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7629 wrote: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恕刪)


你真的提出非常好的問題。台灣要走出自己的路。

可否再講詳細一點?從經濟政策,教育規劃,國際關係,能源政策給一個全盤的解決方案?真心願聞其詳?
Bravo4freedom wrote:
中韓一旦FTA成立之...(恕刪)

這樣的考慮是不是太片面、不太有實踐性?

FTA帶來的主要效益之一就是吸引外資投資本地。當今企業管理策略,不管是綠地還是棕地投資,都有一定的時間表,3年、5年、10年或更久時間都不少見。若是甲國關稅逐年降低,這能說在該國投資的相關企業逐年享受優惠越多,逐年應有更多企業投入甲國。以經濟學“理性人”角度解釋,如果同樣投資在甲國可以得到逐年優惠,比起乙國什麼都沒有好的多,應當選甲國投資(這裡假設丙國對甲乙兩國的關稅本來一樣/或本來就優待甲國)。逆向歸納的結果就是,企業在當今這個點就可對甲乙兩國投資的可行性之間就做出判決。

在中韓FTA裡提什麼“10年後”理論我覺得會給人一種“10年後才會發生事那時後再說”或“現在沒事”的鴕鳥心態。假設中韓FTA對台產生負面影響,該FTA采逐年遞減方式只是台不幸中的大幸,而非該FTA因此對台沒有負面影響效果。上面也說了,負面影響現在應該就在醞釀。

Bravo4freedom wrote:
中韓一旦FTA成立之...(恕刪)


這種想法讓更認定了只要快點變天服貿就沒問題,某些團體根本就是為求執政而綁架台灣經濟.
nicebalabala wrote:
不要在半夜吹口哨壯膽了,人家都已經不把我們當對手了...


這不光是韓國心態上根本不把台灣當回事

而是存在的事實

1997年的時候,台灣跟韓國的出口貿易量是相當的

但十幾年過去了,韓國現在的出口貿易量將近是台灣的兩倍

這次APEC韓國宣布中韓FTA簽訂,這確實對台灣許多產業是沉重的打擊

有人會說台灣過一兩年跟中國簽訂,慢一點沒差

這就像說關稅差幾趴,沒差一樣很單純的想法

因為台灣被邊緣化的衝擊不僅是這些關稅問題,更會引發台灣的產業出走跟外國不願來台投資的骨牌效應

台灣在亞洲既不是東協又不是TPP,跟中國的雙邊貨貿服貿前途未卜

外資除非腦袋燒壞了,怎會來台投資?

未來可料想的就是台灣有更多人才去中國工作,更多資金往中國跑

yishen13 wrote:
這種想法讓更認定了只...(恕刪)這種想法讓更認定了只要快點變天服貿就沒問題,某些團體根本就是為求執政而綁架台灣經濟.


有嫌疑

民進黨三月時, 提出"兩岸監督條例"立法,
但至今又杯葛"兩岸監督條例"的立法, 是在莊孝維, 拖時間找藉口
(民進黨批行政院版本無監督功能,
但國民黨願讓民進黨取得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案主審權,
但必須在限定期限內完成審查,不能藉故推延,民進黨也不要)

----------------

奇怪的是鄭秀玲, 黃國昌反服貿大將, 到今天都沒公開發表對中韓FTA的看法

lulalla wrote:
所以你連自己打過什麼...(恕刪)


普及在哪裡?這就像是我說馬英九大家會想到「人」,不會想到「動物」一樣。普及就在文字裡。

另外日本殖民台灣是「過去式」,中國要殖民台灣是「現在式」。

這裡說的中國是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古代指的中原意思哦!

f02104 wrote:
為避免斷章取義,提供...趕快轉型,強化研發,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恕刪)


我的部屬每年年度方針

都給我寫這個

官樣文章

全都是屁話
abcpanadol wrote:
奇怪的是鄭秀玲, 黃國昌反服貿大將, 到今天都沒公開發表對中韓FTA的看法


這會很奇怪嗎?

對他們兩位而言根本就是"反中",完全不是"反服貿",而且反對的理由不僅可笑且缺乏常識...

但是,他們的言論還是持續在各大論壇延續下去,看看01還有多少人用相同的邏輯去反FTA就知道了...


tom7629 wrote:
日本沒要殖民台灣,中國卻想殖民台灣。
希望中國人可以看得懂中文!(恕刪)

确实看的懂中文,却十分不解你强大的意识形态和深厚的历史功底~~~~~
小弟行業特性, 做年度預算一次做5年, 很多大計畫從開始研究, 評估, 執行, 完成到檢討, 花個3-5年非常正常

10年很長嗎? 對有大筆資本支出的計畫來說, 一點都不長

Bravo4freedom wrote:
中韓一旦FTA成
立之...(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