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境有困難的人而言

就算對一般經濟狀況的家庭算便宜的東西也不見得吃的起

人家就說了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討論30年前的海鮮到底便宜還貴都改變不了當年她家消費不起也不敢這樣消費的事實
sonadora wrote:
人家就說了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討論30年前的海鮮到底便宜還貴都改變不了當年她家消費不起也不敢這樣消費的事實

沒辦法,古有何不食肉糜,今有海鮮很便宜。
應該是80年代的李登輝時代吧!也是台灣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
李登輝1923-2020》劉泰英:他讓台灣經濟高度成長,勞動所得大增

劉泰英認為李登輝卸任後的二十年,民眾的薪水沒有增加,利息又越來越低,想靠股票股息賺錢,卻因為外國人投資股票比重過高,股息都被外國人拿走,導致民間可支配所得沒有成長,這就是台灣這幾年民間消費沒有增加的原因。

現在想想過去,李登輝後交棒給陳水扁,陳水扁 8 年後 交棒給馬英九。馬英九 8年後交棒給蔡英文,
說實在前面的16年,勞工薪資的成長並沒有跟上經濟的成長幅度,累積下來,造就今日低薪的環境。
但可以肯定的是馬英九在執政時,對公教人員有大力調薪,希望帶動民間調薪,但都失敗收場。為何台灣曾經是四小龍之首,最後變成之尾,記得許多人也開始往國外尋找機會。台灣喊產業轉型,金磚四國之機會,黃金十年,也都失敗.
現在改為蔡英文,開始努力強迫民間調薪,希望追上物價通膨。16 年的停滯,要在8年任期追上,有點難度,還是加油吧!

這些藝人在台灣也是可憐,到了天花板年紀,幾乎沒有舞台。
從唱片業與電視節目的重播率,台灣的電視,唱片產業其實都開始走下坡了。
藝人為了生活,也只能自找出路,畢竟台灣政府並沒有把良善循環的演藝平台環境建立起來。
台灣一集節目給多少,對岸一集給多少,總比台灣賺上半年吧!這是現實。藝人也是有生存的權利。
許多台商在對岸,也是有苦難言,被逼著表態,人在無言下,不得不從,畢竟是有關利益。
如果台灣政府也可以建立起好的環境,這些人何必出走呢?
只可惜看到的都是政治人物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在爭取露臉機會,爭取知名度。
政府的相關機管,有點變成酬庸的機構。
starseven
曾經香港戲劇及電影,都是把台灣當作票房重地,香港地方小 人口又不如台灣多,台灣演藝圈要思考 為什麼 ,自己市場養不起來,論人口 只比韓國少一半 沒道理會輸韓國及香港
jianchan88
所以說,沒有特地貶低台灣的,大家不用嚴格檢視言論,那是沒自信的小粉紅在作的事
30年前的魚有很貴嗎?
記得當時便當店最貴的大多是雞腿飯,魚排飯價格有時還比較低一點,可能跟排骨飯差不多。
當然啦,如果連排骨飯都吃不起,那真的是也吃不起魚了。

1990年代,國民黨長期執政的結果,難道是人民連魚都吃不起?
沒那回事好嗎。

然後楊她又被挖出來小時候學芭蕾舞,戴牙套,念私校啥的,吃不起魚,有點太誇張。
感覺只是媽媽不想處理這種麻煩的料理吧
budinx wrote:
楊小姐38歲,他小時候家裡欠債又單親

欠債又單親還可以3歲開始學芭蕾....負擔11年的芭蕾跟矯正牙齒費用~
方偉
演戲給牆內人看的[大笑]
jianchan88
經商失敗的商人,通常只是負債多,而不是沒有錢可以花用。
哇,這麼大剌剌的po私人生活照,不怕被吉嗎?


阿,應該不在台灣
Disturbia wrote:
欠債又單親還可以3歲(恕刪)

好說,畢竟賴清德都能被金孫功德院打成中共同路人了。

她到底是有錢人的後段班還是真的窮人,大概只有她才知道,不過我小時候放學回家的娛樂就是幫忙做家庭代工,到晚餐前兄弟姊妹一邊聊天一邊做工,也是一段回憶。
jianchan88
他家就經商失敗,離真窮還差很多。
budinx wrote:
好說,畢竟賴清德都能(恕刪)


小時候巷口還是街上一堆海產店,當時也沒什麼高級餐廳,到海產店吃海鮮還是炒麵應該是不少人的回憶吧~

現在生活物質提高嘴更挑了,傳統海產店反而年輕人不愛就被淘汰了~

我有個阿姨開海產店,生意好到在大安區買好幾間房…小時候暑假還會去幫忙收桌子賺零用錢呢~所以台灣人應該是蠻常吃海鮮的啦。
mikieri wrote:
所以台灣人應該是蠻常吃海鮮的啦。(恕刪)


太弱了!整棟樓在講台灣窮人,你在講台灣人?

台灣人也常吃法國菜啊!那個請個廚師,三餐吃法國菜的,不是台灣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