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刷新11月份歷史用電紀錄,2020年台灣逐月用電高峰紀錄

BREACAL wrote:
這就是風電的盲點如果(恕刪)


大大以為燃煤女皇任內大燒燃煤,歷史新高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因為無風大熱天用電量更高,風電發不出電被燃煤女皇當垃圾,把燃煤當寶,狂燒燃煤,天然氣關閉,今天大熱天還在歲修天然氣機組

越是大熱天風電越廢
女皇燃煤燒的更嗨阿
西布克F91 wrote:
大大以為燃煤女皇任內...(恕刪)

怎麼能說風電是垃圾呢?
風電一度收購價都超高的,話說燃氣好像沒便宜多少。
結果出爐,用電首度突破3800萬瓩
達到3802萬瓩, 尖峰備轉率10.12%



p.s. 15:50用電3702萬瓩, 較尖峰少100萬瓩,但是太陽能84.6萬瓩,較尖峰少150萬千瓦以上
所以15:50分的備轉率鐵定沒有10%

今天的用電量相較昨天少了一截
不過還是輕輕鬆鬆超越今年之前的歷史新高

截至今天為止, 歷史用電前五大,都是今年締造的紀錄
這在近年來是很少見的

另外今天 興達故障的機組修好併聯發電
因此備轉率輕鬆維持綠燈

太陽能剛好補足了白天尖峰時段
今天台北溫度創歷史新高39.7 度
不過用電並未同步創新高
但還是進入歷史前三名



歷史前10大用電紀錄,已經都超越3700萬瓩
今年的紀錄佔了其中的8個, 且前五名都是今年創下的紀錄
今年真是熱啊!!
過客4112 wrote:
15:50用電3702萬瓩, 較尖峰少100萬瓩,但是太陽能84.6萬瓩,較尖峰少150萬千瓦以上


所以說要太陽能cover白天用電,現在還遠遠不夠.
(記得之前我好像算至少要7GW)
stunmaker wrote:
所以說要太陽能cover白天用電,現在還遠遠不夠.
(記得之前我好像算至少要7GW)


不是這樣算的
我點出的問題,事實上太陽能建越多,差距越大,問題越嚴重

目前是 尖峰太陽能 240萬瓩,
烏雲罩頂,可是氣溫還沒大幅降低
這時候用電少 100萬瓩, 可是太陽能變成80萬瓩,少掉160萬瓩
其他發電系統多承載了60萬瓩

如果建置量變大為8GW,太陽能變成480萬瓩
同樣烏雲罩頂,同樣用電少 100萬瓩,
可是太陽能變成160萬瓩,少掉320萬瓩
其他發電系統多承載了220萬瓩,反而更嚴重了

以上是目前台電以尖峰算備轉率所產生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與夜間備轉率是同樣類似的問題
從我在夜間備轉率紀錄的討論串中可以發現
目前夜間備轉率比日間備轉率高的日子
通常伴隨的情境是下午有雷陣雨降溫
在這些日子中,夜間備轉率的問題事實上是被提前到雷陣雨之前
所以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反而它會產生另一個問題
就是太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大幅度衰減
其幅度比正常的太陽下山歸零要來得劇烈許多
而這對於電力系統的調配壓力會更大

p.s. 順便問一下大大,記得之前您有去詢問過2025的夜間尖峰預估
我印象中是3750萬瓩, 請問有記錯嗎? 謝謝
過客4112 wrote:
同樣烏雲罩頂,同樣用電少 100萬瓩,
可是太陽能變成160萬瓩,少掉320萬瓩
其他發電系統多承載了220萬瓩,反而更嚴重了

以上是目前台電以尖峰算備轉率所產生的問題
 
 
你誤會了,不是要算備轉率,
我的基礎是當太陽能裝置量夠多,就算出現大的折扣,還是可以蓋過去,
 
例如中午太陽能發電量是總裝置量70%,下午四點剩25%,
若此時用電仍然很高,為尖峰的95%,
但是當太陽能裝置總量夠大,就算*0.25還是可以充分支應.
 
帝寶打一折還是很多人買不起相同的概念
過客4112 wrote:
p.s. 順便問一下大大,記得之前您有去詢問過2025的夜間尖峰預估
我印象中是3750萬瓩, 請問有記錯嗎? 謝謝


是有人預估,我貼個圖



能源局預估尖峰用電是40.45GW,
該圖作者預估40.51GW,但嚴格講原圖未明示40.51GW是否已是尖峰?

而次尖峰(夜間尖峰)預估值是38.73G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