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政府施政人民會無感?

VincentLu1021 wrote:
1.政府說去年出口衰退 --> ecfa 在哪?

沒ECFA更慘,全球經濟差的情況下,ECFA已經讓台灣不錯了
這個問題偶已經回答太多次了,
台灣的GDP是中國勞工貢獻的
所以馬政府的經濟數字很漂亮,
但是人民無感。

台灣資通慘業有90%在海外/中國代工,
傳統製造業有50%在海外/中國代工,
除了HTC桃園廠外,
不管是綠色、藍色年經人用的手機都是中國勞工製造的。

郭董在中國有近60萬員工,
每月員工領到薪水後,
在當地消費,當地的商家就有錢賺,
食衣住行育樂,都會花錢,
帶動經濟繁榮。

而相當的台灣勞工,
因為慘業外移,
沒有收入,當地商家沒有人消費,
只有關門,店面出租。
所以高雄代工廠外移後,
失業率是全國最高的,
店面出租率也是全國最高的。

而失業勞工再度就業,
與大學新鮮人搶工作,
業主當然是用有經驗的失業勞工,
所以大學起薪低,不爽就不要來。

~

依據人口金字塔理論,
工廠是拯救失業與經濟的萬靈丹,
而不是觀光業。

當馬政府過於依賴陸客,宣傳陸客政績,
帶來的是人民的反感。

pingyingtu wrote:
這個問題偶已經回答..依據人口金字塔理論,
工廠是拯救失業與經濟的萬靈丹,
而不是觀光業。


當馬政府過於依賴陸客,宣傳陸客政績,
帶來的是人民的反感。
.(恕刪)



然後又循環為:年輕人不愛做工,工廠公司找不到勞工,只能進口外勞!...
iamdarlong0315 wrote:
先縮小來講..我家出...(恕刪)


要有信心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rezphiuv wrote:
1、人在中國的中國...(恕刪)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原本GDP的D,就是指Domestic(本地/境內),從理論上來看,境內創造的經濟收益或海外收益回流,才算是GDP,不過,受全球化影響,跨國企業普及,但從二○○五年後,主計處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可計入GDP

海外生產比重過高,加上企業收益匯回比率又低,使得台灣GDP失真的情況,比起其他國家嚴重許多!」邱俊榮指出,台灣海外生產比重早已過五十%,國內企業在海外生產,雖然為業者帶來利潤,但主要僱用的是境外勞工,而非本國人,換言之,當「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不斷攀升,會讓經濟成長果實,難以平均被國人分享。

去年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為四八九三億美元,經濟成長率是二.一一%,增加的國內生產值約是一○三億美元,但去年GDP認列企業海外收益金額是一九三億美元,若扣除企業海外收益部份,去年台灣的實質生產毛額應是減少九十億美元。

此外,本國企業透過三角貿易海外生產後,賺到的錢匯回比重偏低,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為止,我國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累計原始投資金額為新台幣一兆七一四二億元,但去年公司從中國獲利匯回,僅九.七%,換言之,有一兆五九四二億元的資金留在中國,或海外免稅天堂。

奇怪,剛剛走走臺北車站,地下街,京站
人潮很多,大部分是年輕人,一副幸福的模樣
到底哪裡水深火熱了?

pingyingtu wrote:
但從二○○五年後,主計處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可計入GDP。

原來如此,謝謝分享!
有一個政黨認為他要努力為民眾創造 市場商機,可惜大多數民眾早已脫離當年 客廳即工廠 努力當老闆,想要出人頭地的年代與心態,大多數的民眾都覺得,這些政策與我無關,反而是對老闆與財團有利。

有一個政黨,他的所有政見,就是要努力達到財富與社會資源重新分配,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覺得,雖然我的實質收入不一定有增加,但是資源確實有用在我的身上,但是只是將既有資源重新分配,把池塘裡的魚撈完以後呢??

胡不扯 wrote:
有一個政黨認為他要...(恕刪)


會嗎?

兩兆雙星雙卡風暴討債公司合法化呢?

Irene1058 wrote:
就講罵他的 也不過就是那一台啦,...(恕刪)


唉,要多看電視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