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嗆聲:『不幫企業,損失不只茶葉蛋,連一粒米都沒有。 』


eclose wrote:
您算錯了,並不是最低...(恕刪)


員工的保險支出對一家正常的公司來說,應該連1%的營運成本都不到。

以這做為關鍵要素,似忽偏離焦點。
經濟成長要 靠 開放外勞人數限制

經濟成長要 靠 基本工資本勞外勞脫鉤

經濟成長要 靠 壓低勞動成本

管中閔嗆聲:『不幫企業,損失不只茶葉蛋,連一粒米都沒有。 』

感想只有三個字

如果用這種思維來主導台灣產業政策 台灣必亡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eclose wrote:
您算錯了,

並不是最低工資的勞健保金額調整而已,

是"全部"投保薪資的級距都會調整,

而且投保薪資越高的金額,雇主負擔會更重,



勞保最高等級43900元,101年每月資方負擔2612元,100年是2458元,
所以最高等級的雇主會負擔增加成本2612-2458=154元,比我剛算的基本薪資那一級117元
多了37元。

請問對一個幾10人的中小企業會有多大負擔???


eclose wrote:
而且您只有計算勞保,

還沒有算到健保,


媒體常說漲一下健保對大家而言不過是每個月多繳一個便當錢,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

對雇主而言,是多了一份吃到飽的價錢...(恕刪)


我只算勞保,看來只增加了這麼少的錢,我就懶的去算健保費,
歡迎你算出來反駁我。

如果連這一點增加的幾萬元成本,雇主都沒辦法負擔,那台灣的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會有多強????
最近看這些新聞,看檯面上這些政治人物談經濟

都覺得真的好好笑,每次看都忍不住笑出來
雖說是兩面刃~
我個人是覺得該漲才對~
企業如果無法面對成本增加
那應該在產品的附加價值上去追求利潤
而不是只在人力成本上尋求縮減
這樣只會讓台灣越來越沉淪
虎班喵喵 wrote:
請問對一個幾10人的中小企業會有多大負擔???
...(恕刪)

說真的~不大~但是就是會影響到老闆的荷包而已
反倒是原物料上漲價格,比調漲基本薪資還可怕
怎麼沒看政府有什麼作為?

hsiacc wrote:
員工的保險支出對一家...(恕刪)


昨天看到有個名嘴講,漲的幅度和金額不是重點,而是一種"氛維",

讓資方覺得萬物皆漲而不願意投資

後面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提出抽象的講法來為政策護航

看來要吸引大陸人來台灣投資,應該先將勞基法改成和中國的勞動法一樣

最低工資也要調成一致,這樣就會有人來投資了


ebola01 wrote:
行政院管中閔嗆聲:『...(恕刪)


他怎麼不帶頭領基本薪資就好?
不過我們對他好一點
比基本薪資高一點
22k
台灣人,貪財怕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面子,說到會死人,面子可以不要,聽到有錢賺,命都可以不要...

拳頭不夠大 wrote:
雖說是兩面刃~
我個...(恕刪)


沒有創新,都是代工,哪裡有附加價值!
以現在的景氣,連便當都要吃45元的,難道一樣的東西比別人貴10元還有人買單嗎?
結局就是大家向下沉淪!
賣的東西漲不了價錢(農產品,原物料除外)
賺不到錢也許還要小虧,
大家當然也調不了薪資!
等到景氣好的時候,又會擔心景氣不好的時候,就算有賺錢也是鎖在銀行,
怕景氣不好的時候要拿出來墊,這就是台灣中小企業(沒有上市櫃)的現況!
Alst0312 wrote:
沒有創新,都是代工,...(恕刪)

有的~你如果只單以電子產業來看
那當然
不過台灣已經有不少傳產成功轉型了
我待過多年傳產,現在在電子產業
我看到的現象就是
不少傳產其實毛利率還是很高的
倒是電子產業,有的真的是~~~唉~~~只能靠量能

eclose wrote:
版大你誤會了,管中閩...(恕刪)


可否依同樣的邏輯分析油電雙漲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他有用同樣的態度去阻止油電雙漲嗎?難道油電雙漲對中小企業雇主的壓力不大?

政府決策錯誤和國營企業效率不彰,所造成的苦果就讓勞工承擔,他們自己卻好過得很,該拿的年終和績效獎金照拿,薪資也是隨年資逐年上調,才會造成現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狀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