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7629 wrote:
普及在哪裡?這就像是我說馬英九大家會想到「人」,不會想到「動物」一樣。普及就在文字裡。

回頭看一下你寫的原文:
tom7629 wrote:
真是好笑!中國這詞彙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你遇上清朝人,千萬別說大家都是中國人這種蠢話。

「中國這詞彙只有一百多年歷史」.....
自己看一下自己寫什麼,
不要再胡扯了,不要再嘴硬了,
講錯就承認自己講錯,再凹很難看。
lulalla wrote:
「中國這詞彙只有一百多年歷史」.....
自己看一下自己寫什麼,
不要再胡扯了,不要再嘴硬了,
講錯就承認自己講錯,再凹很難看。...(恕刪)

他應該不會想打自己嘴。

===============================

中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詞源[編輯]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10]。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詩經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來,「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正統而自稱「中國」[來源請求]。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11]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來源請求]。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國」自稱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統治者開始以「中國」自稱其全部統治區。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號使用。[12]當時國際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詞來稱呼清朝。到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國」首次成為廣泛使用的具有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簡稱「中國」[13],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現代含義[編輯]

現代中文中「中國」一詞的含義有:
從歷史的角度,經歷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權的連貫歷史的整體。

從民族的角度,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14]古代「中國」一詞指中原地區或漢族建立的王朝。新中國建立以後,對於中國的定義產生了變化。關於少數民族政權「外國說」成為中國歷史上民族和疆域問題爭論的焦點。一種史學觀點則是以漢族為首的王朝政治統治所及的範圍為準。[15]以漢族或漢族建立的王朝代替中國,而且是客觀歷史的必然結果。特別是當外族入侵、民族矛盾達到極端尖銳的時候,漢族的王朝就更其有了「代表中國」的意義。[16][17]根據德裔美國學者魏特夫對非漢族中原王朝的定義,五胡列國、北魏、後晉、西夏是滲透王朝,遼、金、元、清諸王朝或政權則是征服王朝。[18]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上述說法是傳統漢族封建統治階級的遺產,[19][20]認為不宜以中國漢族王朝疆域的變更和伸縮為歷代中國領土範圍的作法,而主張從現代中國領土上溯,凡在此版圖之內者即為歷史上的中國。[21]以後者的中國則包括了費孝通定義的中華民族(包含主體民族漢族和滿、蒙、回、藏、苗、壯、維等數十個少數民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劃分共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國家整體,以少數民族利益為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發點。[22],反對藏獨、疆獨宣傳的民族獨立國家理念。因而在近代,一般認為,祖輩出生在中國領土裡的,都可稱為華人。

從地理的角度,是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多於13億)、面積排行全球第3(國土面積約960萬km²,以兩岸實控面積總和來說)的國家。

從政治和行政的角度,目前包括二個互不統轄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互相宣稱包括對方控制的領土。

nicebalabala wrote:
不要在半夜吹口哨壯膽了,人家都已經不把我們當對手了......(恕刪)


那是當然的,當然要向前看向上提升,

哪有向下比爛的道理?
人人狂舞呼萬歲 拍掌如雷欲震天 絕憐此輩真無智 逆反潮流愈顯然

紙花人 wrote:
他應該不會想打自己嘴...(恕刪)


維基的資料尚有欠缺,忽必烈對日本的國書中,已把中國這詞列入。
如果FTA不重要,那澳洲為何花十年跟中國大陸談判!就那百分之幾的關稅,每年澳洲可以多160億美元。企業的生存往往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22K或學生可以不關心,可以因為政治信仰把頭埋在沙裡!我們大多數人要養家活口,這就是切身的議題了。

tom7629 wrote: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台灣因為媒體視野小,只能專注於周遭國家。
不然就是透過美國跟中國新聞看世界。完全沒有自己想要走的一套路。

早在台灣加入WTO時候,關稅就已經拉到很低了。
即使台灣跟中國簽訂FTA,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還是應該就被淘汰。
FTA在怎麼談,也就是那幾%的利潤差異。

即使跟台灣一樣,努力拚經濟的日本,也沒到處瘋狂簽FTA。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不想想,怎麼解決根本問題。老要搞「成本降低」這種老策略?
(恕刪)



關稅1%就好

1年1兆元新台幣的貿易1%是多少?

日本別說了
一堆企業都要倒了
政府狂貶日幣就是要增加出口量
日本經濟體夠大可以來印鈔票這一套

台灣根本不能印

關稅不只價還有量

如果關稅配額超量之後加稅 加懲罰性關稅 反傾銷

沒想像中重要?

tom7629 wrote:
普及在哪裡?這就像是...(恕刪)


邏輯和墨水少的要命

就別再掰了

快回家找媽媽呼呼

01網友很壞的
FTA 真的很重要,簡單分析下, 說好的那些不是政, 就是商.比較多啦...

人民也有說好的啦, 東西兩地跑,忙打工謀生活!

錢留富商,債留人民!

社會不是這樣嗎...沒有人打工,富商如何是好!

最近看看新聞,就知道每天吃二餐,睡七個小時覺.原來是不正常的!

可想知道,近來人民沒有好好工作, 害富人家受苦了. .要懲罰他們! 這筆帳先記下來!之後跟他們慢慢算..

lion_sze_2000 wrote:
最近看看新聞,就知道每天吃二餐,睡七個小時覺.原來是不正常的!...(恕刪)

逼迫的不算,老人家每天睡七個小時,算睡很多時間了。

每天只吃二餐的就更多人了,而且不只老人家。

只用上述這兩點,來證明自己不是富人,實在很牽強。

lion_sze_2000 wrote:
可想知道,近來人民沒有好好工作, 害富人家受苦了. .要懲罰他們! 這筆帳先記下來!之後跟他們慢慢算..,...(恕刪)

怎麼算? (假設狀況:富人沒犯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