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昨天919 空氣汙染從哪來?


hareluya6510 wrote:
我並不想幫六輕說好話,六輕對環境的影響不可能是零,那些環保團體愛講就給他們去講...(恕刪)


台塑六輕燃燒生媒發電,縣府已要求減量
另亦計劃部份機組改成天然氣發電
個人淺見
六輕日後的天然氣發電,可能只提供六輕廠區的蒸汔和電力所需
多餘的電力賣台電???
商人不會傻到作賠本生意~~


台化彰化廠關爐事件,對台塑集團是個警訊
今日彰台化,明日雲六輕
台灣有理講不清
如同王文淵所言:年事高了,可以放手了....
集團今年不再參加台灣的紡織展了


H大所言哪些環保團體在雲林的戰功
舉個笑話:
某年南台灣發生嚴重的登革熱,某市的市民被蚊子帶走二百多個上天堂
那位T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還在大聲疾呼六輕污染對學童的健康影響云云....

有這種公共衛生專家
放著眼前蚊子叮死人不管(還年年發生)
卻熱衷於分校必須關校,學童易校而學習


---攤手---



Wow_Senior wrote:
有個詞彙叫做'棄電..你說台灣有沒有"棄電"問題?
有喔.每個周日,太陽能都不併入電網..(恕刪)


不好意思,我估到的都是對岸中國的新聞,可否請您提供台電星期日太陽能不併電網的相關資料?
至於歐美若有風力棄電的問題,那我覺得要討論的是,當再生能源發電量過大,其他發電方式是否能配合降載?

也因此,台灣不大可能發生日後有風力或太陽能發電過剩、而必須棄電的情形,畢竟我們有很多尖載燃油、或中尖載燃氣機組可配合降載。

再強調一次,台灣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蓋核567,核123也終究要除役,就算核四商轉發電、依舊需要其他電力,如果各位不喜歡燃煤火力,再生能源是我們不得不的選擇。

H大說再生能源可減輕尖峰負載壓力,確實不為過,話說今天中午尖峰負載時段,光+風合計可是有發到114萬千瓦的實力,如果日後太陽能及離岸風力裝置容量確實可按照計畫,分別達成2000、300萬千瓦的目標,相信也可以達成減碳的成果
科技一直進步 台灣的政策卻像古人 更糟糕的是無法提出有效規劃 !

婚頭老史 wrote:
不好意思,我估到的...(恕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c51.aspx?LinkID=29
自己點選.

電力調配不是隨口說說,啥配合降載之類得.
燃煤,核能就不易調節.
天然氣,燃油,號稱能全黑發電,也要花時間上線.
你怎樣防堵,就是會有"棄電"情況產生.
除非,你得太陽能跟風力就是能穩定供應.
例如北歐得風場,日本日本海得風場也算不錯了,不過偶爾還是有颱風去搗蛋.
台灣就不要妄想了.
地表太陽能都是低能廢物!請上太空!

至於核能全開了還是不夠的問題.
沒錯,現有得全開仍然不夠.
我已經不只講過一次了,但我還是可以再講一次.
核四預先得設計可以安裝6台發電機.而不是現在的兩台.
其餘三座廠,預定得設計一共可以安裝20座發電機.而不是現在得6台.
全台灣用現有的四座廠房一共能安裝26座核能發電機組.裝滿了還會不夠!?
我用低標的,核一的發電機 636MW 簡化一點,算600 x 25 = 15000MW
台灣每日的用電量約32000~37000MW,簡化點,我就灌水算40000MW,反正總有一天也會達到.
37.5%,好像不怎樣喔?台灣現有的燃煤電廠總發電量還不到9000MW.
輕鬆取代燃煤,這樣不好!?

現在還來得及,核四啟封,續建,然後再把剩餘得4座開始動工.然後開始計畫1,2廠的舊機組除役封存.
再來進行改建.時間上來看應該還是跟四號廠一樣的三代爐.
再來就是規劃三號廠除役跟改建成四代爐.
在台灣完成核燃料循環.

核能是低碳能源也是再生能源
是地球人就不應該拿"選擇"來說選擇火力廢棄核能是公民選擇!
不,這叫"藉口"一個掩飾圖利特定能源相關企業,人士的藉口!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個人我 一直懷疑綠能是口號 反核的背後是更大的利益分配 !
電廠無法短時間內完工
實際上 台灣正在動工的全部是火力 :(

但這已經是事實了
天然氣成為主流 只希望天然氣能改善目前的空污
每天燒煤 這樣的日子 很多國家都曾經這樣 不希望 我們繼續走這條路

婚頭老史 wrote:
不好意思,我估到的...(恕刪)


假設2025年有2000萬瓩裝置的太陽能13%(105年)的容量因素和300萬瓩的風能25%(105年)的容量因素
230億度的太陽能+66億度的風力共296億度的發電量
略小於去年被閹割的核能發電量304億度

而核1~3廠103年以前都是幾乎發400億度

你說能減碳是跟全火力發電比吧..自嗨比法???

跟105年以前的台灣比不好意思是排碳量增加.

不過跟106年比.今年的核能閹割成這樣,全年最多發電230億度,倒是可以自嗨贏閹割核能的今年碳排放量

2025年如果真要達成減碳目標只能靠天然氣取代燃煤(天然氣碳排只有燃煤的1/2)來減碳不是靠綠能





god52101314 wrote:
個人我 一直懷疑綠...(恕刪)


+1

台灣經濟與人民健康就是這樣被這些無良政客給算計掉了。


Wow_Senior wrote:
怎說呢?這段讀得非...(恕刪)


很抱歉,我只是就我所學如實告知而已

核能的安全性是建構在多道防護程序上
雖然最終處置的方式是合理可行的
但是我還是希望你能理解,核能的安全性不是必然存在的,這是透過許多人力物力,多層防護下所實現的。

至於再生能源(以下簡稱綠能)的使用本身就是為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相較於核能或者是石化能源,綠能的發展與投入相對的少,這是需要以國家的力量去培植。而將綠能歸類在中尖載機組不管是硬塞還是針對其發電特性所做的安排,這部份就是都是以國家的力量在扶植綠能發展的作為,讓綠能不會因商業競爭而就此消失。

但是支持綠能的發展跟支持綠能取代火力或核能是兩回事,像現在的80%火力+20%綠能就是張芭樂票,最終只會有100%火力+看天吃飯的?%綠能。綠能不是這樣用的!
hareluya6510 wrote:
很抱歉,我只是就我所...(恕刪)


台灣選擇天然氣
排碳是問題 我擔憂的是中央山脈阻隔季風
風和日麗時 會產生光效應的化學變化
畢竟台灣2300萬人的用電量非常可觀
為何常說台灣一直內耗
核能 火力 綠能 - 核能 火力 綠能
一直鬼打牆的迴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