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錚錚_蘇貞昌:台灣打街道戰,游擊戰,也絕不投降!


TD4 wrote:
在卑鄙怯懦的小人腦袋想法中,怎樣也不能理解

這世上有人會願意為了自由、公理與正義犧牲
...(恕刪)


請問說出「長廷兄,轉移焦點
不能改變涉案事實」的是誰?
後來開心的去當長廷兄副手的
又是哪位呀?

哎,最近年紀大了,對於這種
堅守公理與正義之士的名字,
怎麼忘了呢?
感覺蘇貞昌滿嘴的
他講的話真的有人信嗎
法号_戒根 wrote:
蘇貞昌應該封為感動...(恕刪)
gufan wrote:
請問說出「長廷兄,...(恕刪)


歷史殷鍵不遠, 這是在攻擊"抵抗統一"的 岳飛,韓世忠 下場淒涼嗎?

歷史斑斑血淚,
1645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破揚州、金陵,閣部史可法等人殉國,弘光帝被俘,遭到殺害,弘光朝乃亡。
抵抗統一到死的"史可法" , 歷史都評價為 壯烈成仁?

洪承疇與鄭芝龍同鄉為泉州武榮人,,在其承諾給予鄭芝龍三省王爵的利誘下, 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投降清朝。
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率領約二十餘人到南安孔廟祭孔,焚燒儒服,向孔子痛哭發誓,曰:「昔為孺子,今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僅謝儒衣,祈先師昭鑒。!」,出走金門。

鄭芝龍本以為降清後得保家業,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征閩主帥博洛背約,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燕京。
滿清更出兵攻打鄭家故鄉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據黃宗羲《賜姓始末》記載,田川氏遭到清軍強姦,自縊而死;鄭成功聞訊趕回南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鄭成功對清朝充滿了憤恨,他為了使母親清白的安葬,就按日本人的習俗剖開母親遺體的腹部,掏出內臟進行徹底的清洗後才入殮,厚葬。
投降有用嗎????
1662年正月鄭成功得知投降清朝的父親鄭芝龍仍遭殺害,望北而哭:「若聽兒言,何至殺身;然得以苟延至今者,亦不幸之幸也!」

鄭成功死後原葬臺南近郊洲仔尾(今屬永康區);鄭克塽降清後,為免台灣人起抗清之心,鄭氏諸祖在台諸墳悉遭朝廷下令遷葬大陸。
鄭克塽最終護送鄭成功靈柩再從北京到『固始』鄭家饗堂安葬。

福建漳州人與臺灣和新加坡的漳州移民後代,所拜的 "開漳聖王" 陳元光為唐代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 ,不同於整個河南, 固始縣有一種固始方言(其實是唐代官話),是和閩南語相通 。
陳元光是唐玄宗賜贈為豹韜衛大將軍,臨漳侯,謐忠毅文惠,後又追封他為潁川侯,賜「盛德大祀之坊」。
陳元光墓在漳州浦南鎮石鼓山, 墓碑 為:「唐開漳陳將軍墓」。

1970年,固始汪棚鄉大規模平墳還田時曾發現規模較大的「鄭成功墓」,引起轟動,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墓葬被破壞, 現在卻在廈門市鼓浪嶼豎立望向廈門的鄭成功雕像 ? 真是絕大的諷刺 。

herblee wrote:
對征服者攻城掠地的武力統一認同? 那麼史可法?文天祥這些負隅頑抗者又被認為是什麼?

史可法/文天祥應該算是「黨國洗腦教育裏的中國文化遺毒」,
幾年後的年輕人可能就不認識他們了,
以後會變成開城迎接日本人的才是英雄.

歷史殷鍵不遠, 這是在攻擊"抵抗統一"的 岳飛,韓世忠 下場淒涼嗎?

開城降敵,免遭屠戮,
日本人「統一」台灣之時,不正是如此?
政府不這樣宣示 不然要學某位先生說 嗯 北京別這樣 然後還樂不可支的自稱是習的幕僚嗎
台國防部長:台灣有先發制人能力,但是不會發動第一擊

https://www.voachinese.com/a/Taiwan-defense-minister-on-first-strike-20190225/4802714.html

鐵骨?現在上色工藝不錯,就算是木頭,塑膠或是保麗龍,都可以刷成鐵的顏色。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政府不這樣宣示 不...(恕刪)

海珊應該會後悔話說得太滿......

skistosais wrote:
台國防部長:台灣有先...(恕刪)


這時候,中華民國國軍又很好用了對吧..

平常就變成國防布..
herblee wrote:
我們的國會議員大力鼓吹投降?
對征服者攻城掠地的武力統一認同? 那麼史可法?文天祥這些負隅頑抗者又被認為是什麼?...(恕刪)


哦,所以歷朝歷代要滅亡前,
是突然出現太強大敵人?還是
掌權者已經長期倒行逆施、
政事荒腔走板、軍心士氣渙散、
人民生活困苦,自己把國家
弄得衰弱不堪,最後才給敵人
可趁之機?


說嘛,滿口史可法、文天祥
的歷史達人,不檢討自己施政
有帶領國家更團結強大嗎?只是
為了選舉利益不斷嗆聲要人民
上戰場,良心不會痛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