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tory wrote:我在海關上班,看到...(恕刪) 雖然我是挺瑜的。但是時至今日,北農還是有進口山東的大白菜,怎麼進來的?我知道這個是韓國菜不可取代的食材,連南韓現在也是在大陸大量契作,南韓本土菜農幾乎全滅,與你所列的明顯相違背,你是拿舊資料嗎?還是北農的是走私進口的?從11分看起今天我們在便利超商買的蔬果,一半以上全都是進口的。
棒流爪貴虧 wrote:雖然我是挺瑜的。但...(恕刪) 我覺得是果菜市場人員說錯。台灣目前進口的大白菜我看到的主要產地是越南跟韓國,不可能有大陸,大陸的白菜是禁止進口的,他說的山東應該是指品種"山東大白菜"而影片中的大白菜是網袋包裝的,應該是越南進口的,韓國的大白菜大多是用紙箱裝。以上。
lovestory wrote:我覺得是果菜市場人...(恕刪) 感謝釋疑。再問個,便利超商的大量進口蔬果,更或是加工品(像小七有新推的脫水果乾,近十項產品,只有一兩樣是台產的),這方面是否很多,更或是大量販在賣的,我知道因為我們跟智利有簽FTA,這些是什麼情況?尤其像是蒜頭,市面上一半以上全都是進口。
macacafly wrote:抹黑抹紅黨開始抹黑...(恕刪) 數字會說話 !最低菜價是在韓國瑜任內 !平均菜價也是吳音寧時期比較高 !只因吳音寧擋了許多人的財路, 又不會辯駁, 所以被極力抹黑 !韓國瑜拿公家錢做交際,收買人心 !總的來說,吳音寧小姐的管理模式,最終造成大盤商與中盤商沒有利潤可言 !回頭談人際關係的圓融,當然是韓國瑜做的比較好,一年的公關交際費用六千萬,韓國瑜先生會使用到七八千萬的透支,想辦法讓所有人都高興,在臺北運銷管理期間,因交易價格波動帶來的利潤大增,通通都回饋到自家人的出國旅遊與年終獎金上,反觀吳音寧的管理,努力控制市場價格的波動,造成所有人無利可圖,甚至一年公關交際費用六千多萬,只肯運用兩三千萬,不肯完全運用完畢,讓很多人都沒辦法得到好處,再者控制市場農產價格,使得大盤與中盤廠商無利可圖,自然人人抱怨,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幹,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由此可見吳音寧小姐的經營理念與臺北運銷期望的目標相去甚遠,也與相關農產品銷售的廠商與內部員工的期待,相差甚遠!http://tomatokafka.pixnet.net/blog/post/118485339-%E8%87%BA%E5%8C%97%E8%BE%B2%E7%94%A2%E9%81%8B%E9%8A%B7-%E9%9F%93%E5%9C%8B%E7%91%9C-vs-%E5%90%B3%E9%9F%B3%E5%AF%A7
棒流爪貴虧 wrote:感謝釋疑。再問個,...(恕刪) 水果乾部分我很少看到,所以不清楚。蒜頭的話因為台灣一年好像只有一收,雖然可以存放但是又不能放一年,可是每餐炒菜都要蒜頭,非產季台灣哪來那麼多蒜頭可以吃?所以只能靠進口啦。台灣自身沒蒜頭的季節自然就會有進口蒜頭來補上,商品本身都會有價格調節機制,台灣盛產的時候,量多便宜,自然不會有商人想進口,因為利潤不划算,等到離盛產期過很久貨缺價漲的時候,自會有商人進口來滿足缺口。而我覺得政府應該是要控管好本身產銷跟進出口搭配做平衡,才不會量多的時候便宜的跟垃圾一樣,量少的時候又貴的跟黃金一樣。像前幾年水果出口大陸狂賺外匯的時候,台灣本地的水果就貴很多,可是今年你看看,俗到靠背,農民真的很可憐。韓國瑜在非凡節目有提到進出口要平衡這觀念,我第一次聽到有政治人物這樣說,就是出口要賺飽,但前提是也要保持內銷市場不能因為貨少造成價格上揚貴到不合理,這點真的很重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