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律師賴中強也分析,小明為什麼沒有身分證。
他指出,小明在中國出生,在12歲以前可以很容易申請在台灣取得台灣身分證,不僅名額不限,也無須排隊、無等待期、不用坐移民監,除非父母有意選擇不讓子女取得台灣身分;但如果是12歲以上、20歲以前,小明則可先申請「長期居留」,名額不限、無須排隊,但要長期居留連續滿2年,且每年居住逾183天,才能取得台灣身分,難度則相對高一些。
但如果是「陸配的非本國籍子女」的框架下,還有1種可能,小明是中國配偶的前婚子女,他的親生父母皆不是台灣人,此時,小明若要成為台灣人,得先排隊申請「長期居留」(一年僅372個名額),連續滿2年,且每年居住逾183天,才能申請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其要成為台灣人的難度最高。
還有一種則是,小明為陸配與台灣人所生的子女且在台灣出生,本來就要做出生登記,那麼就是父母刻意選擇不辦理出生登記、不讓小明取得台灣身分。
由此也再次證明,當父母有一方為台灣人時,小明的身分是可以選擇的,至於為甚麼不是選台灣籍而是中國籍,只要取得台灣的長期居留就可以有健保,取得台灣國籍在中國發展未必有好處、不願意放棄在中國的大城市的戶口、認為中國將來發展比台灣好、不想台灣兵役,甚至認為早晚會統一。
不論成為哪國人,都有其的權利與義務,當選擇了,沒有對錯但不論是誰都得承擔自己的選擇,而疫情指揮中心,基於檢疫、隔離的量能須以本國人為優先為由,也當然有權將小明拒於門外。
至於,中國配偶的前婚子女則是一開始無法選擇自己國籍的,在民眾對中逐漸升高的不信任壓力下,加上陸委會也沒有針對此說明,及防疫考量下,指揮中心也只好一視同仁,一律退回。
budinx wrote:
可見你被洗腦的....你一定不知道移民署對於陸配跟陸配子女入中華民國國籍是每年有名額限制的。一堆小明只能苦苦排隊等拿到中華民國國籍。真的很可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617/1739985.htm
她語帶哽咽的說,由於移民署對陸配、陸配子女入籍每年名額有限,她小孩排了四年,好不容易今年拿到身分證資格,卻因疫情,在2月7日跟著她一起入境回台時,在機場當場被要求自費遣返,學業都成了問題,女兒也很不解,為什麼想當一個台灣人這麼難。
說真的台灣再這樣搞下去,先不說百分之一萬不可能台獨成功,族群的撕裂到達臨界點的時候一定會爆炸。像美國這次大選已經又把壓力往上推一級了。不過這麼嚴肅的話題大大可能無法理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