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42%上班族窮忙,月薪不到30000


黃金堆滿間 wrote:


2012-11-30 17:20 #1


..

主計處公佈最新調查

高達42%上班族,月薪不到三萬
逾3百萬人"窮忙"

這是社會問題? 還是個人問題?


你認為要如何解決?...(恕刪)

台灣窮人那麼多
可是房價還是居高不下

應該是社會問題
解決方案
革命或宣布共產

hca17 wrote:
代表有52%的上班族月薪破3萬?
而平均月薪4萬5

代表52%的上班族平均有6萬?

代表普通雙薪家庭平均賺12萬?

月繳8萬貸2000萬房貸20年

代表臺北市房價合理?

説那麼多屁
我一個非理工科系非金融的
剛畢業起薪破三萬,過兩年破臺灣平均薪資4萬5
父母皆賺超過15萬

少拿42%的人
侮辱另外52%的人

沒救的不是臺灣

這世上也不會有個國度人人都幸福
...(恕刪)


1.你的數學不太好(100-42=58)
2.你寫的讓人感覺是因為有皆月入15W的父母才有你這薪水,不然我很少聽過兩年調薪超過一萬五
3.請你分享一下你的就業心路歷程,讓我參考一下

黃金堆滿間 wrote:
主計處公佈最新調查高...(恕刪)


討厭!!!
怎麼又是你!?
與其你來問這問題,不如去那個工作場所體會吧......
將心比心+同理心
雖然我是屬於58%的那一群
但是能讓自己運用的部份其實不多
光是房貸跟家用就佔了近三分之一...
更別提往後有小孩時的花費

不過我認為不到三萬的人應該不只42%
因為南部有一堆月薪2萬多的職缺.....
30K在鄉下地方其實很好用了

真想有勇氣放下現在的工作,回鄉去.....

黃金堆滿間 wrote:
主計處公佈最新調查
...(恕刪)


你的問題最大,拜讀過的你發言

對你印象最深刻,你對窮的人成見最大

黃金堆滿間 wrote:
主計處公佈最新調查高...(恕刪)

再2~3年633就達成了,怕什麼

jr123cd wrote:
30K在鄉下地方其實...(恕刪)


以前我也想過,不過太不現實..............
wayne9 wrote:
1.你的數學不太好(...(恕刪)


抱歉

我的職業對數字要很精準
1+1我都用excel拉

接著
我的就業路很平凡

高中唸明星高中
高中一半跑國外,最後唸名校好系

在國外做一年公務員,嫌唸了堆書卻天天喝茶打屁,混吃等死
所以回臺灣,履歷全作廢,拿跟畢業生一樣的起薪

第一年破三萬
第二年破四萬
明年我們公司第三年平均都破五萬
這是我在臉書上看到的文章

看完其實不難預想10年後月薪大概會更低



【天擇!墾丁的蒼蠅、台灣的年輕人】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早早突破九成,但卻造就了一群不適合念大學的年輕人,虛度四年青春的生命、耗損國家社會的資源、浪費父母親的血汗錢,過程中,這群年輕人非但對社會無貢獻度,反而培養出毫無競爭力的能力與態度。
論述這奇怪的現象!起因於我這學期看到一堆年輕人繳了學費,卻不來教室上課。如我所授課的課程中,選課學生60人,會來上課只有20個人,其他40位幾乎從未出現,而來上課的20位學生,有2/3在點完名後,立即整理桌面,鋪上外套,開始睡覺。
這個現象,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台灣的社會每年耗損幾千億,在做這樣的事情,而這幾千億,就只為印出一張張沒有用的大學文憑。我實在很好奇這樣的情形,昨日(11/29)我在學校中,詢問其他的專任老師,這群學生沒來上課,你們怎麼給成績,得到的回答是:「小老弟,就算要當掉他們,也千萬不要給0分,至少要給50分,這樣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才不會太難看,當然教這些學生,也會澆熄老師們對教育工作的熱忱,但你若要在這裡工作,就要習慣、適應這樣的情形。」
這些回答,無法滿足我,因為我實在非常好奇沒來上課的學生如何得到成績。我再問其他的學生這個問題,學生說:「考試沒來考、或不及格,只要跟老師說一聲,就可以補考、再補考,考到及格為止,或補繳報告……」
看到教室中倒頭就睡的學生,還有一大堆從未出現的學生,這讓我想起陳玉峰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以前陳老師在墾丁國家公園服務,當時這個地區有許多農家用雞糞施肥,以致蒼蠅滿天飛,密度極高,陳老師當時用腳向地上的一群蒼蠅一踩,居然也會踩死二、三隻,他說這是因為在這裡的蒼蠅沒有「對手(天敵)」,以致笨笨的就可以活,如果在台北市,一隻蒼蠅要活下來,它必須時時刻刻非常謹慎、小心、動作迅速…,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死在蒼蠅拍之下。
這個故事,陳老師在隱喻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國家的政策,讓大部分的年輕人培養成如同笨笨的蒼蠅一樣,這群笨笨的蒼蠅中,還是有「精明」的,但這需要經過災難的考驗,即天擇!才會出現。
可預見的,未來台灣許多的年經人,在時代的巨輪下,將會歷經慘痛的過程,最後才會留下適存者。
悲痛!為何一個國家的教育淪落至如此?
此時此刻,我僅能期待在未來的大災難後,台灣的教育,能徹底反省,引導每個人的特質、興趣…,讓每個人在社會中,能扮演適當的角色,貢獻社會。
後記:
我擔心的有二:1.台灣社會每年耗損上千億,長久下來「元氣大傷」、2.台灣的年輕人形成「靠爸族、靠媽族」,毫無能力。
我還擔心一件事,因為我觀察許多學校都有中國學生(圖中此班級亦有中國學生),我認為這些中國學生比我還詳細地記錄這些現象,回報中國政府。更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