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大學生有國際觀一點,會發現很多國家因為職缺少,大學生或畢業生都自願做無薪的實習生,以爭取到正式工作,重點是,這種無薪的實習生還要搶破頭。台灣好工作越來越少,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自保之道。別問我薪水多少。有時間問別人薪水, 不如趕快去進修加強專業。
Ayoomi wrote:站在做老闆的立場 當...(恕刪) 說真的他爽爽過日子,大家不會多說什麼?重點大大講到了,在這節骨眼說這話…………前車之鑑例子那麼多,真的之後就不要再出來道歉自己欺負自己人,一點意義都沒有
A、十年前,大陆薪资水平400元RMB;那时候哥哥14岁,念初中,第一次知道台湾有蓝绿之争B、五年前,大陆薪资水平1800元RMB;那时候哥哥19岁,念大学,第一次上PTT论坛被人称为支那人C、一年前,大陆薪资水平4000元RMB;那时候哥哥23岁,大学毕业,第一次认真研习台湾现状与原因D、坐等,五年后大陆薪资水平8000RMB;那时候哥哥29岁,结婚生子,第一次迎接台湾来的贵宾·····E、坐等,十年后大陆薪资水平22KRMB;那时候哥哥34岁,功成名就,第一次在日月潭插上五星红旗·····见证历史奇迹的十年。咱们拭目以待,哈哈哈哈哈哈,各位,不要喷我,不要喷我啊,我是开玩笑啦
richard012.tw wrote:鼓勵學生培養自己的能...(恕刪) 其實, 我也認為起薪不要太在意, 關鍵在於求職者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與想要的是啥 ~很多的新鮮人, 空頂者極高的學歷, 很多卻連基本的應對進退與對工作負責的態度都沒有 ~比方說, 我工作的公司有個頂著台灣第一學府的高學歷碩士工程師, 卻可以在主動與人討論問題時直接接聽女友的電話後, 自顧自地往大門走去打卡下班, 留下我一臉錯愕 ~雖然我有上述的想法, 但是我也認為企業在提供工作時也要認知清楚, 該職位的重要性與需要的人才資格/能力在那裡 ~比方說, 起薪22K, 但是通過3個月的評估後, 若是應徵到的人能力可以符合公司的對此職務的要求, 薪資或許可以不要拘泥於百分比式的調薪, 而是直接提升到該有的水準, 比方說28K ~又或者過了一年以後, 此工作者展現出對工作上更好的表現, 甚至於足以讓公司看到對工作的熱誠與忠誠, 也可以再次地調整薪資到相對應的幅度, 比方說33 ~ 35K, 甚至於更高 ~以上, 是針對職務與能力的調薪, 與公司獲利分紅的調薪模式可以一併舉行 ~我的想法很單純, 若是一間公司賺不到 (28K - 22K)x 12~14 = 72K ~ 84K, 這公司不是很危險嗎?而且, 企業對於此職務的需求, 應該是評估過獲得的效益大於聘請新的工作者來工作的支出, 既然這樣, 公司應該更大方地將該有的利潤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