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默而生 wrote:
這是什麼證據?要查...(恕刪)
長榮、中華航空年終獎金出爐,長榮將發放4個月,華航平均僅約2.2個月。華航企業工會指出,去年營收170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年終與調薪卻比去年少,甚至只有高層加薪,最高增加3萬5000元,,基層員工卻只加薪700元,今(21)日早上在華航公司外抗議。華航則表示,19日再次與工會溝通,已依照團體協約拿出盈餘2成分配。
中華航空企業工會今早在華航公司外抗議,要求華航依照團體協約,把稅前盈餘的20%發放給員工,且華航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今年員工的年終只有定額獎金2.7萬元及考績獎金,至於年度獎金是第13個月的保障薪資,不應計入年終內,等於今年年終平均僅一個多月,甚至連考績獎金也不盡公平。
工會指出,長榮今年年終多達4個月,並加薪3000元,反觀華航不僅年終較往年少,也只加薪700元。工會表示,高層在勞資協商會議時主張,因油價高漲、前朝錯誤政策等理由,告知工會不能加發年終或加薪,然而今日卻在華航董事會內討論高層加薪方案,其中最高加薪幅度達3萬5000元,董事長、總經理、副總、各級主管等的加給都會增加。
工會指控,華航營收每年都創新高,前年營收1563億元、去年1708億元,年終與加薪幅度卻比去年少,並不符合分配正義,基層員工辛苦一年卻換得這種結果,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華航則表示,19日再次與工會溝通,將依照團體協約拿出盈餘2成分配,即使去年盈餘沒有前年好,仍會依團協約訂的2成分配,完全依照團協辦理,並且有相關調薪方案提報董事會。
華航勞資團協第44條條文指出,華航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時,基於激勵員工辛勞,不論是否有盈餘,均應按年度獎金發放辦法發給員工相當於1個月基本薪之獎金。除前項獎金外,於有盈餘的情形之下,華航應另行提撥該年度稅前盈餘20%金額為員工獎金,並再以不得低於可提撥額度3%的金額作為員工紅利。
你是在引什麼鬼東西...
再者你理解力嚴重有問題
或說是故意失憶忘記問題是甚麼了
假定華航之前有依照團協拿出兩成分配
又何須19號再次協商呢?
而若依照團協規定"於有盈餘情況下"
現況若合與條文本來就要提撥
若有提撥此點又何會被當成訴求去抗議?
你怎面對問題關鍵都避答裝死呢?
這樣你出社會是要怎麼跟人討論?
說東你提陳曉東是有比較厲害嗎?
除了自知理虧為辯而辯才會在這裡喊口號
看到實在是很想笑
第一次看到有人對他人罷工卻能眼紅到這麼生氣
好像自己就是當事人受害者
補充說明這新聞比較清楚時序
華航公司目前提出的方案是年終以定額獎金2.7萬元和績效獎金各佔約50%比例核發,換算下來約為2.2個月,調薪則為700元。相比之下,長榮航空的年終為4個月、基層調薪2到3千。
不過,華航21日召開董事會卻是在討論高層加薪方案,因「華航2017年營收亮眼、應正視長期以來台灣低薪問題」,故董事長調薪幅度可達3.5萬元,各級主管也會同步調薪。
工會認為華航寧願打壓工會、違反《工會法》與《勞動基準法》,也不願善待員工。華航違法遭罰屢見不鮮,至今累計已因違反《勞基法》遭裁罰29次、十多項違反《工會法》的不當勞動行為裁決。
工會表示,華航公司與工會在分別在1月7日與9日進行兩次年終獎金協商,但雙方未達成任何共識,資方代表即逕自離席,16日公司緊急通知工會召開「調薪協商會議」,但原定於21日的會議臨時改期至19日,會中還再三強調此次會議只是「說明會」並非「協商會」,絲毫不尊重員工與工會。
新聞隨邊搜都有
一堆人還在睜眼瞎說胡說八道一通
很明顯要的不是真相實情
只要推銷個人既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