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8座各自或大約所採用的線程是幾奈米的。。。
應該是28nM以上的非先進製程為主。。。
能否幫補一下。。。



這是全球的。。。
根据SEMI的统计,全球在2016年与2017年将开始兴建的晶圆厂至少有19座,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是在中国;
在2016年与2017年有19座晶圆厂开始兴建,数量其实偏低:“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少新晶圆厂,这是因为有更多厂商是会升级或改建现有的厂房。”
以晶圆尺寸来看,那19座晶圆厂(生产线)中有12座是12寸(300mm)、4座是8寸(200mm),还有3座是LED厂,分别是6寸(150mm)、4寸(100mm)与2寸(50mm)。不包括LED厂在内,新晶圆厂(生产线)的安装产能,估计在2016年开始兴建的可达到每月12万片初始晶圆(12寸约当),2017年开始兴建的则可达到每月33万片初始晶圆(12寸约当)。
來源摸我
中國狂建晶圓廠 今年底12吋月產能70萬片
2061出版時間:2018/01/17 14:25
中國加速擴充晶圓製造產能,高資本支出的晶圓廠建設備受業界關注,近期士蘭微、粵芯等新一批晶圓製造專案的出現,將使得產業競爭升溫,市調機構預估至2018年底中國12吋晶圓製造月產能將接近70萬片,較2017年成長42.2%;同時,2018年產值將達1767億元人民幣,年成長率27.12%。
根據TrendForce最新「中國半導體產業深度分析報告」統計資料,自2016年至2017年底,中國新建及規劃中的8吋和12吋晶圓廠共計約28座,其中12吋有20座,8吋則為8座,多數投產時間將落在今年。
目前中國積體電路製造業是內資、外資及合資三種方式並存的模式,其中合資及外資部分幾乎占去一半以上的產能,並且在先進技術對比方面,外資廠商也佔有絕對優勢。
觀察廠商動態,以中芯為首的本土晶圓廠最先進量產制程仍在28奈米 Poly/SiON階段,雖然在28奈米營收比重、28奈米 HKMG量產推進及14奈米研發方面皆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台積電(南京)、聯芯(廈門)、格芯(成都)等外資廠商的同步登陸也進一步加劇與本土廠商在先進制程的競爭。
同樣,在國際巨頭長期壟斷的記憶體產業領域下,作為新進者的長江存儲、晉華、長鑫等3家本土廠商,未來也會長期受到來自國際廠商在專利及價格等多方面的挑戰。
另外,從中國政府透過產業基金推動半導體發展的策略來看,TrendForce預估,未來包含1期與2期在內的大基金,與地方投入資本總額將逼近1兆元人民幣規模。大基金目前在晶圓製造端的投資,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長江存儲、士蘭微、耐威科技等,還有一些重點專案仍在積極對接中。
相較於地方資本在晶圓製造的投資,大基金參與或是準備參與的新建重點晶圓製造專案,具備相對更高的避險能力。
TrendForce指出,對於地方資本來說,目前真正能落實的資金相對有限,而晶圓製造對資本的連續性投入要求最嚴苛,需要同時考慮初期設廠的大規模投資,以及投產中可能存在的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潛在風險,再加上地方政府換屆時對當地重點專案傳承性影響的不確定因素,對僅有地方資本及企業參與的晶圓製造專案來說,恐會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來源摸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