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與重農主義的時代交替


cckm wrote:
國內農業沒有就業問...(恕刪)


如果只想讓人來當佃農就算了吧,除非有更大誘因!....再弄一次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或高價農夫,資源再重分配一次!

在新重商主義漸露疲態的此時,台灣的永續發展在哪呢?值得國人深入思考!這是樓主的思考點!

台灣太小對外依賴重,又地狹人稠,要談重農,把一二三產業人口比例、各年齡層人數、教育程度、耕地面積...拿來排排比比,只能搖頭,一根香蕉能外銷賣一百元嗎?看看哪國願意買?
fen666 wrote:
再弄一次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或高價農夫,資源再重分配一次!

現在不是耕者有沒有其田,而是沒人願意當耕者,
耕者有其田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農村就業人口多,資源分配不均,
現在的問題卻是農業從業人口過少,而且這個趨勢還沒結束.

在新重商主義漸露疲態的此時,台灣的永續發展在哪呢?

「永續發展」指的是經濟無限膨脹,人人荷包滿滿?
還是保有糧食自給能力,環境永續循環?
這兩者其實有點衝突........

cckm wrote:
現在不是耕者有沒有...(恕刪)


不就說了,是誘因不足!
fen666 wrote:
不就說了,是誘因不...(恕刪)

當這些取得土地的新農民知道土地終會被收回,
土地誘因還在嗎???
農業時代土地會有誘因,因為農作是主要財產來源,
工業時代土地會有誘因是因為土地值錢,不是因為農作值錢.

cckm wrote:
當這些取得土地的新...(恕刪)


那只是個比喻,高收入農民也可以啊!
問題是如何造就高價農民?

fen666 wrote:
問題是如何造就高價農民?

就得看要不要糧食自主,
否則農民高價,食物還能不高價?

cckm wrote:
就得看要不要糧食自...(恕刪)


所以才有全球化分工、WTO、FTA、外匯儲備....說到最後就又回到台灣政治定位、國力發展方向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政治現實上。
這都不是一個點、一個面的問題,是系統性問題,疑難雜症纏繞!
系統問題只談一個農業角度,不會有答案。
fen666 wrote:
所以才有全球化分工...(恕刪)

這就是原文提到的重商主義。
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也得利於重商主義的全球分工,
一帶一路一樣也是縮小版的全球化,
跟重農主義沒有關係吧。

重農主義如果沒有計畫經濟看來是行不通的。
tnkk01 wrote:
這就是原文提到的重...(恕刪)


這是一帶一路的視野,在供給過剩前提下請上合東盟非洲各國重新分工、不要再加入紅海生產的論述。
若僅由台灣來看,重農解決不了台灣自身問題。
tnkk01 wrote:
重農主義如果沒有計畫經濟看來是行不通的。

重農主義本身有點模糊,
糧食生產大國老美,就是商業導向的糧食生產.

「強調以各國自然生長的文化/政治/經濟模式為基礎,透過一帶一路與永續發展為前提,包容各族群與國家的方針,試圖透過歐亞大陸整體的互利共生創造出全新的自然經濟模式。」
如果這段話代表的是重農主義,那麼這些年來「重農主義」最徹底的奉行者應該就是美國了,
資源共享的另一說法就是全球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