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lyg wrote:
2012年前台灣進口的美牛並沒有禁止餵食萊劑,
只是要求牛肉萊劑是不得檢出(零檢出),
就是萊克萊克多巴胺的美牛只要控制飼料中萊克萊克多巴胺的劑量與屠宰前的斷藥期,
就可以做到及低含量或是未檢出.
這跟蔬菜水果的農藥使用都是同樣的方式.
我先確認一下:
您的意思是所有美牛在餵養過程中通通使用萊克多巴胺?
是不是這個意思?
我聽到確認後才好回應
因為你們太會轉移焦點了

tgdlyg wrote:
而美國牛可以使用萊劑,
美國牛肉的萊劑未檢出,
代表美國牛肉萊劑量很低或是根本沒有,
但美國牛幾乎都用萊劑,
因此萊劑未檢出並不能完全否定美國牛不曾使用過萊劑,
OK!..您確認了!
**************************************
第一篇:
2020-11-16 17:17
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 到底「標示」如何標?實際可不可行?
標「有」萊克多巴胺不可行,那標「沒有」萊克多巴胺呢?
美國農業部2015年的時候,就通過了「生產過程沒有使用萊克多巴胺」認證,我的理解是這比較像是有機食品認證,和食安無關,但在市面上可以讓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機會。所以理論上台灣進口的美國肉類,也是可以鼓勵業者出示或取得美國農業部的認證,(當然,如同有機食品,相關肉類產品應該比較貴)。
那這時問題就變成,民眾應該要有心理準備,沒有相關認證的進口肉類,就是有可能會吃到用萊克多巴胺養的肉。
這時有些業者就又會不滿了,在萊克多巴胺被污名化的今天,覺得自己沒花那個錢去取得認證就被歧視,「明明沒有證據顯示自己使用的肉有萊克多巴胺」。
這時就出現萊肉的定義問題,一個萊肉,各自表述,到底「非萊肉」,是「飼養過程完全沒有使用萊克多巴胺」,還是「未檢驗出萊克多巴胺」?兩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美國農業部的定義是前者,但在台灣如台北副市長黃姍姍的說法好像是後者。如最近吵得很兇的北市冠軍牛肉麵,(先說行政院前發言人的發言是很蠢沒錯),業者其實也只是出示抽樣結果零檢出,而不是美國農業部的認證。
最重要的,不要執政時美國標準,在野時歐盟標準。
**************************************************
第二篇:
這是自由財經的報導: 可信度百分之百!
2020/09/10 07:56
LTN經濟通》美豬美牛銷全球 各國擋駕奇招百出
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 全球26國開放、160國禁止
歐盟禁萊克多巴胺 但給美合格肉品免關稅進口配額
中國2020年才放寬美牛限制 俄仍禁止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