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突圍戰打響!中國廠商買了2臺光刻機,價值12億!


NQQegg wrote:
這種大亂鬥的帖沒甚...(恕刪)

謝謝貼優質傳送門。。。

NQQegg wrote:
這種大亂鬥的帖沒甚麼人會注意的~


不需要人家注意,只要把那些井底之蛙又愛亂叫的電一電,自己爽就好...在這種普通論壇,不要太認真。

NQQegg wrote:
10nm製程以材料的角度來看TSMC贏過三星
中國自主開發晶片到底有多難?


那些我都拜讀過囉...我有認真看啊....

hsuing692 wrote:
不需要人家注意,只要把那些井底之蛙又愛亂叫的電一電...(恕刪)


罵井底之蛙那是因為台灣媒體輿論把台積電捧的不可一世一樣,說白了,台積電再厲害,對中國來說,那終究只是代工而已。而中國的目標不僅僅是半導體製造工藝,更重要的是光刻機設備生產。前面在講良率說中心28nm只有40%固然沒錯,但別忘記了,中國自己有生產28nm光刻機的能力,而台積電永遠只能跟別人買設備,甚至台積電的刻蝕機都是跟中國買的,因為中國刻蝕機早就趕上世界最先進水平。

回過頭來,講講原本的標題,中芯買了最先進光刻機的意義,不是說中國買了光刻機就可以超越台積電,而是中國終於可以提前累積實驗數據,一但中國研發出EUV光刻機,就可以技術直接對接,而不是要再花個4~5年的時間慢慢嘗試。

我前面說的最短2~3年,長則10年超越台積電指的就是這個意思,2~3年指的是28奈米製程,因為有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他的規劃就是今年下半年量場28nm,明年量產14nm,這就能夠對台積電獲利產生打擊,進而影響到台積電研發經費。而10年的時間,中國擁有生產EUV光刻機,我想也不是很過分的預測,畢竟中國已經能夠生產28nm光刻機,不是從無到有,同時在光源技術上面,中國又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中國光源技術

zdh1960 wrote:
罵井底之蛙那是因為台...(恕刪)


又是一個中國一定強的論調...
去看看NQQegg寫的東西,看完之後,如果你覺得懂再來回覆ok??有自製的什麼光刻機就覺得無敵於世??那個什麼中微科的是以打進台積電供應鍊為榮還是以打進中芯供應鍊為榮??
如果買個同樣的設備就能做出和台積電一樣的水準,一樣的良率,那台積電市佔也不會這麼高了!
自己去盤點一下中芯有什麼優勢是可以追到台積電的再說吧.....老是提設備"未來有多先進",只會讓人家看不起而已。

zdh1960 wrote:
但別忘記了,中國自己有生產28nm光刻機的能力,而台積電永遠只能跟別人買設備,甚至台積電的刻蝕機都是跟中國買的,因為中國刻蝕機早就趕上世界最先進水平。


這句話我怎麼感覺你把中芯打了好大一巴掌,擁有"全世界無敵"的中國製設備,結果良率做到40%,這中間到底有什麼誤會了??還是無敵的中國製設備還放在中芯倉庫沒用,不忍心把台積電打敗?

zdh1960 wrote:
,因為有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他的規劃就是今年下半年量場28nm,明年量產14nm


中芯搞了六年,用了世界無敵的設備,還是要靠台灣人指導??才能在今年下半年量產?

zdh1960 wrote:
這就能夠對台積電獲利產生打擊,進而影響到台積電研發經費。


我不知道要該哭還是該笑.....那就...中芯加油吧....今年一定要"量產"28nm喔!!!台樍電7nm今年Q4 營收要達到20%,要不要建議中芯把2去掉,這樣差異會差比較小一些。

hsuing692 wrote:
又是一個中國一定強的...(恕刪)


我就說了,講台積電技術優勢的,只敢講現在,只敢講過去,不敢講未來,人家講未來還一副不屑的樣子。請問你憑什麼證明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可以持續10年以上的?而我為什麼敢談未來,技術上雖然現在中國還是嚴重落後,但中國有政府政策支持,有市場支持(中國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技術上還可以挖人,中國從來就沒說不吸引優秀人才,世界各國優秀的半導體工程師(包含台灣工程師)一直是大陸挖角的目標,所以你憑什麼認為談10年後是癡人說夢?

而且,別忘了,除了傳統半導體技術,還有量子半導體技術速度,速度可是傳統半導體的一億倍,而現在中國可是居全世界領先地位,一旦半導體世代更替,台積電長期以來累積的技術優勢,可能就被一夕之間打破。就算在半島體產業後來美國技術超越中國,買不到設備的台積電也接不到代工生意,因為美國現在要填補自己的產業空洞,肯定用來救自己的就業率,而不是給台灣代工。

簡單的說,往未來看,台積電是沒有希望的,因為台灣光是累積製程優勢,就已經耗費了全力,根本沒辦法對未來產業做研發,連這都看不出來,整天說台積電好厲害,有什麼用?




真正的技術優勢在於材料跟機器設備

量產技術是很容易突破的門檻
中共投入機器研發是比較正確的方向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 營運商跟設備商的差別
2330充其量不就是個 營運第一名的營運商
更何況老共是設備商+營運商

設備的內碼 2330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需要一大堆製程工程師賣肝 調配參數
但老共生產的設備 內碼 參數相關資訊 未來一定統一
屆時就是設備一條龍 當累積相關生產參數到達一定程度
再加以設備人工智能化 不同製程的不同參數如何配置 優化
不須太多的製程工程師

那個NQQegg 屁了一大堆 也許很專業
所謂2330 的製程優勢 不過就是手工藝精湛的老師傅
如何拚得過 數量優勢 且智能化的設備
不同次元的競爭











zdh1960 wrote:
我就說了,講台積電技術優勢的,只敢講現在,只敢講過去,不敢講未來,人家講未來還一副不屑的樣子。請問你憑什麼證明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可以持續10


台積電的技術ROADMAP你去看了沒有?中芯的技術ROADMAP你去看了沒有?中芯在一堆中國設備的加持下,跑得有比台積電快??中芯何時量產7,5,3奈米??
只敢講過去,只敢講現在,不敢講未來,那就更好笑了!!7奈米今年Q4營收要佔20%,是中芯的現在的營收的2.07倍,這還只是增加的部分。中芯何時營收要變成2.07倍了。
論技術ROADMAP,論營收,我只看到未來的差距愈來愈大!你就光靠幾個"號稱"世界頂尖的設備,就說十年內要趕過台積電?號稱世界頂尖的設備做了六年還追不到台積電,還需要台灣人過去幫忙才能在今年下半年量產,這不覺得丟臉嗎??
就已經跟你說了,去看看NQQegg大大寫的,你才知道兩者技術GAP有多大。

kch008 wrote: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 營運商跟設備商的差別
2330充其量不就是個 營運第一名的營運商
更何況老共是設備商+營運商
設備的內碼 2330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需要一大堆製程工程師賣肝 調配參數
但老共生產的設備 內碼 參數相關資訊 未來一定統一
屆時就是設備一條龍 當累積相關生產參數到達一定程度
再加以設備人工智能化 不同製程的不同參數如何配置 優化
不須太多的製程工程師


你講的愈多,只是愈突顯中芯的無能而已.....我就說了,中芯搭配這些"很嚇人"的設備,未來十年的ROADMAP是什麼?十年的營收,每年要成長多少才能打敗台積電??技術ROADMAP何時要超越台積電??台積電五奈米2020年量產,3奈米廠址也定了..中芯呢?要超越的話,起碼中芯1奈米的廠址要定才算超越。

kch008 wrote:
但老共生產的設備 內碼 參數相關資訊 未來一定統一
屆時就是設備一條龍 當累積相關生產參數到達一定程度
再加以設備人工智能化 不同製程的不同參數如何配置 優化


您就簡單的說說是何時可以統一,優化嘛??何時可以打敗ASML嘛?何時中芯拿得到嘛?中芯要花多久才能RUN嘛?簡單回這幾個問題就好了,不用像賣膏藥一樣,自吹自擂了半天,我還是聽不出來何時能超越。講別人屁,自己連屁都不值!!

hsuing692 wrote:
你講的愈多,只是愈...(恕刪)



這前面不是討論過了 ?

連難度最高的光刻機 , 中國設備商的追趕速度都已經逼得歐美只好開放
最新機台出售給中國 ... 那麼 你信誓旦旦認為其他的半導體製造設備中
國沒有投入研發是有啥根據嗎 ?

其實你這些類似說法在台灣面板產業也曾有不少人說過 , 認為大陸不可能追上 ~~
誰知才短短幾年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