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的可以溝通吧!若今天不是強硬要通過~先溝通的話會鬧成這樣嗎?現在談簽不簽還言之過早~想問問上面覺的台灣不簽會死掉的不如把你知道依這次的服貿內容~跟大家解釋看看利與弊而不是可能會爽到你就在那裡喊爽~網路公布~你當台灣的長輩都死光了是吧!還是有多數年長人不會使用網路~我個人不支持也不反對~但覺的不過透明是事實~目前電視上看到壞處到不少~好處也沒聽到有什麼相關的媒體有在報的~政府應該要在加強溝通宣導~
我不是很無聊 wrote:很遺憾的是 台灣的外...(恕刪) 台灣確實對中國鎖國因為現在這4成根本就是沒的選機遇和挑戰本來就是並存的韓國現代汽車十多年前在中國賣第一台車的時候,納智捷在哪裡韓國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占率只有1%的時候,HTC在哪裡這樣的例子還有太多所以現在服貿是一樣的10年前的故事繼續做一個選擇題10年後不要怪對台灣對中國的貿易已經佔到七成因為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弱台灣的路越來越窄,走不出去最後只能靠中國市場但那時候台灣是被逼歷史將又一次拋棄台灣,選擇韓國
其實有很多前例可循...當開放陸客來台, 最高興的是誰?是那些旅行社...後來才發現被對岸惡霸的旅行社扣住款項白吃白喝耍賴不付帳, 受害的是誰?後來簽了ECFA早收清單, 當初說簽了經濟就會飛, 結果呢?物價飛了, 房價飛了, 就薪水沒飛.這次又說簽了這一大包服貿對台灣只有利...請問有誰會想被連騙三次?
小林007 wrote:幾週前我看了三立節目...(恕刪) 談到李嘉誠, 他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官商勾結的最明顯標的我不知道你的年紀多大, 怎麼會相信這種言論廣深高速, 鹽田港都些東西普通人可以去投資?
如果你看過服貿的內容,你就知道主文每一條基本上都是打高空,重點在附件,但是附件每一項都是一個產業,我請問你是要怎麼在立法院念條文的時間內評估每一個產業的影響?更不用說產業與產業之間利益的競合。服貿簽訂的2大疑點,指政府黑箱作業,還嚴重影響台灣500萬名勞工,大陸開放的四項「不平等」條約,包括跨境提供服務無限制、跨境消費無限制、商業據點呈現無限制、自然人呈現無限制等,其中自然人呈現等同於投資移民、移民條件寬鬆、舉例如果一家餐廳,爸爸掛名老闆、媽媽是廚師、兒子是會計,那就可以全家移民到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