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機師無恥,挾旅客脅迫無良政府

不默而生 wrote:
這是什麼證據?要查...(恕刪)


長榮、中華航空年終獎金出爐,長榮將發放4個月,華航平均僅約2.2個月。華航企業工會指出,去年營收170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年終與調薪卻比去年少,甚至只有高層加薪,最高增加3萬5000元,,基層員工卻只加薪700元,今(21)日早上在華航公司外抗議。華航則表示,19日再次與工會溝通,已依照團體協約拿出盈餘2成分配。

中華航空企業工會今早在華航公司外抗議,要求華航依照團體協約,把稅前盈餘的20%發放給員工,且華航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今年員工的年終只有定額獎金2.7萬元及考績獎金,至於年度獎金是第13個月的保障薪資,不應計入年終內,等於今年年終平均僅一個多月,甚至連考績獎金也不盡公平。

工會指出,長榮今年年終多達4個月,並加薪3000元,反觀華航不僅年終較往年少,也只加薪700元。工會表示,高層在勞資協商會議時主張,因油價高漲、前朝錯誤政策等理由,告知工會不能加發年終或加薪,然而今日卻在華航董事會內討論高層加薪方案,其中最高加薪幅度達3萬5000元,董事長、總經理、副總、各級主管等的加給都會增加。

工會指控,華航營收每年都創新高,前年營收1563億元、去年1708億元,年終與加薪幅度卻比去年少,並不符合分配正義,基層員工辛苦一年卻換得這種結果,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華航則表示,19日再次與工會溝通,將依照團體協約拿出盈餘2成分配,即使去年盈餘沒有前年好,仍會依團協約訂的2成分配,完全依照團協辦理,並且有相關調薪方案提報董事會。

華航勞資團協第44條條文指出,華航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時,基於激勵員工辛勞,不論是否有盈餘,均應按年度獎金發放辦法發給員工相當於1個月基本薪之獎金。除前項獎金外,於有盈餘的情形之下,華航應另行提撥該年度稅前盈餘20%金額為員工獎金,並再以不得低於可提撥額度3%的金額作為員工紅利。

你是在引什麼鬼東西...

再者你理解力嚴重有問題
或說是故意失憶忘記問題是甚麼了
假定華航之前有依照團協拿出兩成分配
又何須19號再次協商呢?
而若依照團協規定"於有盈餘情況下"
現況若合與條文本來就要提撥
若有提撥此點又何會被當成訴求去抗議?

你怎面對問題關鍵都避答裝死呢?
這樣你出社會是要怎麼跟人討論?
說東你提陳曉東是有比較厲害嗎?
除了自知理虧為辯而辯才會在這裡喊口號
看到實在是很想笑
第一次看到有人對他人罷工卻能眼紅到這麼生氣
好像自己就是當事人受害者

補充說明這新聞比較清楚時序

華航公司目前提出的方案是年終以定額獎金2.7萬元和績效獎金各佔約50%比例核發,換算下來約為2.2個月,調薪則為700元。相比之下,長榮航空的年終為4個月、基層調薪2到3千。

不過,華航21日召開董事會卻是在討論高層加薪方案,因「華航2017年營收亮眼、應正視長期以來台灣低薪問題」,故董事長調薪幅度可達3.5萬元,各級主管也會同步調薪。

工會認為華航寧願打壓工會、違反《工會法》與《勞動基準法》,也不願善待員工。華航違法遭罰屢見不鮮,至今累計已因違反《勞基法》遭裁罰29次、十多項違反《工會法》的不當勞動行為裁決。

工會表示,華航公司與工會在分別在1月7日與9日進行兩次年終獎金協商,但雙方未達成任何共識,資方代表即逕自離席,16日公司緊急通知工會召開「調薪協商會議」,但原定於21日的會議臨時改期至19日,會中還再三強調此次會議只是「說明會」並非「協商會」,絲毫不尊重員工與工會。

新聞隨邊搜都有
一堆人還在睜眼瞎說胡說八道一通
很明顯要的不是真相實情
只要推銷個人既定結論
過年前機師工會早有預警會罷工,新聞媒體也有報,只是不確定時間給華航高層最後一個機會,可是高華航高層一意孤行,才會造成現在的狀況!
idf79 wrote:
過年前機師工會早有預...(恕刪)


不是這樣說~~

桃園市機師工會這次發動罷工大有問題...

我記得2/1還是2/2才取得成員同意再次發動罷工。

2/7還在協商沒有確認要發動罷工。

結果,協商破裂後6小時就發動罷工...


問題是:

1. 桃園市機師工會去年才跟華航協議有一年的協商期,機師工會依照協議內容是不可以在一年內發動罷工。2月初取得的罷工發動權是哪樁?

2. 2/7協商破裂就在六小時後罷工,相當於預告時間只有六小時。

3. 明明罷工是最後手段,結果反過來執行。2/7協商破裂,2/8罷工...然後到剛剛為止,號稱三度協商仍沒有共識...


那...工會為何不是考慮先三度協商沒有共識,再罷工?
不默而生 wrote:
提醒你2015機師工...(恕刪)


告訴你
機師年年加薪
真相比你想像的不堪
miamivice wrote:
你是在引什麼鬼東西

再者你理解力嚴重有問題
或說是故意失憶忘記問題是甚麼了
假定華航之前有依照團協拿出兩成分配
又何須19號再次協商呢?
而若依照團協規定"於有盈餘情況下"
現況若合與條文本來就要提撥
若有提撥此點又何會被當成訴求去抗議?

你怎面對問題關鍵都避答裝死呢?
這樣你出社會是要怎麼跟人討論?
說東你提陳曉東是有比較厲害嗎?
除了自知理虧為辯而辯才會在這裡喊口號
看到實在是很想笑
第一次看到有人對他人罷工卻能眼紅到這麼生氣
好像自己就是當事人受害者...(恕刪)


不需口出惡言

我原文是
>有抓到華航不履行盈餘20%當獎金的證據嗎
>華航工會這麼兇,真有證據可能不拿出來嗎

華航今年到底有沒有發盈餘20%當獎金?
我看了一下你提供的新聞
也沒看到寫明華航今年沒有發盈餘20%當獎金
是我眼花沒看到嗎?
麻煩你提供給我
謝謝

>工會批評,不合理的調薪不符合分配正義,無法反映基層員工一年來的辛勞程度,
>要求華航進行團體協約,承諾以稅前盈餘20%定額發放年終獎金、考績部分另計,
>並比照長榮基層加薪10%

在我前文的解讀
工會這麼要求
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的20%可能是包含年終+考績
但勞方要求20%只包含年終,考績還要另外算

如果之前20%是不含考績獎金
那這次工會還會要求華航就這部分進行團體協約?
直接要求履約不就好了

而且在看過華航工會多次的發言
我很確定勞資兩方發言都要看才公道
>
華航21日指出,基於照顧全體員工立場,除了本月9日剛宣布發放包括年度獎金(第13個月)、定額獎金2.7萬元及考績獎金,換算平均約2.2個月年終之外,決定加發春節激勵金新台幣1萬元以及調薪2%(含年度晉支)。

華航指出,對於多數同仁能夠體諒公司面臨市場競爭的經營不易,同時理解全球業者薪資及福利架構各不相同的事實,表示感激。

華航說明,2018年集團各事業都有獲利,但因油價高漲、兩岸航線限縮、低成本航空搶食影響,客運航線營收未若預期,雖貨運營收亮眼,然整體航運獲利低於預期。

法人估算,2018年航空燃油均價每桶較2017年每桶高出約20美元,以華航每月用油150萬桶計,全年約增加新台幣108億支出,扣除可轉嫁給託運人與乘客的四成,實際約增加64.8億支出,華航2018年獲利約為2017年的73%,約在16億到17億元之間。

華航也說明,自2015年起陸續增發各類地勤津貼、提高空勤旅費,使得每年人事成本多出約20億,因此,單純比較同業獲利及年終獎金實非公允。另外,每年都會以團體協約為基礎進行年終獎金勞資協商,對於部分人士刻意曲解團協內容,將團協第44條中第13個月的員工獎金逕指為保障「薪資」,誤導員工及大眾表示遺憾。

華航指出,2015年曾委託外部顧問公司針對公司內專業經理人薪資與業界進行比較。調查報告指出,華航專業經理人固定薪資低於市場中位數,加上未有獎金制度,勤務津貼近15年未調整,競爭力明顯不足。經董事會討論調整專業經理人薪資架構,相關提案已獲核可通過。

然而,董事長及總經理也主動表態,這次提案是為了建立長遠制度,以照顧基層員工優先,因此現任董總薪酬調整不列入討論,有關外界指稱董總加薪一事,實屬誤傳。
>

工會為何要求華航進行團體協約,承諾以稅前盈餘20%定額發放年終獎金、考績部分另計
是工會要求改變現況


另外
你說得沒錯
我確實有親人即將可能變成受害者
不然也不會這麼注意事情的發展

又要有人說我奴性重,勞工不支持勞工
也不看這次工會曾提的那些獨步全球的標準
反正就是要全力支持


工會要是一開始提的是
飛行時間8小時以上3機師,飛行時間12小時以上4機師
而不是飛行執勤時間8小時以上3機師,飛行執勤時間12小時以上4機師的全球獨步標準
我會支持他們

後來變成7小時以上3機師......
又變成多航段 FDP(飛行執勤時間)8小時3人,FDP 11小時4人派遣
又變成......

你只要提出全球有1/3都是用這標準
我也支持你
但是目前顯示的就是沒有



不默而生 wrote:
你之前發的文有哪裡...(恕刪)


你沒看到最後19號華航說"完全"依照團協辦理嗎?

"完全"相對就是"不完全"
之前協議無共識之後則有共識
有共識是完全依照
這表示之前就是沒有完全依照
你事後怎麼推也推不出資方本來就是老實要履約
是有意一開始就打算依照團協發放之可能結論
別再糾結不是問題的重點上
對於別人沒有提問之問題或無關情事
你說這些都是多餘的解釋
只會讓人給予你避重就輕評價

另外你的身分感覺我一點都不在意
你支持反對也是你的個人自由
那些無關事物對錯
不會影響我就事論事本意與態度
但若你不想就事討論
只想就預設目的找藉口偷渡說些似是而非言論
個人就會想檢驗
而之前大都是針對混淆部份在發言
就如之前有一位武斷說機師是爭取錢而已
我不會說是錯只能說權益其中之一就是錢
但他犯的邏輯錯誤就是為了要攻擊對象
就將正當方式"爭取金錢"解釋成是"錯誤"行為
這就大錯特錯也才會發言相譏提出
資方更無時不刻在圖利自己求利更重
這些人不就更罪該萬死之說

以上是在說
你要抨擊別人責怪他人罵別人那都是你的自由
但人高你罵他矮人瘦你說他胖是宅男卻指控他風流
這要讓人認同就必須跟者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
我只能說你眼瞎我可不盲
人沒有限度就不要當人了
工會要求稅前盈餘20%拿出來當年終獎金
這點就非常不合理了
這筆金額在稅後,可能就佔稅後盈餘的一半了
有盈餘不上交國庫,身為半國營事業員工卻要求自肥
真是可惡至極
miamivice wrote:
你沒看到最後19號...(恕刪)


那是你的個人解讀
又不是在說文解字或搞文字獄

但是你迴避了
>華航也說明,自2015年起陸續增發各類地勤津貼、提高空勤旅費,使得每年人事成本多出約20億,
>因此,單純比較同業獲利及年終獎金實非公允。
>另外,每年都會以團體協約為基礎進行年終獎金勞資協商,對於部分人士刻意曲解團協內容,
>將團協第44條中第13個月的員工獎金逕指為保障「薪資」,誤導員工及大眾表示遺憾。

也迴避了為何工會要再議約
要改變現狀的是工會
心中有定見的是誰

你提到了我是不是當事人受害者
我才順便回答你
然後你又說不在意
算我自討沒趣

其他沒意義的話我沒看完
也就不回應



tomplua wrote:
工會要求稅前盈餘20%拿出來當年終獎金
這點就非常不合理了
這筆金額在稅後,可能就佔稅後盈餘的一半了
有盈餘不上交國庫,身為半國營事業員工卻要求自肥
真是可惡至極


也沒這麼多
要看當年稅率
記得有一年員工分了3億多
稅後剩5億多

要是台積電、大立光也是這個比例
員工賺翻了


不默而生 wrote:
那是你的個人解讀又...(恕刪)


呵呵
這麼快就不裝了
第一次碰到有人拿新資料說人家在迴避的
現在直接亮出來就可以戴帽了啊
真是屌
屌到讓人看不起

之前我問題你還沒解釋呢
你傻我可不呆
還有麻煩學一下用01引言系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