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那也要像新加坡一樣,把全世界的人都吸到台灣,撐起服務業
但目前來看,以上兩者都不行
台灣搞服務業不可能吧!
1.地理位置遠 到附近國家需要1小時航程
2.周邊國家已經搶了先機 、更重要台灣連國家都不是、沒有加入國際組織!連萬國郵政聯盟都不是.
3.現在台灣服務業只剩下當司機 端盤子、搞一些賣吃的、 當護士這種服務業!其實產業看不到希望了
想要搞文創要餓一段時間....

電視劇都進口日、韓、中,自己的演員都往外跑了。
如果中國要用經濟封鎖台灣其實很簡單,但是不會輕易實行。
因為現實上根本不必要。學習美國控制其他國的手法,扶植親美政權即可!
經濟封鎖執行、反抗力道就會加劇,上次封殺奇美事件中!有案例可依循。
現在採用香港模式讓你經濟依賴之後你就切不斷了.
huangcc72 wrote:
人口減少不是問題, 競爭力不足才是.
小魚如果連池塘都待不下去,放到大海還活得了嗎?..
競爭力不足 這個是很複雜的問題!
人口減少也是一樣!
台灣競爭力自古都是低廉人力成本、鬆散的勞工政策來成就所謂經濟成長。
人口紅利少了、低廉的人力成本也不在。
然後國內物價飆漲、房價每年超過10%飆漲速度,
年輕人只能想盡辦法往外逃。逃不出去只能留在下來、
經濟壓力導致不敢結婚、不敢生一大堆。
人口老化已經開始、超高齡社會也來了,
台灣教育系統一直都最大敗筆、
考試還考千年年前古文,文言文。
科技的進步才是社會與國家競爭力來源。
強大如德國,
當年就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推行高品質免費教育;
日本當年就是想強大、開始模仿 幾個世界上的強國。
在此之前他們模仿的是旁邊的古老大國。
島國內需不足、外銷產品技術也不到位。沒有資源的島國只能依靠工匠手藝、技術來生存。
沒有相對應的人才培養將會失去競爭優勢,大學開太多、技職教育人才不夠。倒是現在發展失衡
因為傳統教育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導致這個下場。
缺乏西方文明的對於專業的尊重。
一個手藝的養成其實比念一個大學學歷還要困難。
所以從薪資也會反應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
*********
科技產業需要品牌來支撐,台灣缺乏重要的品牌行銷。台灣中小企業的困難就是在資本不夠大。
韓國方式是幾大商社包辦國內食衣住行,產生幾個超大型商社之後往國外進軍時有了金援,
韓國大企業有資本進行長時間燒錢品牌行銷。
已經到嘴的骨頭.......你會吐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