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 wrote:
As title
台灣豬肉多到可以出口,台灣牛肉四成是美國牛,有人針對吃不到的萊豬做調查,卻不針對到處都買得到的萊牛做調查欸。
喔~我先簽到,costco美牛我有吃喔。
021/12/20 13:54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反萊豬公投案闖關未過,市議員張耀中、王立任、張玉嬿今天在市政總質詢質疑,盧市府從今年元旦萊豬開放進口以來11個月大力稽查萊豬牛逾2.1萬件,只查出10件豬肉產品未標示原產地、1件牛肉萊劑超標,不符比例原則,針對中市餐飲類、餐盒食品、學校午餐不合格率已六都第一,要求中市兼重其他食安問題,盧秀燕回應,未來會查出萊猪,現在剛進口躲鋒頭,萊豬重蹈萊牛模式,強調會持續稽查,公佈結果讓市民選擇。
要相信國民黨
萊牛不超標就可以沒事了





豬肉就不同了,蘇院長都故意要不標示,吉仲都講多數比都可以稱台灣豬,別講不會混萊豬,大廠的油都還故意混越南餿水油了,你怎麼知道台灣廠商不會混萊豬,反正也可以照吉仲講的大多數是台灣豬就可以稱台灣豬,香腸貢丸肉鬆都可以混。牛肉加工品,我可沒聽過有混比較貴的美牛,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大陸也有進美豬,而且進是我們的百倍以上的量,我們為何就要進萊豬?明明有無萊劑的美豬,大陸漏一點就夠台灣的量,大陸沒進美國萊豬還不是搶先我們進CPTPP,何況美國不是CPTPP的成員國,這何來的理論進萊豬可以進CPTPP?進萊牛都沒有好處了,進萊豬有好處?
我砲故我在
artcheung wrote:
關於這個萊牛我就很好奇,有没有神人能解惑?
1.所有美牛都是萊牛嗎?或是佔多少比例?
2.通常在外面吃牛排、火鍋、燒烤的牛肉在意的是油花,而且有一堆賣牛五花、牛雪花的都是滿滿的肥肉,這種應該不會特意用減肥的萊牛吧?
3.其他部位的牛肉,例如:沙朗、肋眼、牛小排、嫩肩等本來就是肥瘦相間且往往是一大條肥肉。這些也不會用萊牛吧?
4.再有一些偏瘦的部位,例如:牛腱肉、腓力等。本來在正常牛身上就夠瘦的了,還需要用到萊牛嗎?
5.另外,用了萊劑就整頭牛全部位都是萊肉了,那瘦的部位都硬成什麼樣了,要怎麽吃?做成滷牛肉、牛肉乾嗎?這些不是比不上做牛排、燒烤的來的有價值嗎?而本來要吃牛油花的部位卻油花不足,不是很怪嗎?
6.想來想去,會不會是美國牛原本都長得太肥,肥過頭了,腓力長得像沙朗,沙朗像牛五花,牛五花像豬肥膘,所以要靠萊劑來減肥?
真是傷腦筋。
目前自己料理是買澳紐牛肉,在外吃也都有注意來源,反正現在一堆日和、澳和能吃,也不吃丸子類的,所以瘦不下來。
綠綠通常不都把美牛全部打成美萊牛嗎?



小弟我都只選紐澳牛肉來吃,所以應該是吃不到萊牛才對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