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深澳換觀塘,觀塘換台北,台北換...? 哪來的深澳換觀塘?深澳停建與2018縣市長大選有關不要被政治人物帶風向了深澳停建 是 2018/10/12的事情而觀塘案通過是 2018/10/8 的事情
stunmaker wrote:我可不希望這棟樓也變成那種方向. 所以才要您開討論話題阿!您先拋出東西來, 大家才有討論的依據否則完全開放討論, 不就會變成您不想要的討論內容?看是要討論取哪裡找500億噸的煤來替代?還是要討論各種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過客4112 wrote:不要被政治人物帶風向了深澳停建 是 2018/10/12的事情而觀塘案通過是 2018/10/8 的事情 不正是因為觀塘通過了,才能拿來換嗎?2018/10/8若是觀塘不過...10/12拿什麼換深澳?
stunmaker wrote:不正是因為觀塘通過了,才能拿來換嗎?2018/10/8若是觀塘不過...10/12拿什麼換深澳? 如果是在觀塘過關前, 用深澳停工來換取觀塘通過那還差不多兩個都過了, 要換什麼?? 全部都做下去就好了啊!深澳會停是因為民進黨怕大選失利所以兩個案子挑一個來討好民眾為何選深澳不選觀塘?個人猜測是桃園選情穩定比較不怕得罪選民
stunmaker wrote:我的第一感是麥寮延役(恕刪) 麥寮是2024年開始合約到期那政府就要賭2022~2023不會有事提醒一下, 2022下半年 3奈米量產, 2023產能應該就全開了然後還要看雲林地方政府屆時是否同意(明年民進黨勢必得拿下雲林縣長寶座)與其期望2024麥寮2022~2023除役的天然氣與燃煤機組的可能性或許更大一些(天然氣延役阻力較小, 至於興達, 高雄陳市長應該比較好溝通)
stunmaker wrote:舉核四的,知道核四還要幾年完工嗎?舉核一核二的,知道爆滿的核廢料要堆到哪嗎? 要不要做而已,核四二號機工程進度超過90%,一號機在封存前更是已經到即將進行到熱機測試階段了。約跟核四同期動工的核電廠,五年左右可以蓋完,核四的工程進度都差不多了,測試和行政手續如果政府積極,時間可以縮短很多。核一核二乾貯是被政治因素阻擋,沒有這個因素,馬上可以解決燃料池爆滿的問題。如果不是因為非核家園,這兩項都有機會比三接快。
kantinger wrote:跟政治哪有關?要不要在金門蓋核電場用過燃料棒都拿去那邊放看會不會過? 金門的地面撐不住乾貯桶的重量,乾貯桶會垮掉,所以不能放。----科學因素金門的人(政府)因為非科學理由不讓放。----政治因素你覺得金門會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