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高齡化及少子化是全球趨勢,並非拖垮健保的原因,他認為健保真正的問題在不公平的收費制度。滕西華表示,在現有的制度下,一個月領7萬元的退休人口,所需繳的保費可能低於一個月領2萬元的大學畢業生,卻使用較高的醫療資源。但政府卻只會不斷設法縮減支出,加重民眾部分負擔,讓醫院血汗現象不斷惡化,最後倒楣的還是患者,不符合健保精神。
請問這位有啥更好的版本可以參考嗎?
退休人口必然有所謂政策開始執行時間的問題,這又不是台灣獨有
退休領高的人如果現在仍屬中高齡在職者,繳費自然也高
以歷史經驗看,月領兩萬而能夠變成高收入者的是少數,而大多數這類人在這政策上是真的受害者?這些人在年老時對長照的需求和資源使用跟相對富有的人相比如何?(可以拿健保來當類似比擬)
政府的部分更沒有根據,政府做為政策的推動者,對福利政策不平衡得拿預算去填補的,預算在台灣大多由稅收來,月領兩萬的在台灣繳很多稅?
政策是看相對必要性和是否對大多數人民有利,長照不推動就對那些月領最低薪資的人長期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