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shentw wrote:我不以為美豬沒有交換東西就是, 我認同在貿易談判階段不需要每有退讓就非看到成果, 為長遠目標預留伏筆我不以為是黑箱作業, 不然這個換到和平的抽象說詞應該不足與開放美牛的代價相等 基本上,美牛或美豬這種農產品貿易受到的限制會比較多,國際上農產品貿易常常有保護主義產生,這個大家都知道。台灣不是產牛大國,所以開放美牛比較容易,因為保護台灣肉牛養殖戶的利益的考慮本來就比較不需要。台灣怕的是狂牛症,這應該是當初不輕言開放的主因。因此當初設下 30 個月月齡的牛肉才可以進口,應該是怕狂牛病的因素。但是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就算你說的只是那 20%,問題在大家害怕進口的是豬肉內臟,那是殘留物最多的一種肉品。而且美國人基本上不吃內臟,但是台灣料理很多是以豬肉內臟為原料烹煮的食品,會傾銷過來的肉品,很可能就是豬肉內臟,這就對本地豬農產生威脅,也對台灣人的健康產生威脅。不管哪一個政府都很清楚這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談論很久,從台灣要國際化那天,就已經談很久,至少蕭萬長作國貿局長就開始談論了。這使本人有一種感覺,政府是不是在出賣台灣本地人的健康,本地養豬戶的利益,拿去作某人競選總統的暗盤交易。什麼暗盤交易?換取美國人支持? 甚至動用秘密管道支持的交易?( 譬如 CIA 暗中運用社交軟體給予支持的交易?也就是外國情報機構運用外國的普及全球的社交軟體干涉我國內政走向? )至於 " 長遠目標預留伏筆 ",這個本人只能微微一笑,台灣有什麼 " 長遠目標預留伏筆 " 可以預留打算的?您可不可以開示一下?本人看民進黨政府短視近利,只看眼前,不顧未來的特色,倒是把某一小部份非常惡劣的政客式的台灣人的無良思考習慣發揮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