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H1205 wrote:現在匯率還在29多,物價就已壓不住了,假如開始回貶至31,那物價要到哪裡去? 基本工資、年金改革,這些關係到老百姓直接收入的本來就都要請經濟學者評估、參考國際物價、各種原物料生產狀況等等。台灣是個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的地區,但訂定基本工資、年金改革幾乎都是那群人說的算,薪資和物價永遠走在鋼索上,往哪邊蹺都危險。短視近利的政客,受害的永遠是老百姓。
一堆人喊要周休二日,如果一例一休都可以造成所謂的物價飆漲(在01問了一堆人,問說誰公司有因一例一休而增人或多領的,沒有! 那物價漲除了國際因素外,那就是老闆喊好玩的!)那我只能說....台灣勞工就一輩子當苦力好了!換人執政會變好?都換幾次還不知道嗎?換上次那個就能變好的話,那為什麼上次的會被換下來?車子行進中不穩,把輪胎換新的,之後還是不穩,又換一次輪胎,還是不穩,又換一次輪胎,還是一樣不穩....你認為再換輪胎能解決問題嗎?
POOH1205 wrote:年初政府調高基本工資,個人就不看好,基本工資調高,只會讓錢變薄,即便月薪調至30K,薪資的漲幅比不上物價的漲幅。 這要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你要從物價去帶動薪資,還是要從薪資去推高物價;總不可能國際原料一直上漲,台灣卻置身事外,所以我前面有說基本工資上漲和年金改革都沒有考慮進口物料和全球景氣,自己門關起來說了算。一次調到30K,最受不了的是台灣高額儲蓄和低利率的環境,也就是說靠著銀行利息生存或退休年金的退休族,會面臨到錢越來越薄的窘境。我從事的行業跟進出口有關,塑料、紙漿確實漲了一大波,很多同業維持不漲是因為台幣強勢,去年還能靠利率支撐虧損的部份,很多進口商會在第一季時結算匯率訂出今年獲利目標,加上3/1基本工資調漲,商人就有理由把售價往上調了;只能說政府反應太慢,沒把薪資的漲幅反應在未來物價,才造成今天台灣薪資漲幅永遠跟不上物價的情況。舉個例來說,如果國際原料上漲,台灣的進口商如果沒有反應在售價上,那成本肯定是往員工薪資福利開刀,倒霉的還是底層勞工,所以高薪高物價、低薪低物價才能維持市場供需平衡,高薪低物價、低薪高物價都不是健康的現象;但台灣目前在幾個貿易熱絡的交易地區是屬於偏低薪中高物價,所以國外一有風吹草動,小老百姓感受到物價波動的衝擊會很明顯。衛生紙只是第一槍,有吸水性的紙漿原料還有紙尿布、衛生棉等等,政府再不拿出辦法應對,喪屍潮會一波接著一波出現。
rukawa1 wrote:一堆人喊要周休二日...(恕刪) 就像 台中市長 說的,帥傅起樓到一半,千萬不可以換師傅一樣嗎? 若是發現換上來的 「新胎」 根本又破又爛隨時會出事 , 還不如之前的 「老胎」 好時!大家會繼續用這一個 「爛胎」 還是用 「老一些,相對安全的胎」 呢?
ddsdds wrote:害我想起了這部影片我不是要幫他打廣告單純是他影片做的真的不錯..(恕刪) 侯漢廷在臉書表示,他去參加北投慈后宮普渡餐會,遇到了件離奇之事。有一名老大哥攔住他,說這裡是他管轄範圍,是民進黨的,並指出他背心胸前的中華民國國旗,說因為有「這個」他不能過去,並再次強調這一區民進黨不能有「這個」。侯漢廷問,北投這一區禁止出現國旗,是民進黨要求的嗎?或者是放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