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經學院法律系到底還有多少個沒有博士學位的Professor和博士生supervisor?

01newbie wrote:
其實,英國那邊的圖書館一直都說,
從來沒有論文繳交的記錄。
論文紙本弄丟是蔡自己說的。


林環牆教授調查報告第24頁,LSE校方的回覆電郵有這段話:

「關於您的評論,倫敦政經學院和倫敦大學雙邊的紀錄都確認,蔡英文在1984年獲頒法學博士學位,而且學生紀錄顯示論文已經呈交。」

第28頁:

「至於IALS是否曾收到論文,大學端沒有任何正式的1980年代論文收件紀錄,不過一些通信紀錄顯示,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曾有一份論文從Senate House圖書館送往IALS。然而,IALS圖書館目前無法找到這份論文所在位置。」

這些是林環牆教授和LSE校方電郵往返多次之後,校方由主管級出面表達的最終說法。

除非有證據推翻這些說法,不然,「論文已經呈交」、「曾有論文從SH圖書館送往IALS」,這是目前LSE的校方立場。

既然論文已經呈交,SH圖書館收到論文又轉送IALS,那麼,合理的解釋不就是論文紙本在圖書館的流程中遺失了?
turtlins worte:
「關於您的評論,倫敦政經學院和倫敦大學雙邊的紀錄都確認,蔡英文在1984年獲頒法學博士學位,而且學生紀錄顯示論文已經呈交。」
什麼『學生紀錄』?聽說畢業生名單裡沒有蔡。

turtlins worte:
「至於IALS是否曾收到論文,大學端沒有任何正式的1980年代論文收件紀錄,不過一些通信紀錄顯示,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曾有一份論文從Senate House圖書館送往IALS。然而,IALS圖書館目前無法找到這份論文所在位置。」
通訊紀錄顯示?什麼通訊記錄?

學生記錄卡登載不實?
收了學位論文,沒收件記錄,還把論文弄丟?
百年名校做事這麼sloppy,你相信?

試著去解釋這麼多匪夷所思的事是不是很累?
最簡單的解釋不就是她沒有循正當程序繳交論文嗎?
turtlins wrote:
既然論文已經呈交,SH圖書館收到論文又轉送IALS,那麼,合理的解釋不就是論文紙本在圖書館的流程中遺失了?...(恕刪)


SHL 本身就是應該收藏一份的單位,自己不留一本,全部轉寄給 IASL。這樣純轉送,難道 SHL 兼職國內快遞?

實情就是 SHL 也沒有藏書,自己沒有,要怎麼轉寄?林環牆博士判斷這個消息不實,並沒錯誤!
01newbie wrote:
什麼『學生紀錄』?聽說畢業生名單裡沒有蔡。


你連林環牆的報告都不看的喔?
明明畢業生名單就有蔡,只是林認為這個證據力不夠,因為同期也有人畢業多年後被追回學位,同樣列在畢業生名單上

跟上進度不難吧,看一下報告不難吧,不要只會在那邊聽說好嗎?
jeel54321 wrote:
SHL 本身就是應該收藏一份的單位,自己不留一本,全部轉寄給 IASL。這樣純轉送,難道 SHL 兼職國內快遞?

實情就是 SHL 也沒有藏書,自己沒有,要怎麼轉寄?林環牆博士判斷這個消息不實,並沒錯誤!


我只是照林教授引用的那封電郵內容陳述: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曾有一份論文從Senate House圖書館送往IALS。

林教授調查報告中貼了那封電郵截圖如下:



... a copy was sent from SHL to IALS at some point in the past.

既然LSE的通信紀錄顯示SHL曾送出一份論文給IALS,那不就表示SHL有收到論文嗎?

如你所言:「自己沒有,要怎麼轉寄?」也就是說,自己先要持有,才能轉寄。

所以,既然曾經轉寄,就表示SHL曾經持有這份論文,這不是很合理的推論嗎?

而曾經持有這份論文的SHL,後來卻找不到論文,合理的猜想不就是遺失了嗎?

我再貼一個截圖給你參考:



這是在倫敦大學圖書館查詢網頁http://catalogue.libraries.london.ac.uk上搜尋的結果。

這個搜尋的目標是已通過口試但IALS尚未收到(not yet received)複本的論文,總共查到有11筆,口試通過時間最早的是2006年2月28日。換句話說,早在13年之前就已通過口試的論文,IALS至今仍未收到複本。

如果把搜尋範圍擴大到所有倫大圖書館,結果如下:



扣掉最上面那一筆e-book不計,全倫大各圖書館共有313筆論文已通過口試但各圖書館尚未收到紙本,其中口試通過時間最早的是2005年6月30日。換句話說,早在15年前就已通過口試的論文,圖書館至今尚未收到複本。

至於尚未收到的原因,這得去問各學院或各圖書館的行政人員才能知道。到底是學生沒呈交,或是交了但圖書館搞丟了,或是從某圖書館轉送另一圖書館如IALS的過程中遺失了,或是另一圖書館如IALS收到但又搞丟了。

總之,全倫大有313個案例,早在十幾年前,口試已經通過、學位已經拿到、證書已經發給,圖書館至今還沒收到論文。

這樣,大家還要堅稱圖書館沒收到、沒館藏的論文,就一定不可能是合格、通過的論文嗎?

這些論文之所以還能在館內留下一筆Offsite Store的電子紀錄,那是拜現在已經全面電子化之賜。所謂Offisite Store,是指館內沒有實體收藏,但有館外單位提供的電子資料,知道有一本論文已經在某年某月某日通過口試、題目作者如下等等等,所以後面還有一個Ref only(謹供參考)的註記。

如果是在1984年,大學端有論文通過、學位頒給的紙本手寫或打字紀錄,但只要圖書館沒收到或遺失了論文,這本論文就不會出現在館藏紀錄中,也不會有大學端傳來的電子紀錄可供補充。
turtlins wrote:
我只是照林教授引用的...(恕刪)

不對啊。現在蔡英文已經把論文寄過去了,LSE怎麼還不把論文掃描上去,裝定一下,成爲LSE論文區館藏的一部份,這樣不就結了,現在還在遺失問題的,會不會LAG太久了
現在國圖都能抓到的東西竟然LSE還沒上架,不是說校方遺失既然補寄了7月到現在也10月了,LSE幹嘛不上啊
還在給我們只有書目怎麼回事?
七七三 wrote:
不對啊。現在蔡英文已經把論文寄過去了,LSE怎麼還不把論文掃描上去,裝定一下,成爲LSE論文區館藏的一部份,這樣不就結了,現在還在遺失問題的,會不會LAG太久了


你會有這種反應,就是因為你從不自己查證資料,只聽那些名嘴們亂講、自甘被人洗腦。

底下是LSE論文網,這個頁面顯示的是歷年論文已經掃描、電子化可供全文下載的論文數量:



從這個頁面可以明顯看出,年代越近的,已經電子化可供全文下載的越多,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近年論文都是直接在電腦上撰寫,直接提供電子檔給圖書館即可,尤其是2003年以後。

再往前一點,90年代到2003年之間,有些有電子檔、有些還是紙本,需要圖書館外包專業公司進行掃描後電子化,所以可供下載的數量又少了一點。

1990年之前的,數量明顯大減,因為這些年代的幾乎都是紙本繳交,需要等外包公司掃瞄電子化才能上架。

而館方處理的方針,看起來是各年度齊頭進行,所以各年度電子化的數量相差不大,介於1到7本之間。

以1984年為例,林教授調查報告指出,當年度有107年博士生,除了一名未能取得學位,其他含蔡英文在內有106人登錄在當年度獲頒學位名錄上。

但根據上面的網頁,1983和1984兩個年度合計只有4本論文電子化,所以,扣掉蔡英文的不算,1984年其他105本論文至少還有101本還沒電子化。

那麼,當年可能遺失、如今才補送紙本給圖書館的蔡英文論文,為什麼就該馬上掃描、電子化呢?

還有,你要轉移話題,我沒意見,但至少可以大方一點,既然無法反駁圖書館可能沒收到或遺失合格論文的證據,那就承認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吧。
"符合1.5個學位博士資格"的"論文正本"拿出來就解決的事,

搞到護航的在鬼扯其他支微末節小事

很好奇蔡眼中是否只要權力,沒有名譽?
turtlins wrote:
你會有這種反應,就是...(恕刪)

不是啊。國圖都能上了,LSE還在跟大家講這是他個人板本。
如果收到論文不該跟他同學一樣嘛?
紙本經過校方出版,該有格式也該要有啊,他都收到了怎麼到現在10月了怎麼啥都沒做啊?
我們要求不高就跟他當期同學一樣,該有的都有就行了,這麼簡單的事到現在一方說沒收到一方說他遺失,現在遺失寄論文過去了,該補上呈序也該做了,36年該有呈序也該要有了吧?
10月了還是這種情況他那兩方總有一方在說謊不是嗎?
紙本也沒問題啊,蔡英文他同學的博士論文也找出來了一對比顯然就是不一樣,現在是啥情況啊
turtlins wrote:
你會有這種反應,就是因為你從不自己查證資料,只聽那些名嘴們亂講、自甘被人洗腦。...........(恕刪)


你應該自己檢討是否自甘被洗腦才是吧??

重點是蔡總統是2019年才有繳到一個論文,且非正規被當做一般書籍(而非論文)放在"婦女圖書館" 不是放在儲存論文的圖書館。
在這之前都沒繳過論文,LSE 也沒否認過。
以下是LSE 台灣研究室的回覆,言下之意,就是最近才繳論文。即使台灣研究室也不敢保證蔡總統1983-2018年間已繳過論文。

==============

Here’s LSE’s statement regarding President Tsai Ing-Wen’s PhD.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can confirm that Tsai Ing-Wen completed her thesis and was correctly awarded a PhD in Law in 1984.

“Dr Tsai Ing-wen recently provided the LSE Library with a facsimile copy of the thesis,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This is available to view in the LSE library reading room upon request.”

Best wishes,

Digital Comms

這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關於蔡英文先生的博士學位的聲明。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大學可以確認,蔡英文教授完成了自己的論文,並於1984年確實被授予法學博士學位。
蔡英文博士最近向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圖書館提供了論文的傳真副本,不公平貿易慣例和保障措施。 可以根據要求在LSE圖書館閱覽室中查看。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