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这才是前瞻……

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成功,可能会失败。成功了就是先驱,失败了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告诉其他人这条路走不通而已。如果只是因为可能会失败就不去做那才是彻底的失败。
OceanHorn wrote:
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成功,可能会失败。成功了就是先驱,失败了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告诉其他人这条路走不通而已。如果只是因为可能会失败就不去做那才是彻底的失败。

我知道這一題有一點太難了

我知道成功便是先驅 、失敗也有個承受的範圍

於是 ... 是否訂定一下,承受的範圍,是一個省、還是一個縣?

當有 33 省、每省有 22 縣時,是不是總共有 726 個,可以承受(誤區)的範圍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忠寶寶 wrote:
我也這樣認為,而且此乃試驗性,全長一公里多點,政府做了該做的,成敗看後續發展,敗了也會有數據收集,為將來的成功埋伏線,成功的話無限利益,人家肯嘗新試新不斷進步,回頭看一下台灣,在玩封閉在玩鎖國在玩文革,話說上任年多了,各位有感做過什麼有氣魄的事?

其實『我認為』怎樣講就是「不特赦」是最大的氣魄

「不特赦」沒壓力嗎? 肯定有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艾力克斯~* wrote:
我們的是錢瞻, 不是前瞻, 不一樣喔!

拜託一下兩個字都要打到點上

錢 沾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这种新科技新工艺造价成本肯定非常高,现阶段肯定完全没有商业可行性,地方政府不可能为此全买单。那么地方就要向中央申请财政补贴,中央就会论证试点,十个地方报上来申请资金,论证谁的最优拨款给谁。试验成功全国推广,失败就打水漂,大陆的高铁就是这么来的。当初高铁有磁悬浮和轮轨两种方案,所以上海试点磁悬浮,天津还哪里试点轮轨。两条搞完后轮轨各方面优胜磁悬浮,所以你今天看到的大陆高铁都是轮轨。

不过话说回来我完全不看好这项目。。。。
水云 wrote:

我知道這一題有一點...(恕刪)



胡阿尤 wrote:
长约一公里,铺设了2800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板,可满足5000城市居民的公共照明。但造价高达500万欧元,电力成本是房顶太阳能发电的13倍。
========================================
这才是政府该做的事吧,这才是前瞻吧。
是很前瞻啦,所以人家才作了1公里.

這要是來咱們這兒,明天就給你入法,說(2025)要完成...

我~~靠~~~我粗略按一下計算機,這電費一度破百台幣....@@

太先進了,千萬不要把這新聞報上面去啊,拜託,,,
天上一颗星 wrote:
这种新科技新工艺造价成本肯定非常高,现阶段肯定完全没有商业可行性,地方政府不可能为此全买单。那么地方就要向中央申请财政补贴,中央就会论证试点,十个地方报上来申请资金,论证谁的最优拨款给谁。试验成功全国推广,失败就打水漂,大陆的高铁就是这么来的。当初高铁有磁悬浮和轮轨两种方案,所以上海试点磁悬浮,天津还哪里试点轮轨。两条搞完后轮轨各方面优胜磁悬浮,所以你今天看到的大陆高铁都是轮轨。

不过话说回来我完全不看好这项目。。。。
...(恕刪)

所以 100 ~ 160 km / h 的中低速磁懸浮

到 250 ~ 300 km / h 的中速磁懸浮

及 600 km / h 的高速磁懸浮 ...

是真的有要「智造」投入嗎?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表面東西勿認真~
腳踏實地做真物!
樂此不疲地大搞建設,是因為油水多,

当初是综合比较后上的轮轨。
磁悬浮当时全世界都没有商业化的案例,而且就那么一家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完全是卖方市场。而轮轨德国日本加拿大都有,而中国是最大的高铁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买家你要买东西是找一家厂商买呢?还是找五六家厂商让他们互相压价再来买?
而且磁悬浮跟中国现有的铁路不兼容,需要新建磁悬浮铁路的成本太高。而轮轨你可以在普通铁轨上跑200码上了高铁再跑300码没问题。
磁悬浮列车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新建的城际轨道交通不需要考虑兼容问题那么磁悬浮就有很多优势。
水云 wrote:

所以 100 ~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