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kae wrote:
剛剛才知道有這家公...(恕刪)
你也知道太晚了, 從去年底到年初, 一個從改制為號稱民營的僑外資企業自改制後從未有過任何出口實績, 卻能接連上新聞版面擦脂抹粉, 甚至最高領導人親臨參觀, 那時就認為只是暖身動作, 後面一定還有一堆配套, 果然後面配套就是大量地方輕軌建設, 狂舉債也要建設, 每人先增加四萬元內債, 地方後續經營賠錢與否[不談賺錢]都不重要
以後輕軌車輛只能買此家, 別無分號, 一來進口貨一定貴, 二則沒出口要吃什麼? 當然先從內銷下手! 加上是自己人更好配合
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已經很清楚啦, 只想要國內獨家, 外銷不是它們想努力的, 反正應該也沒那實力全套輸出, 恐怕會擋到參股的日廠生意
經營理念
台灣車輛的目標市場包括四鐵(台鐵、捷運、高鐵、輕軌)的新造車、維修車及更新車,初期以承攬台鐵新造車及捷運電聯車之工業合作為主,中期以承攬捷運新造車為主,長期則以高鐵新造車為目標,相信藉由這一家公司的成立,可帶動國內軌道關聯產業的發展,逐步建立國內軌道車輛工業。
king97878 wrote:
安咧???真害.....(恕刪)
可以參考
台車的"目前主要客戶", 沒有一個國外客戶
怕後面客戶在哪? 創造需求就對了, 即便這需求有無客觀評估不重要, 搬出公共運輸要符合公益叫人閉嘴所以只能有蓋軌道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