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成本不知不覺中只剩下每度電4.5-6元不等

empirepenguin wrote:
自家的電自己生產,...(恕刪)

等你家先把台電的電切掉然後全部用風力太陽能這些再生能源之後再來說這些話比較有說服力
economic wrote:
原來你不知道是怎樣做的,你這樣會查資料,去瞭解吧
三小時是沒辦法有多大調整的


如果是核能機組三小時沒辦法有多大調整我沒意見,
法國電力用戶平均每戶停電時間與次數是德國2~4倍看來很可能跟法國難以調整的核機組佔比太高有關。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台灣有啥能耐,能和德國比?...


德國雖然地大但是發展再生能的環境條件不算好,
自己去看德國的太陽能發展情形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lar_power_in_Germany
與德國的風力發展情形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nd_power_in_Germany
和台電的國內再生能發展情形對照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31.aspx?LinkID=8

德國太陽能
2002年 裝置量296MW 發電量1.62億度
2003年 裝置量435MW 發電量3.13億度
2004年 裝置量1105MW 發電量5.57億度

台灣太陽能
101年裝置量134.3MW 發電量1.38億度
102年裝置量282.84MW 發電量3.01億度
103年裝置量437.54MW 發電量5.11億度(裝置量與德國2003年接近時發電量與德國2004年接近)

對照一下就知道台灣使用太陽能設備的發電量比起德國要好上不少,
自己去看看全球橫向幅照圖,德國南部陽光照射條件最好的地方頂多跟台灣北部陽光照射最少的地方差不多。
http://solargis.info/doc/_pics/freemaps/1000px/ghi/SolarGIS-Solar-map-World-map-en.png

德國的風力使用情形跟台灣的差異也和太陽能類似,
在裝置量相近的年份台灣發電量都多出德國不少。

前面講過依台灣的電比機組配比我認為可行的太陽能裝置量8GW~10GW與風力的裝置量5GW~6GW(發電量約250億度~300億度),
前天能源局公佈上調再生能源目標後 太陽能裝置量8.7GW 風力裝置量(陸上+離岸)5.2GW (發電量約270億度),
(再生能源目標再升 助產業商機近兆元)
能源局認為可行的再生能發展目標如果你認為做不到那就去反應吧。

我還是認為發展再生能 + 更新機組提升火力發電效率 + 節能 撘配下來是可行的,
反正同不同意都沒差本來每個人看法就多少會有不同。

如果只會再那邊講其實不反對再生能但要等以後價格便宜再來做......,
那這種心態通常也只會一直等下去什麼都做不了。
(難道要等到成本0.1元跌無可跌再一次裝100GW?)

------------------------------------------------
cckm wrote:
當再生能源生產受限時,就會需要其它電網支援,
如果德國由法國電網取得支援電力,就少不了核電的份.

這種講法稍微好一些些但實在不必強調核電,
(有人認為火力3小時沒多大調整空間,卻相信核能可以調整支援德國...)
有些人老是只會講德國靠法國核電與歐洲電網,
但實際上在電網中電就是電,核電火電綠電進入電網後是一樣的,
德法兩國是歐洲電網中前兩大電力輸出國同時地理位置又相鄰,
雙方電力本就會相互支援同時更會經由對方線路傳送到其它國家,
(位置上德國位在電網中心,法國常透過德國線路轉傳電力到德國周邊國家)
法國在電力供應不足以應付本身需求變化時還不是會需要德國(或其它國家)支援。

cckm wrote:
並非所有工業產品都能像3C產業這樣玩.
當技術突破時,自然會被大眾接受..


這2~3年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安裝太陽能看不見就算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owth_of_photovoltaics
--------------------------------------------------
Nuke worker wrote:
大林報告裡有寫
12.運轉模式:變壓(Sliding Pressure)運轉 30%~90% Unit Load


很好,有認真看。

--------------------------------------------------------------------
KCLin0423 wrote:
1.如果你的基載不是那些不穩定的綠能,做這三小時的預測與開開關關沒啥意義
如果你的基載是綠能,將火力作開開關關試問效率如何?


你以為定義中尖載是做什麼做的,
台灣的火力電廠中負責中尖載的燃油燃氣電廠來講,
去年台電燃氣電廠容量因數58.9% 燃油電廠容量因數22.6% 民營燃氣電廠容量因數43.4%,
你怎麼不去質疑這些電廠亂搞在那邊開關升降不維持在最佳熱效率運作......

真有心要多了解何不去查一下能源局的統計資料,
民營燃氣廠因為運轉合約與價格比起台電的燃氣廠更常升降開關,
但是依去年的資料民營燃氣電廠平均每度電的天然氣用量比台電少8%,
升降開關對效率的影響 跟 民營電廠採用較高效率機組運作的影響相比跟本不算什麼。

KCLin0423 wrote:
2.這樣說好了
我非常反對台灣發展太陽能面板虧錢為他人作嫁衣的愚蠢產業
我們反過來好了
叫德國人虧錢賣我們太陽能面板,我們開電廠來發電,這是可行的
我也有說過,發展綠能是必須的
其中風力的發電成本已經接近燃氣
但是,綠能要成為基載,還遠得咧!

太陽能為虧錢他人作嫁衣還說對方穿起來很美
愚蠢!


反正你聰明而全世界的太陽能廠商都愚蠢,
應該放棄有競爭的產業給別人做才對是吧。

陸上風力不是接近燃氣而是很久以前就低於燃氣了,
台電去年電價成本上寫的台電風電成本3.48元但民營風力2.25元,
民營是以設備生命周期成本的方式去算再加上一定的利潤,
但台電的風力成本卻是因為設備只用5~9年去攤提成本才會比民營高很多。

KCLin0423 wrote:
3.現存的事實就是太陽能面板需求擴大,而生產產商的....


參考看看太陽能電池的歷史價格吧,現在的價格也還是有廠商可以獲利而不是全都虧損。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solar_cells

KCLin0423 wrote:
4.當然,碳能汙染不只在於發電,所有的動力牽涉到碳能皆是汙染源
所以必須期待以電能製造非碳能源與動力
如氫內燃機
如果,不發展核能,只靠綠能,可以足夠能源生產出其他非碳能源的能源物料來源?
那要多大的空間去換取這些發電量?
而我提倡核能的目的之一就是完全消滅碳能


夢想很好.....,有夢最美.....。

你的夢想和IEA今年的核能技術展望中,
在達成2050年2DS情境中希望核能佔總發電量比率到17%(目前約11%),
而再生能佔總發電量比率到65%的願景目標不知那個比較有可能。
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TechnologyRoadmapNuclearEnergy.pdf

KCLin0423 wrote:
5.核能乏燃料的解決方式只有核能

這是說....為了解決核廢料要發展核能(產生更多核廢料)嗎?

愛睡貓 wrote:
如果是核能機組三小時沒辦法有多大調整我沒意見,


那你要開啥?太陽能?風能?
更何況還有電力的調配問題
不可當基載的電力比重越高風險越大

法國要不跳也不是多困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愛睡貓 wrote:
如果是核能機組三小...(恕刪)


1.3 小時開開關關,你去問台電願不願意為了天氣因素三個小時開開關關吧

2.翻開台灣太陽能電廠的財報,都在虧損
等賺錢了再來對太陽能歌功頌德吧

3.愚蠢的台灣人,虧錢賣人設備還在對人歌功頌德
然後還有人認為這樣是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
7-11 都比太陽電池能有競爭力


4.我相信在像美國或歐洲那種地廣人稀財大氣粗的國家玩得起風力太陽能這類的能源
台灣在看德國
就像身材不好的人虧錢做嫁衣給 MODEL 穿,然後看人家穿很美就巷子己穿穿看一樣

5.第四代反應器的設計要求之一就是可以用第三代反應器的乏燃料當燃料
而產生的乏燃料更少,半衰期也更短
你自己去看看吧
人類要解決能源與汙染問題,滅碳能與核能是唯一且必要的途徑

非核家園只是建構政治舞台的梁柱而已

愛睡貓 wrote:
這種講法稍微好一些些但實在不必強調核電

法國事實上就是有相當比例的核電,
裝作沒用到核電沒有意義..

愛睡貓 wrote:
這2~3年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安裝太陽能看不見就算了

所以呢?連樓主都要5~6年後才打算跟進..

很簡單的道理是,
如果台電取消一切太陽能補貼政策,還有一堆人搶著裝太陽能系統,
這個技術就算成熟了,
某些人看不看得到,又有何差別???
愛睡貓 wrote:
如果是核能機組三小...(恕刪)


洋洋灑灑說了不少
但我只問你一件事
我們要如何解決基載發電的問題?

別告訴我這些風能太陽能還是甚麼亂七八糟的能可以用來承擔基載發電的任務唷


沒有完善的智慧電網配套,綠能一點效益都沒有
好奇...如果是普世價值...可以取代核能...

各國應該爭先恐後吧.....愛睡大怎麼只拿德國出來說??

我們是要one of還是most of??

綠能需要多大規模才算有發展??

不都是研究成功後才開始量產化規模化??

九九歸一 wrote:
好奇...如果是普...(恕刪)


因為要是講到北歐得話...就自打臉打的超嚴重了。
世界上只有三種基載能源。
碳能(煤,油,天然氣)
核能
以及最後一種無法進口也無法複製的
水力
北歐幾乎是零碳能。一點點核能+大量的水力來當基載。
剩下的就是風力。
跟德國這髒得要死的能源轉型相比。
簡直就是超級模範生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還有綠能最重要的地台灣有嗎???

糧食自給率??

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多雨....

這樣太陽能還可以用???

風力水力都有人抗爭..

沒有天然資源都仰賴進口.....

沒有那個屁股就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