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國貨=把錢留在台灣 促進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

總統座車是國貨嗎?有錢人的座車是國貨嗎?

Yiwayne wrote:
總統座車是國貨嗎?有錢人的座車是國貨嗎?...(恕刪)


連國產車製造商的老闆都開進口車....
還能說啥?

拿錢刻意去買偽台貨,何必那麼辛苦幹嘛!
對對對
力晶、茂德被打垮都是三星的錯
友達、奇美被打趴也是三星的錯
htc大跌也是三星的錯

反正別人都有錯,台灣企業最可憐
台灣人口佔全世界0.5% 就算台灣人都只買國貨,對那些慘產有任何幫助嘛?

企業沒競爭力還可以怪到台灣人不愛國
hitechfaithful wrote:
請問 這樣的觀念是正...(恕刪)


坦白說蠢蛋才會信這種說法, 台灣人的錢幾乎都是做外銷賺來的, 國外經濟不景氣消費力減少, 光靠國內自己的消費力, 連老農經貼都繳不出來,

hitechfaithful wrote:
請問 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嗎?

買國貨只是讓台灣人賺多一點
但最重要的是出口
若一家公司工廠的產品 市場只有台灣 那真的很小
台灣市場小很快就飽和

最重要是出口 少買進口貨或國外品牌
台灣制 但台灣90%以上原料都是進口
所以要出口國際

Eclipse 7099 wrote:
買國貨只是讓台灣人賺...(恕刪)


這你就搞錯了, 台灣產業主要是要靠外銷訂單養才養的活肥, 自家人的訂單是做心酸的, 有些廠商能可不要賺內銷就是這個道理, 產品內銷並不會對廠商的利潤有明顯的助益, 如果國外訂單掉了, 很多公司都會撐不下去,
always CoCa Cola wrote:
產品內銷並不會對廠商的利潤有明顯的助益...(恕刪)


是滴
除了內外銷市場大小因素外
同樣一件產品
外銷的利潤並不一定就等於內銷的利潤

這讓我想到清朝早期時故事
當時中國的茶和蠶絲在西方世界很有名
外銷的利潤比內銷要高出非常多,因為西方沒有這些東西
西方人願意用很高的價錢向中國購買
但中國的皇帝卻因為一些原因討厭西方人
告訴西方的商人說,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什麼東西沒有?
我們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和你們做生意,於是下令鎖國
等到驚覺國家因鎖國沒有進步而願意開放時,為時已晚

這故事的啟示就是台灣要促進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
可以請台灣政府多去參與並簽署對我們有利的世界各種經貿協定
但不要一昧的因政治因素在那邊為反而反
always CoCa Cola wrote:
這你就搞錯了

我想是認知上的不同吧!!討論點不一樣了
你把工廠已經定義了

一個公司若原本是做內外銷的
但因為外銷沒單 那一定出問題
因為規模以經大了


若依一個同屬性的產品 消費者對買國貨來說
若依手機來說
買一隻htc htc 可以賺多少 利潤是多少
買一隻 iphone 要付出多少給美國
台灣雖然小 但還是有他的市場在
那些台灣知名品牌 至少沒聽說過放棄台灣市場
我也說 但最重要的出口
沒有走外銷 公司都不會大
若要賺更多 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還是在外銷...

最好就是 都用自己的產品 別人也愛用 不是嗎?


清朝不就西方做貿易做不贏
改賣鴉片跟打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