的問題常常出在陰錯陽差,也就是人為的疏失所造成,台灣對目前發生的核能事故都還不了解原因,那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

以核三廠失火為例,由於外部的輸電系統不平衡,造成發電機組的震動扭力,渦輪葉片斷裂之後向刀一樣飛出來,打破冷卻系統,噴出來的液壓油燃燒起來,可是真正的原因並沒有找到,只得定時停下來檢查渦輪葉片有沒有斷裂.
台灣人表示
核廢料幹嘛處理?
丟到蘭嶼看不見不就得了....

【TEWA專題/2013.02.24/德國的核廢料夢魘-(2)】

德國Asse II鹽礦已存放超過12萬桶的核廢料約50來年。德國政界有意通過一項計畫,將這些核廢料轉移他地儲存。然而,在安全性、技術性及資金運作上皆有重重阻礙,專家也警告,轉移這些核廢料所必須承受的風險將會比保留於鹽礦內來得高。

德國的核廢料夢魘-(2)

促成轉移核廢料的決定,主要是來至於政治上的考量。德國政府早先告訴民眾,Asse只是用來作為核廢料儲存的研究。但緊接而來的,則是核能廠、核能研究機構、軍方、醫院及工廠都將汙染性廢棄物往這個舊礦坑裡倒。德聯邦政府利用這個老礦坑收取處理廢棄物費用,完全輕忽了之後可能造成的問題。

這項問題終於在2007年浮上檯面,當時負責Asse儲存場的德國環境研究中心(HMGU),決定用氯化鎂(MgCl2)溶液灌滿礦坑內。當地居民擔心這會造成輻射物質外洩,汙染飲用水源。甚至可能流進易北河(Elbe River)而汙染沿岸城市,包括大城漢堡在內。因此,強烈的公民意識形成,促使調查委員會研究當時的內部文件。結果,這樁東西德時代最大環境事務醜聞終於被揭開。現在,德國所有政黨都認為,當地民眾唯一接受的情況,就是將這些核廢料移出Asse。

最近德國聯邦議會正加速處理Asse的案子,這項稱為Lex Asse的法案預計會在復活節前通過,正式立法。然而,立法通過後並非就解決了問題,但政治人物認為至少能喘口氣,將Asse爭議先擱置,專注於德國九月的國會大選。無論如何,每當Asse計畫延宕、追加預算、甚至是地質研究上出現負面消息,或計畫內部報告釋出,核廢料問題都將再度引發德國社會熱烈討論。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07870258816&set=a.331765778815.152251.321847293815&type=1&ref=nf
learnman wrote:
電學權威陳謨星教授反核四

陳模星教授,曾被推選為全美最佳電學教授,現任美國德州大學能源中心主任,至今工作過的電廠超過400個,現仍為全球40多個電廠顧問,他對核四的見解如下

一. 核能發電的成本最便宜??

歷年來台電灌輸給大眾的觀念是核電最便宜,讓人民因為成本因素而支持核電,事實上台電先有核電便宜的結論,才提出配合的計算方式.

由於台灣電廠至目前多為台電的,因此可以將成本轉到其他部門,造成核電便宜的假相,例如為了配合核電廠的運轉,其他電廠必需常常停機,使得發電成本及效益變差,如果是獨立計算就不會這樣了

再如,明潭抽蓄電廠是為核能運轉而設的,因為晚上電力供應過剩,而核電廠不可能時開時關,因此得在晚上抽水至水庫上方,白天再放水以水力方式發電,一來一往就損失了35%電力,台電將成本算在水力發電上,造成核電成本低的假相

在美國火力發電一千度是30美元,核電不計算核廢料為50美元,加計核廢力為60美元以上,依他估計如果台灣把所有核電廠都停電的話,電價可降價30%,找會計師來算一算成本就知道了.

二. 不建核四會缺電

就其所知,在經濟繁榮地區是不虞缺電的,因為發電技術並不高,非常容易做起來,尤其是發電技術進步後,發電效率提昇,發出的電力會增加許多.

以天然氣發電為例,台電目前發電效率僅35%,但國際技術已達60%,小型電廠還能進行汽電共生,效率甚至可達80%

如果將台灣天然氣發電廠換裝高效率機組,不需要增加進口數量,不必增加管線,所增加的發電量就等於一個核四,價錢更只核四的十分之一

三. 核四才能解決電力南北失衡的問題

台灣最不適合的就是大電廠,大電廠需要輸電線路,小電廠可以散佈全島,不易因某一電廠機組故障導致全區大停電的危機,台電不但喜歡建大電廠,而且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廠,不但使供電線路難尋,也易因輸配電力故障,導致大停電.

再者面對中共威脅,更應避免大電廠,否則任一大電廠的電力系統癱瘓,全台灣就一起癱瘓,中共只要轟炸核電廠的對外電路系統,台灣電力就癱瘓了

四. 為何日韓仍用核電

現在先進國家發電皆避用核能及煤,只有電力自由化不足的地方如曰,韓才用核電,日本的電價是世界最貴的,台灣如果加速電業自由化,核電必然不會是選擇

五核廢料能不能解決

德國是核廢料研究最多的,其次為美國,他們發現,不但現在不能解決,永遠也不能解決,深層掩埋也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此德國要把核能廢掉

六台灣的核能安全如何

核電廠的問題常常出在陰錯陽差,也就是人為的疏失所造成,台灣對目前發生的核能事故都還不了解原因,那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

以核三廠失火為例,由於外部的輸電系統不平衡,造成發電機組的震動扭力,渦輪葉片斷裂之後向刀一樣飛出來,打破冷卻系統,噴出來的液壓油燃燒起來,可是真正的原因並沒有找到,只得定時停下來檢查渦輪葉片有沒有斷裂....(恕刪)


他的這說法發表在2000年, 當初他完全沒料到石化原料的價格會漲到現在這局面.
假設基礎完全被消滅......

其中他講的啥"台灣如果加速電業自由化,核電必然不會是選擇"!!
對照後來台灣令人公幹的民營電廠高價售電的鳥事, 更是諷刺...

且他竟不知先進的德國是以燃媒機組為主力, 法國是以核能機組做主力. 這叫啥權威?
"電學"? 是哪方面的電學?

沒想到還有反核團體拿這類自砸腳的過時文章來背書......

這邊早有人吐巢過他了!
http://www.8z1.net/a1361604193.html

對核電論戰有興趣的, 可以先把這些經典舊文全爬一爬..
http://bbs2.nchu.edu.tw:8000/gem/greenearth&F0TASG2I
核廢料的問題其實很多國家都在研究再利用處理技術

90年代以前石化燃料便宜
有錢大國像美國沒在甩這種核廢料問題. 都是一次性用完就堆著
現在石化燃料貴了才開始關注....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Nuclear Energy Cooperation

這方面日本走得比較前面
オメガ計画

群分離
是日本對用過核燃料的分類及回收策略. 將用過核燃料大致分成四類

1.錒系元素等長半衰期放射性元素. 送入高速爐或加速器驅動未臨界爐. 進行核種變換
將其處理成短半衰期的元素

2.有用元素. 稀少金屬. 貴金屬等等

3.會發熱的灰. 如銫137. 鍶90等等. 衰變熱可以再回收利用

4.冷卻處理的灰. 長期毒性較低/放射性較低的部分. 玻璃固化後放置處理
但跟原本一次使用完的用過核燃料相比. 保管期間從數萬年縮短到百年
並且數量也大量減少
等待元素自然衰變後. 可以開倉再從其中取出最終穩定元素. 如鉛和鉍


加速器驅動未臨界爐

顧名思義. 提供核分裂反應所需要的粒子束是由加速器直接提供. 而非來自核分裂

使用加速器將高能量質子束直接照射反應材料. 使其產生核破碎反應
反應會產生高速中子. 然後致使其他(未達臨界質量的)可裂變材料. 發生核分裂
以此取得能量

它的優點有很多

1.反應爐內部反應是由外界加速器啟動. 不產生連鎖反應. 可以隨時停止

2.加速器提供的粒子束能量可以任意決定. 可以處理大部分的長半衰期錒系元素
(高速爐只能混入5%. 它則可以使用到60%)
高速爐燒過不能再用的高次鈽元素也可以用它處理掉
從天然鈾為主. 鈾238起始的核燃料循環. 可以徹底完成

3.不需要連鎖反應. 燃料無需達到臨界質量. 不會失控. 也不用擔心控制棒失效等等問題

4.一般輕水爐為了讓中子容易通過. 燃料棒外殼使用鋯合金製作
為了避免它受熱變形. 所以通常運轉溫度要控制在300度以下
(因此輕水反應爐的熱效率反而比火力要梢低)
但在加速器驅動未臨界爐這邊. 粒子束直接由外力提供. 不用考慮這問題
燃料棒外殼可以使用導熱性更好的材料
反應爐運作溫度也可以提高


此構想實用化必須要有大型質子加速器設備. 不過這目前已經解決
另外加速器本身必須吃電
所以用來發電. 會吃掉一部分能源
因此總效率沒有高速增殖爐理想 < 這是當初選擇發展高速增殖爐的原因


一座加速器驅動未臨界爐. 可以處理10座輕水反應爐的用過核燃料


目前日本. 瑞士和比利時都有實驗爐在進行研究

文包 wrote:
核廢料的問題其實很多...(恕刪)


還在研究就等他們先用過沒爆炸再說
希望別叫台灣第一次幫他們用看看
台灣廠商最幸福...

沒便宜的電用聯合政府嚇一嚇台灣人,
台灣人馬上就掏出3300億來支援了....

因應廢核 德汽車製造商自建發電廠

新頭殼newtalk 2013.02.25洪聖斐/編譯報導


德國汽車製造商面對聯邦政府廢核政策,為了降低用電成本並求自給自足,紛紛決定興建自已的發電廠。

BMW正在德國東部的萊比錫興建4座風力發電塔。該公司的萊比錫廠負責打造X1越野車,並將負責新款的i3電動車。該廠1/4的用電量將由這4座風力發電塔供應。

戴姆勒(Daimler)和福斯汽車(Volkswagen)則準備在未來幾年興建天然氣火力發電廠。單單福斯汽車1間公司在德國所有的製造廠房所消耗的用電量,就比牙買加整個國家的用電量還多。該公司也長期自己發電,其63%的用電量是自己的電廠供應的。

http://newtalk.tw/news/2013/02/25/33931.html
徐胖用台電便宜的營業用電發財,另外賣貴貴的電給台電。

kantinger wrote:
還在研究就等他們先用...(恕刪)


其實他們已經在用了

人類進入原子能時代也不過70年歷史而已. 很多東西才剛起步
未來都還有改善的空間

learnman wrote:
台灣廠商最幸福...

沒便宜的電用聯合政府嚇一嚇台灣人,
台灣人馬上就掏出3300億來支援了....

因應廢核 德汽車製造商自建發電廠



民營電廠低買高賣吸台電血. 怎麼又沒看到了


反核人士要反核
要推綠色替代能源
請先支持台電漲價先
台電不漲價. 綠能根本沒市場

又反核. 又要便宜的電. 別跟我說這就是反對者要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