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的國家語言怎會改成大陸福建的閩南語?

如果真的愛搞母語,就要改以原住民語言為母語。

另外所有的中文也要改,因為這些全是中國文字。
joewang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台灣區...........
lim5464 wrote:
中華民國的國家語言怎...(恕刪)


文化與文字 均為時間的函數
隨著時間演變 例如不少小孩 你問他 上一個朝代是什麼 多數都會回答"日本"
去中化 是一步一步來的 並非一蹴可成
god52101314 wrote:
從台文系設立 推行多...(恕刪)

有沒有像烏克蘭戰爭前幾年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掌權後的做法?

2019年《烏克蘭國語法案》——根據新法,未來烏克蘭的軍公教體系,包括公職人員、民意代表、軍隊、教師...都只能使用「烏克蘭語」履行公務;影視產業、文字出版、與電子軟體服務,也都各自設有「國語比例門檻」。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DannyHwang wrote:
每次跟團在島內遊玩,...(恕刪)


例如 明明是羅非魚 有人也稱呼台灣鯛
世界級詩人說過:
「比國家律法更重要的是:國民唱著什麼樣的歌」。

〈母親的名叫台灣〉(Bó-chhin ê Miâ Kiò Tâi-oân)

〈母親的名叫台灣〉作者王文德是一名貨車司機,業餘亦從事本土歌曲的創作。
王文德曾經call in至由吳念真主持的綠色和平電台節目《台灣香火》中,由於
他十分欣賞蔡振南所演唱的〈心事誰人知〉,因此將本曲指定由蔡振南演唱。後
來,蔡振南經典詮釋了這首歌曲,除廣為傳唱外,更使得本曲堪稱為台灣本土音
樂創作中最能抒發台灣情感的歌曲之一。台灣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本土意識一
直為國民政府所壓抑;解嚴之後,因為本曲的出現,使得台灣人民追求自由、認
同台灣、關懷本土的心聲再次被傳達。由於本曲歌名與歌詞內容中傳達土地或國
家認同的意涵十分明確,因此於早期的台灣地下電台和選舉場合經常被使用;也
因此,本曲早期也經常出現在主張台灣獨立或強調自我認同的泛綠政黨選舉候選
人的造勢場合中。


綠色和平電台可以把王文德call in唱歌製成NFT上網拍賣嗎?


〈母親的名叫台灣〉

母親是山 母親是海 母親是河 母親的名叫台灣
母親是良知 母親是正義 母親是你咱的春天

二千萬粒的蕃薯子 不敢叫出母親的名
台灣甘是彼難聽 想到心寒起畏寒


母親是山 母親是海 母親是河 母親的名叫台灣
母親是良知 母親是正義 母親是你咱的春天

二千萬粒的蕃薯子 未凍叫出母親的名
親像啞吧仔壓死子 讓人心凝捶心肝

二千萬粒的蕃薯子 不倘靜靜不出聲
勇敢叫出母親的名
台灣啊 台灣啊 你是母親的名

二千萬粒的蕃薯子 不敢叫出母親的名
台灣甘是彼難聽 想到心寒起畏寒

二千萬粒的蕃薯子 不倘靜靜不出聲
勇敢叫出母親的名
台灣啊 台灣啊 你是母親的名


證明:
台灣祖先(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DNA沒有消失,它在台灣人血液中流著。

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 + 原住民族的音樂DNA = 台語。
與台語歌曲對比,福建根本沒有能聽的歌曲。

台語的音樂性是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所沒有的。

google:「台語」不能稱作「閩南語」。
我不小心
南島很多也都以前那些朝代更迭時小部戰亂落遷徙過去的,國土範圍那麼大...因戰亂而有幾波漫漫大遷徙很難? 看看現在烏克蘭難民就知道
祕雕
台灣客家話的音樂性,也是中国客家話所沒有的,所以?[不知]
god52101314 wrote:
從台文系設立 推行多...(恕刪)

之前阿扁就要推這個了.....福佬沙文主義心態.
被外省人要求講中文就罵得要死.....自己卻也幹同樣無恥的事情.還很大聲說我又沒有打學生.比外省人好很多了....
成天就搞這種智障政策,重點是亂花錢,
哪天應該會編成呆丸郎都從菲律賓過來的吧~
畢竟要符合南島血統這個人設。
美國人以後要說

Do you speak American?

禁止說 Do you speak English?

所有 文件 教學 標語 全部改稱 "American"

==

民進黨除了會搞分化, 雙標, 抹黑, 欺騙, 貪汙, 利益輸送 還會什麼?
------------

90年前的連橫 ( 連勝文的阿公) 好像在罵現代的台灣人, 連戰的後代不知道還有誰會阿公,阿祖的臺語?

連橫於1929年11月24日在《臺灣民報》第288號首發表「臺語整理之頭緒」:

「余臺灣人也, 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灣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其源既遠,其流又長;張皇幽渺,墜緒微茫, 豈真南蠻鴃舌之音,而不可以調宮商也哉?余以治事之暇,細為研求,乃知臺灣之語,高尚優雅,有非庸俗之所能知,且有出於周、秦之際,又非今日儒者之所能 明,余深自喜!」

一個禮拜後再撰「臺語整理之責任」提及:

「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校已禁其臺語矣;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臺語矣;今之搢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遨遊官府,附勢趨權,趾高氣揚,自命時彥,而交際之間,已不屑復語臺語矣!……余以僇民,躬逢此阨,既見臺語之日就消滅,不得不起而整理,一以保存,一謀發達,遂成臺語考釋,亦稍以盡厥職矣。」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8%AA%9E%E5%85%B8_(%E9%80%A3%E6%A9%AB)

分化可以轉移人民審視貪腐的注意力,

忽略執政不力的手段,

高招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