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數據來看美牛美豬開放爭議

拿一堆數據出來衝啥..
就問你,讓你三餐都吃瘦肉精豬肉要或不要
從數據上看台灣人食用豬肉的量是牛肉的6.2倍,也就是瘦肉精攝取量可能會增加好幾倍
牛肉佔台灣人總食用肉類的大約6%,豬肉超過38%,而且牛肉扣掉澳洲牛和本土牛實際美牛的比例很低,2017年牛肉進口量為12.5萬噸,其中美牛佔5.7萬噸
用單一數據是無法分析什麼的
turtlins wrote: 但如果是要為開放瘦肉精肉品進口、危害國人健康而道歉,
那應該是2012年的政策決定者吧, 


我只知道一個有舉辦公聽會

另一個畜牲直接用行政命令架空立法院
turtlins wrote:
關於開放使用瘦肉精美(恕刪)


不反對開放美牛或美豬,

重點是為政府甚麼要配合美國餵台灣人

吃含瘦肉精的美牛或美豬?

這是世代台灣人的問題,

豈能由蔡英文一只行政公文帶過!!
jeel54321 wrote:
含瘦肉精的美豬,售價應該比不含的低,所以拿以前的豬肉進口數據來比,一點意義也沒有!


既然不能拿以前的數據,

那現在和以後的政策都只能各自畫大餅囉?

還有,

2001年到2006年就是尚未禁瘦肉精的進口數據,

看得出來美牛持續成長,美豬卻沒有;

2007年到2012年禁了瘦肉精的美牛,還是快速成長,

美豬還是一樣原地踏步。

你的意思是不是:

含瘦肉精的美豬成本較低、售價較低、較好賣,不含瘦肉精的美豬成本較高、售價較高、較不好賣?

如果這是決定性因素,

2007年到2012年的美豬應該進口量要比2001年到2006年明顯減少,

但看起來沒有。

而且,同樣因素不是也會出現在美牛上嗎?

為什麼2007年到2012年禁瘦肉精,美牛進口反而大增65.9%呢?

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美豬在台灣的市場需求已經飽和,

美牛則還沒有。

所以,2012年的決策者如果能正確判斷,如果真是考量國人健康,

應該是禁牛,或是牛豬雙禁,

而非放牛而禁豬。
Joseph.Yang wrote:
高級酸

供需法則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開樓的特別推薦,
有批豬肉很便宜,
你們怎麼會不吃?

少做這種別有用心的事啊?
turtlins wrote:
2001年到2006年同樣沒禁,
2007年到2012年同樣都禁,
美豬進口量幾乎不變,第二階段美牛比第一階段大增65.9%。

如果不是有其他因素
底下就是一個可能的解讀:

turtlins wrote:
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美豬在台灣的市場需求已經飽和
美牛則還沒有。
所以,2012年的決策者如果能正確判斷,如果真是考量國人健康,
應該是禁牛,或是牛豬雙禁,
而非放牛而禁豬。

你沒想到的其他因素就是
20年前美國豬肉期貨每磅0.65美元
當時匯率1:35 等於每公斤50台幣
這是產地價不含運費
早期美國豬肉對台灣豬肉競爭力差
而台灣已經不鼓勵養肉牛
本土肉牛養殖每年減少
牛肉進口不得不增加

turtlins wrote:
關於開放使用瘦肉精美(恕刪)


我平均一周只會接觸到一次牛肉, 就是吃牛肉麵,
但我一周可能七天會吃到豬肉製品.
影響是差很多的.

瘦肉精豬是一個問題
但開放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是更大的問題,
turtlins wrote:
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合理解釋甚麼?
有甚麼端上桌,
就被人餵甚麼?

基改黃豆就是一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