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100 wrote:
差點忘了再踹一腳,勞退舊制提撥金也不按時提繳,寧可被罰款也要先把錢拿來報盈餘的那個總經理不也是吳音寧.
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喔,,



還敢提北農勞退舊制提撥金!
你知道韓國瑜更離譜嗎?在他任內就該補卻沒補,還廣發獎金!

勞基法56條在2015年修正通過之後,要公司把勞退舊制員工的勞退一次足額提撥,
所以北農勞退要補3.6億。
2016年11月 韓國瑜沒補提撥還發了八千萬獎金,
欺騙議會說是把給員工的勞退金提撥等費用都支出後才發獎金,
結果到他2017年3月離職也沒補北農勞退金3.6億半毛錢進去,
韓國瑜發獎金更是假公濟私、圖利自己人。
jason_uniq wrote:
還敢提北農勞退舊制...

2016年11月 韓國瑜沒補提撥還發了八千萬獎金,
欺騙議會說是把給員工的勞退金提撥等費用都支出後才發獎金,
結果到他2017年3月離職也沒補北農勞退金3.6億半毛錢進去,
韓國瑜發獎金更是假公濟私、圖利自己人。
噗哧,,,


台北》北農勞退準備金3億缺口分10年提撥 柯P直呼擺爛
17:322018/09/11 中時 陳燕珩
北農勞退準備金缺口達3億元,日前已被北市勞動局開罰9萬元,但北農仍計畫分10年提撥,遭國民黨議員陳重文質疑,退休員工沒準備金怎麼辦,要求市府在董事會提案縮短到5年內補足。台北市長柯文哲聽聞直呼,這問題要盡量處理,不要故意拖10年,這是擺爛的意思,會請北農以5年補足為目標。

陳重文11日在議場質詢指出,北農至今還有3億勞退準備金缺口,前總經理韓國瑜在任時,依照舊制每年提撥4300多萬,新法修正後,企業每年可視財務狀況提撥勞退準備金,北農有盈餘不趕快補足,日前已被勞動局開罰過9萬元,竟還要分10年來提撥,寧願繼續被罰也不願照顧員工,實在太離譜。

他要求,市府官股代表應在董事會具體提案,不該用10年分攤3億,需以最大數額趕快補足,最少每年提5000萬,否則員工退休沒錢可領。

北市府官股代表劉寶緞說,北農員工有589個,其中有300多人選擇舊制,勞退準備金需要很多,目前基金帳戶裡還有2億多,會要求盡快補足。

柯文哲也說,這些缺口現在不補,以後也要補,10年拖太久,應該更積極補齊,至於每年提撥金額可以討論,但不要故意拖10年,這是擺爛的意思,就算今年沒問題,明年、後年人家退休會領不到錢,他們應該要有更合理的處理方式,會以5年為目標要求。

陳重文表示,北市府委託北農管理的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停車場,每年有1.1億收入,明明就有盈餘可以提撥,若北農不甩市府提案,就研議把停車場收回,若收回有困難,就提高收取的管理費,下次跟北農簽約就先簽短期合約,改成半年續約一次。對此,柯文哲說「好啦好啦」。

(中時 )

Ste100 wrote:
噗哧,,,
台北》北...(恕刪)


2015年開始就要補了,口號瑜不用負責嗎?

Ste100 wrote:
前總經理韓國瑜在任時,依照舊制每年提撥4300多萬,新法修正後,企業每年可視財務狀況提撥勞退準備金,北農有盈餘不趕快補足,日前已被勞動局開罰過9萬元,竟還要分10年來提撥,寧願繼續被罰也不願照顧員工,實在太離譜。
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Ste100 wrote:
2018/09/11

jason_uniq wrote:
2015年開始就要...(恕刪)


算啦,你也不用生氣,這是韓粉的正常發揮。

Ste100大概連他自己貼的新聞內容都看不懂,就和新聞裡面那個陳重文的等級差不多。

說到那位要讓竹子湖海芋一年四季都開花的陳重文議員,他在吳音寧最後一次現身議會時,半路殺進來,拿著媒體剛報導的北農107年度前八個月獲利比去年同期減少,指責吳讓北農賠錢(他根本搞不懂獲利減少不等於賠錢),卻一直口吃說著「獲利盈虧」「盈虧」,不知該說盈,還是說虧。這就是罵人不懂財報的議員自己的財報水平。
Ste100 wrote:
噗哧,,,台北》北...(恕刪)


你自己轉貼的文,自己都沒仔細看吧?

「新法修正後,企業每年可視財務狀況提撥勞退準備金,北農有盈餘不趕快補足」

那不就是在罵韓國瑜嗎?菜價飆漲讓北農盈餘多到可以發八千多萬、上億獎金,卻不把自己貢獻四年三個月額度的勞退準備金缺口補一補,這不就是韓國瑜幹的好事嗎?

既然你扯到勞退準備金不足,我就順便談一下北農財報另外兩個細節:所得稅費用和負債。

所得稅費用
韓任內
102年為8,092,755元
103年為8,947,598元
104年為9,270,310元
105年為12,436,272元
吳任內
106年為26,753,723元
107年為8,588,655元

吳音寧上任第一年的106年,所得稅費用暴增,是105年的2.15倍,更是104年的2.89倍。

問題是:106年的獲利或營收是105年、104年的2到3倍嗎?顯然沒有。

這通常是因為前面年度的所得稅費用遞延認列以美化稅後淨利。

也就是說,106年之前的所得稅費用並未足額扣除,因此帳面上的稅後淨利會比實際上的高一些,沒有扣除的所得稅費用就列入資產負債表的所得稅負債。這些累積的所得稅負債到了106年才加以認列,因此106年損益表上的所得稅費爆增,導致106年的稅後淨利比實際上的要低許多。

如果把102到106年度的所得稅費用平均分攤,吳音寧上任後的106年稅後淨利還可以再增加個1365萬,前面四個韓國瑜任內年度的稅後淨利就都要再減個66萬到500萬不等。

根據北農的資產負債表--啊,就是你認為還有一點點意義卻說不出什麼意義的資產負債表啊--吳音寧上任第二年的107年度,多年來的所得稅負債從2081萬一舉歸零。

不只所得稅負債,合計負債也從106年的9億6312萬元減為107年的7億9117萬元,大減了1億7195萬元,扭轉101年度以來負債只增不減的趨勢。

法定盈餘公積和未分配盈餘公積的增幅也創下紀錄,這都為北農未來的財務體質打下良好基礎。

看懂了沒?這就是被你亂罵「勞退舊制提撥金也不按時提繳,寧可被罰款也要先把錢拿來報盈餘」的那個總經理吳音寧,用盈餘為公司而非自己做的貢獻。

相較之下,韓國瑜在104年、105年拿菜價飆漲導致手續費收入大增的災難財,大發獎金,自己也拿了歷任北農總經理最高的獎金,104年拿了163.1萬,105年拿了81.6萬。104年還另發年終特別獎金567萬元、105年另發年終團體獎金654萬元給自己的親信。

如果這些錢拿去補足歷年提撥不足的勞動準備金,北農也不至於在107年因為勞退準備金不足達3.6億元而遭勞動局開罰。

如果這些錢拿去為員工加薪,員工得到的好處不是只有一年、兩年的花火,而是往後年年都有好處,連退休金都跟著水漲船高。吳音寧上任半年就為員工加薪,此後全體北農員工每年都可增加一千多萬薪資收入,不用等待總經理為掩護犒賞自己和親信所做的施捨。

如果這些錢拿去增加提列貯藏基金,可以加強對農民的補助,105年的貯藏基金只剩1306萬元,105年的災難財撥個零頭就能讓基金倍增。

因為韓國瑜是過客心態,盤算著讓早晚要離開北農的自己和親信們,趁著大發災難財時多撈一點,能撈就撈、能混就混。

此外,韓國瑜確實精於政治盤算,如果連續兩年的災難財不想辦法發掉,財報上就會出現暴增的獲利數字,到時恐怕會讓自己成為箭靶,引來「發災難財」、「菜蟲」的輿論批評。

果然是在政壇上打滾過的老薑啊,怎是吳音寧這種實習小白兔能比呢?
北農從去年打到現在還在打?
是沒有議題了嗎?
搶了菜攤輸了江山
樓主住中歷,別鬧了,該是住綠島吧!
ilovewz520 wrote:
要寫一篇打臉自己的文...(恕刪)
林優娜 wrote:
北農從去年打到現在...(恕刪)


你對去年北農爭議的真相都清楚了嗎?

還是管他什麼真相,政客們炒什麼議題,你就看什麼議題?

這個社會還是有些人,在乎的是真相,而不是權力的爭奪。

如果沒有把北農爭議的真相看清楚,你要怎麼看清楚利用北農爭議而上位的韓國瑜真面目?

即使到了國民黨初選政見發表會,韓國瑜還在拿他的「北農經營績效」來誇口,你能說北農爭議已經結束了?

所有的「現在」都是奠基於「過去」之上,如果不能看清楚「過去」的真面目,所有的「現在」都只是海市蜃樓罷了。

PS.如果你對「新」議題這麼情有獨鍾,請參考我在#228的貼文,那個數據我還沒看到有人談過。而且,如果韓國瑜沒有解決那個問題,套句你的話,韓可能會「丟了菜攤,丟了江山。」

turtlins wrote:
你對去年北農爭議的真相都清楚了嗎?

還是管他什麼真相,政客們炒什麼議題,你就看什麼議題?

這個社會還是有些人,在乎的是真相,而不是權力的爭奪。

如果沒有把北農爭議的真相看清楚,你要怎麼看清楚利用北農爭議而上位的韓國瑜真面目?

即使到了國民黨初選政見發表會,韓國瑜還在拿他的「北農經營績效」來誇口,你能說北農爭議已經結束了?

所有的「現在」都是奠基於「過去」之上,如果不能看清楚「過去」的真面目,所有的「現在」都只是海市蜃樓罷了。

PS.如果你對「新」議題這麼情有獨鍾,請參考我在#228的貼文,那個數據我還沒看到有人談過。而且,如果韓國瑜沒有解決那個問題,套句你的話,韓可能會「丟了菜攤,丟了江山。」


誰說勞退基金必須當年補足?不補足違法了嗎?
北農有爭議,是你說的。我覺得完全沒有爭議。

一切合法之下,大家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相信的人有多少?看你自己本事。不過說什麼都得根據事實,就像你說沒補足勞退基金就該死了,那國營事業95%的董事長都該自殺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