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ersony wrote:陸劇就古裝配五毛特效 男男女女濾鏡開到最大臉白到像在演鬼片然後不管什麽題材最後都發現是偶像劇不然就男男BL... 大陸電影電視劇爛片確實一大堆但也不是都是偶像劇或是男男BL而且好處是因為量夠大仔細挑選還是有些不錯適合自己可看的連大陸的紀錄片我都曾追到三更半夜
sabinehua wrote:這部光看預告就不想看(恕刪) 你提到的幾部...當男人戀愛時...電影台播的時候,我有試著看,但真的看不下去,前面看不到10分鐘吧我就轉台了...腿...爛到爆...我是不曉得是否有那麼爛,但我是發現它是以「舞台劇」的表現方式來呈現,只是既然是看「電影」,怎麼到頭來卻置入另一種戲劇模式,讓觀眾看「舞台劇」呢?沒錯,錯誤的表演方式,我也是看了很無感...女主角桂綸鎂,雖然對她有點意見(當年她不明究理支持士林文林苑的釘子戶,罔顧合法參與都更的其他住戶權益,讓很多老先生老太太在無奈的等待中離世),但其實有期待她的演出,畢竟很不常看她的戲,沒想到...,她飾演得很投入啦,但在電影用舞台劇的方式演,或許不是她的不對,但絕對不是她的好作品!消失的情人節...這一部我還可以,覺得導演還滿有巧思的,雖然依舊不免台灣戲劇慣用的賣弄孤味...原諒我這麼說,女主角完全沒有得獎的演出水準,跟她過去在每一部戲的演出都一樣,反而在「親愛的房客」可能還好一些,說回電影本身,又是訴諸悲情的電影,算普普吧...親愛的房客...記得是劇本或者剪輯很奇怪,我是看得格格不入,當然又是訴諸悲情而且賣弄,要不得!國片印象中除了近期的「咒」(2刷),最讓我欣賞的就是「血觀音」(4刷),無奈導演其實也是一顆綠腦,他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我看一半就乏了,前面很重的時代批判,後面又是賣弄悲情...其他的...瀑布...我沒談的那場戀愛...還OK
浪姐與披哥陸綜在這個世紀初選秀節目 一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後 中國好聲音有很多大的轉型主要是 IP國外節目 ⋯⋯但光憑大陸自己的娛樂資產是不夠的上世紀 60年代以來 五十多年 港台累積的流行樂唱片工業電影娛樂工業的資產在港台去中化的文化政治政策下反而找到了出路大陸綜藝 動輒十億起跳的製作費港台 大咖藝人 幾乎都到齊了這五十年來的娛樂資產 (成為大陸綜藝的娛樂資本?)再加上大陸娛樂圈新興的少女少男偶像團體新舊相承 讓大陸綜藝不論在 IP類型或 製作舞台設計已是華人世界娛樂圈有史以來的顚峰若有相關的創造出來的 GDP統計相信 會是人類史上的一大奇蹟唉台灣五十年來的流行音樂與娛樂資產在政治意識型態下 郤不能雨露均沾娛樂產業如此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 台灣的文化解嚴後許多藝文運動開花結果這些果實也只能在大陸新興的文化創業上發揚光大別的不說 光是出版 ⋯⋯台灣已是窮途末路⋯⋯看看圖書館架上新書的貧瘠只有意識型態的內容?綠色執政 或許在 言論 意識型態上的箝制 才比較能引起社會注意而台灣這種 在娛樂產業藝文創意產業上的 萎縮郤是快速的靜悄悄的進行中 ⋯⋯回我的文先捫心自問一下 ⋯⋯ 1450就直接滾!!平行時空嗎?您看到了什麼髒東西?⋯⋯您去過大陸嗎?您該不會只看三民自?您只活在西方媒體的五分之一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