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or 反對 uber、airbnb、obike、blockchain.................


tblakecn wrote:
我感覺這幾年共享經...(恕刪)
關於這議題講太多又會讓很多人玻璃心碎滿地了,目前共享經濟玩的最好的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看Uber在日本和台灣的差別就好了,Uber在日本根本沒市場,為何在台灣卻會影響到原本的計程車業?原因其實很清楚;最近在看軍師聯盟裡面司馬懿就提到,唯有富國強兵者才能一統天下,一個有競爭力的行業應該是自我條件充足而不是在政府保護主義下生存。

再看看中國大陸的滴滴打車,為何滴滴打車和傳統出租車能和平共存甚至雙方業績同時成長?尤其在一例一休之後讓許多願意犧牲休息時間加班的勞工賺不到加班費,如果這塊能放寬說不定能激勵計程車司機改善素質,也可同時讓勞工多了一份收入,平息民怨。

分享一下之前在廣州搭過自家用滴滴打車的經驗,師傅說他早上七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五點就做滴滴打車開到十點,一個月下來收入可多個3000 RMB up。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關於這議題講太多又會讓很多人玻璃心碎滿地了,目前共享經濟玩的最好的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玻璃?還請大大開示共享經濟玩最好的是誰,而且「玩得最好」是指獲利滿滿嗎?
Deoxyribose wrote:
這位閣下的邏輯已勝過...(恕刪)


真正共享應該是無償(或只補償成本)的情況下。

問一個幼稚園小孩,這兩種情況哪個是共享:
1)你玩具不玩的時候借給其他小朋友玩
2)小朋友的零食給你,你玩具再給他玩。

今天所謂的共享經濟根本就是盈利的,只是他們在app上面弄。
JillyPolla wrote:


真正共享應該是無...(恕刪)

共享經濟,重點在經濟,不是共享。
尤其在這個游資橫流,找不到去處的年代,這些都是另一種圈錢與投資的說法。
好奇爭xxx是不是共享經濟有什麼意思?愛用者不會因為是「共享」而用,而是滿足自己需求而用。

tblakecn wrote:
好奇爭xxx是不是共享經濟有什麼意思?愛用者不會因為是「共享」而用,而是滿足自己需求而


也許....某些業者自稱是"創新"的"共享經濟"
所以不應受現有法規與稅制的規範?
更有一些,其競爭力的來源剛好就來自於不受現有法規與稅制的規範?
tblakecn wrote:
會變成漸漸不是一般普通人來開uber及開airbnb,是政府加強規範後的結果...(恕刪)

+1
以airbnb來說, 一般人要做就只有申請民宿一途, 但民宿有一定的規範,要求與限制, 大多都市的房子都不符合, 但以日本情況來看, 都市閒置房屋才是一般人加入Airbnb的大宗來源, 所以台灣的airbnb到後來能做的不是違法做, 就是有本事拿到民宿牌的
但目前政府根本無心去新增法條管理, 只想拿民宿管理辦法來便宜行事

budinx wrote:
玻璃?還請大大開示...(恕刪)
幾個關鍵字:優客工場、e袋洗、滴滴打車,其他的我就不想說了,免得又會有酸民跳出來說是落後國家的行為。

所謂的共享經濟,是把多餘閒置的人力或資源透過媒合平台加以利用,讓使用者、服務者、媒合平台三方得以獲利,所以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的我覺得頂多稱為無人租賃業,和共享經濟稱不上關係。

分享一個像笑話的新聞: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後, 共享雨傘也現身上海,浦東陸家嘴附近日前出現多把共享雨傘,直接掛在人行道的欄杆上,下載App掃碼即可租借。然而僅過了一天,雨傘就消失殆盡。由於內部沒有安裝定位,丟失的數量大,共享雨傘能否長久運作備受質疑。

近日一則「共享雨傘現身上海」的消息,引起很多上海市民關注。網友表示,在陸家嘴花園石橋路銀城中路路口附近,及陸家嘴環路附近均可以看到共享雨傘的身影,雨傘以密碼鎖的形式掛在人行道欄杆等一些公共設施上。

想借傘的市民,需得先下載相關App並且支付押金,押金為人民幣20元,租金每天1元,透過 App點擊「馬上借」,不到1分鐘就可借傘。

然而僅過了一天,雨傘幾乎全數不見。據新聞晨報報導,有網友表示,怎麼連一把傘都沒看不到?相關負責人透露,在投放的這段時間,共享雨傘帶來的損失並不小,「主要是雨傘內部沒有定位,丟失數量還挺大。」

為防止雨傘被用戶拿走,現在只有用戶在借用的地點還傘後,才能在程序上立刻確認雨傘已經歸還,「如果用戶沒有定點還傘,就需要下一個用戶在借傘之後去確認上一個用戶已經還了傘。」負責人說。

另有消息稱,因為該路段沒有得到投放許可,一部分傘被城管收走了。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未收到城管取締雨傘的通知。

除了這家已正式搶進上海的共享雨傘公司,魔力傘、oto共享雨傘也紛紛表示即將在6月初期登陸上海,投放地點包含滬上各個人流密集區。但共享雨傘能否如共享單車一樣發展,備受質疑。

上海市民對此也褒貶不一,一位民眾表示,「不下雨的時可能沒感覺,一旦下起暴雨就很有用了。」但也有市民質疑,「雨傘是一種損壞率很高的用品,很難盈利吧。」

--------------------
想出共享雨傘的一定是天才,一把雨傘淘寶9.9元包郵,20元押金的雨傘一天賣光光!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幾個關鍵字:優客工場、e袋洗、滴滴打車,其他的我就不想說了,免得又會有酸民跳出來說是落後國家的行為。

這些都不算 "共享" 吧。優客工廠就是附贈顧問服務的職業出租辦公室,e袋洗就是到府收衣的洗衣服務 (除非是拿你家閒置的洗衣機去洗別人衣服才能叫共享吧),滴滴打車就跟Uber一樣最後都是專業司機勝出而不是素人司機。

絕代蝴蝶 wrote:
所謂的共享經濟,是把多餘閒置的人力或資源透過媒合平台加以利用,讓使用者、服務者、媒合平台三方得以獲利,所以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的我覺得頂多稱為無人租賃業,和共享經濟稱不上關係。

你都知道共享的定義了,上述幾個怎麼能稱為共享呢?

不過這年頭似乎圈錢估值億來億去才是王道,之前的.com泡沫什麼的只是小說而已,所以你我才會在這邊嘴砲而不是在數鈔票。
budinx wrote:
這些都不算 '共享...(恕刪)
e袋洗共享的是人力資源不是洗衣機器,是讓白天沒事做的社區大媽多了一個兼職,這我前面就有解釋了。

然而滴滴打車最後是專業司機勝出嗎?如果你在對岸坐出租車要到一個沒客可載的地方很少有專業師傅會載你的;以我在深圳廣州的情況,用滴滴打車叫來的車十台有八台是私家車。

budinx wrote:
不過這年頭似乎圈錢估值億來億去才是王道,之前的.com泡沫什麼的只是小說而已,所以你我才會在這邊嘴砲而不是在數鈔票。

你是不是嘴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這裡打字的同時還有人在替我賺錢。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