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ang810402 wrote:
简化是历史趋势...
部份的「簡化 」有可能是隨時代而變化...
但讓我更反感的是「併字」!
例如:「鬆、松」併成同一字,「乾、幹、干」、「面、麵」、「里、裡」、「范、範」、「遊、游」、「准、準」等等...
過度簡化併字的目的是什麼?曾有大陸網友說是為了減少文盲方便學習。
然而,事實就是使用「正體字」地區的文盲人口並沒有相對的多,這個理由並不合理...
其實,大陸不少學者提出應該逐步恢復正體字教育與現有並存,以利文化保留,馬英九總統也提過大陸人民目前可以採取「識正書簡」...
我相信一些大陸網友此時一定會說「繁體字我們早就看得懂,哪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網路可以找到很多影片佐證;當只「單一個繁體字」出現時,大陸多數人是認不出來的,除非有前後字句對照,或許可以「猜」出來,就像英文文章一樣,有時靠前後字句「猜」出陌生單字為何意...
請不要再舉小篆、甲骨文的荒謬例子了!因為從隋、唐代之後,字型已經沒有什麼大變化了。另外,行草是藝術,當代的百姓也未必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