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000111 wrote:
對~學生不領22K,...(恕刪)
討厭靠爸靠媽是一回事
社會上有沒有靠爸靠媽又是另一回事!
辦助學貸款,跟家裡有沒有錢也是兩回事
好學貸,不借嗎?
買不起房,住家裡,算靠爸嗎?
結了婚住家裡,算靠爸嗎?
買房雖然繳得起貸款,但付不起頭期款,跟爸媽借或拿,算靠爸嗎?
算的話?可是人家有房住呢!
靠不靠爸,在現實生活中一點都不重要
檯面上一堆政治人物,大都靠爸出身!
先回答22K拿手機問題!
年輕人 =/= 領22K
就算領22K =/= 家裡沒錢
另一點就是,不能拿你看到的部份人,去擴大解釋他們都這樣!
就算你身邊遇到1000個人領22K,吃好、穿好、玩好、當月光族
就當作另外10萬個領22K也都這樣過生活
也許另10萬個很認真的生涯規劃跟存錢,想鄉逆境中求生存!
只是這10萬個22K,沒錢出來玩,吃館子,你遇不到而已!!!
那1000人看起來很多,但只不過佔22K的1%
其它99%的人因為沒錢躲起來了!
另外,碩士行情低不低,是看你學的東西
有人碩士一出來就大M小m,你說他的學歷值不值錢?
如果碩士拿的是一些非常冷門學系,那值錢嗎?
另一點,就算同一研究室出身的碩士,身價也不見得一樣
碩士剛畢業,業界會看你的論文
musicjerry wrote:
討厭靠爸靠媽是一回事...(恕刪)
我承認或多或少還是要靠一下長輩,因為我也是.....
如果我的看的是是少數人,這樣新聞報導22K、繳不起學貸等這些的新聞報導是不是有些偏頗,
或是想藉由經過渲染的新聞吸引觀眾,進而誤導觀眾?
這下播報薪水過低,倒退20年,
那下撥新手機預購搶翻天,
再來又是機腿便當漲價,
又是機皇登場.....
如果大家都買不起,自然市場會淘汰掉這些東西,
不過,嘴巴說買不起,但還是會忍痛買下去,是真有錢還是喊窮而已?
亦或是先刷卡,到時再來抗爭信用卡利息收費不公?
我不是年輕一輩,我也不算老一輩
我也荒唐過,也有短暫清醒過,
夾在這中間世代應該怎麼改變想法?
7~5年前碩士應該還是很吃得開(當然要看學校成績呀~)
突然一下子將2專改制大學,又變成研究所,
碩士人數激增,
就算你有多好的本事
上面價格就這樣,你能抬的了多少價碼?
為何會墮落到此
Duck000111 wrote:
我承認或多或少還是要靠一下長輩,因為我也是.....
如果我的看的是是少數人,這樣新聞報導22K、繳不起學貸等這些的新聞報導是不是有些偏頗,
或是想藉由經過渲染的新聞吸引觀眾,進而誤導觀眾?
這下播報薪水過低,倒退20年,
那下撥新手機預購搶翻天,
再來又是機腿便當漲價,
又是機皇登場.....
如果大家都買不起,自然市場會淘汰掉這些東西,
不過,嘴巴說買不起,但還是會忍痛買下去,是真有錢還是喊窮而已?
亦或是先刷卡,到時再來抗爭信用卡利息收費不公?
我不是年輕一輩,我也不算老一輩
我也荒唐過,也有短暫清醒過,
夾在這中間世代應該怎麼改變想法?
7~5年前碩士應該還是很吃得開(當然要看學校成績呀~)
突然一下子將2專改制大學,又變成研究所,
碩士人數激增,
就算你有多好的本事
上面價格就這樣,你能抬的了多少價碼?
為何會墮落到此
台灣的新聞報導一直都是偏頗,而且誤導觀眾
昨天你開民視,會覺得學運很感人
開中天,你會覺得他們是暴民
媒體很大的部份在宣揚自己(上面的人)的理念,然後建立在假客觀上
所以千萬不要懷疑,就算你看到民調,也是假的!
常見的新聞操作手法,一個議題訪問10個人,正方7人,反方3人
新聞重覆播反方3人的意見,播正方1人且說的不好的意見
結論就直接說輿論是偏反方
事實是,媒體自己偏反方!
薪水過低,倒退20年=>這是官方對全台灣人民的統計數字,可信,也是事實
手機預購搶翻天=>這是事實,但還是少數人的行為
不能用少數人行為,擴大解釋大多數人都這樣
2300萬人,1/230比例的話,就有10萬人在搶手機
這10萬人月薪我們知道多少嗎???
就算有22K來搶,但又怎樣?
22K裡面的1000人出來搶手機,其它10萬個22K在努力省錢
雞腿便當漲價=>這也是事實,就物價上漲的一環
機皇登場=>企業行為,而且是賣到全世界,就算全台灣都不買手機,企業還是會推機皇!
如果大家都買不起,自然市場會淘汰掉這些東西=>如果是民生必需品的話,要淘汰很難
像惡性通澎,米油菜麵包齊飆漲,大家牙一咬還是要買
房子也是民生必需品
另外,市場淘汰,很多時候沒有你想像中的快
每個東西都有他的時間循環,而且有的很長很長~~~
Duck000111 wrote:
所以您的眼鏡度數夠?...(恕刪)
我弱視

如果台灣的教育培養不出走向世界舞台的人才
那麼甚麼政策都是下策
如果我們的教育能讓台灣的人才走向世界
那我們還怕沒有立足的地方嗎?
也許貿易越開放,對國內經濟的風險越高
這是一種挑戰
也是要跨出去的一步
現階段台灣的學生已經缺乏警覺心跟競爭力了
要與世界頂尖的人才去競爭
才能磨練我們的下一代
台灣安逸太久了,我也不希望我自己的兒子未來只想留在台灣
不是要去哪的問題
而是至少要出去幾年看看
眼界放開
光在這裡民族自我優越感作祟的情境裡
根本提升不了自己的
會害怕就業機會被剝奪的,都是已經面臨被剝奪的那群人
要求躲在政府的保護傘後面
誰知道政府哪天會不會拋棄你讓你自生自滅
要等到那一天才真的後悔莫及
至於政治問題
坦白說,根本只是政黨利益的問題
不是民生問題
我相信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