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她? 閩南語改「台灣台語」 立委王婉諭促正名

我只要想到人民選出來的立委 或 官員們

老是在意外婆要正名祖母,妓女戶要正名性交易場所這種事,現在又來閩南語改台灣台語,臉上就

該做的重大案件刑責不趕緊修法加重,社會安全網不快修補,新聞播的重大社會案件他們都沒看到嗎?
無能的立委
真的是
你們不懂啦!
我全力支持
看看護國神山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
前面加個台灣
多有認同感,多有價值感
建議立法規定
所有台灣有形無形資產,公司行號
全部改名,前綴加上台灣
台灣鴻海
台灣大立光
台灣XXX
這樣多好,多有台灣價值
每個都是台灣護國神山
不要吃台灣人豆腐,甚麼台灣台語,亂七八糟
為什麼不是客家語正名成台灣台語?
只有閩南人才能以台灣人自居,說的母語才是台語?
其他語言都當外來語?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祕雕
⭐⭐這是此議題的最主要問題點。
吃飽太閒
教改亡國
國語不要
英語不要


國文不重要? 台師大調查:逾9成民眾認國文有助職場表現
近年台大學生倡議應廢除大一國文必修,一一二學年個人申請工學院亦有部分科系不參採學測國文,引發熱議。但台灣師範大學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昨公布調查,逾半數民眾認為國語文課程對學習知識和技能「非常重要」;更有逾九成民眾認為,國語文對職場表現有正面影響。

學測五選四上路以來,頂大二、三類組科系為對準學科專業,於個人申請減少參採科目,近年又為布局招生策略,一一二學年台大工學院六系中僅剩兩系參採國文,更多頂大電資相關科系於一、二年前就不再參採。

國文科價值近期引發熱議,台師大文化教育策略研究團隊針對「台灣民眾對國語文課程看法」十月初進行電訪調查,廿一歲至六十歲民眾有效樣本一○九二份。

研究計畫主持人鍾宗憲說,調查指出,國語文課程對於學習知識、技能重要性上,逾五成民眾認為非常重要、四成三民眾認為還算重要,認為重要者合計逾九成;也有高達九成一民眾認為,國語文對職場表現有正面影響;聽、說、讀、寫中,逾五成認為「說」最重要,其次為「讀」占一成五。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說,說和寫都是邏輯的綜合表現,缺乏組織能力便無法妥善表達。近年觀察發現年輕世代有語言退化現象,常出現無意義的文字表達或欠缺精確語句。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說,社會互動注重表達,語言能力好壞確實會直接影響職場運作,國語文教育不應是政治犧牲品,而是關係到學生在社會競爭力,也是影響工作、生活的基本能力。


大學再添104系不採英文 李家同提一關鍵評「教育悲哀」

本報日前報導,明年將再增104個大學校系不採計學測英文,其中不乏參與教育部大專雙語化學習計畫的老牌私校,甚至是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相關科系。教育界人士分析,這是少子化下私校只能「放大絕、開大門」求生存的方法。學者指出,這些科系不採計英文,並非因為他們認為英文不重要,而顯然是因為大學入學考試的英文成績實在很差,如果採計,會減少可招募的學生,寧濫勿缺的招生策略,實在是我國教育悲哀。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經查甄選會資訊,111學年申請入學有1120個校系參採學測國文,112年則少了31系,不乏頂大二類組理工學系;今年1257系採計英文,明年則大減104個,有1153系採計。如東海電機工程明年僅採國文、數A,逢甲環境工程採國文、數A、自然,文化國際貿易、法律系僅採國文、社會。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私大放棄參採國文或英文,就是少子化衝擊下要先搶先贏,會有越來越多大學「放大絕、開大門」,用最低門檻招生。也有不具名教育界人士認為,社會科級距普遍較高,私立大學將英文科刪除,僅保留國文、社會,是想拉高科系分數,避免社會觀感不佳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今天在臉書指出,前些日子很多頂尖大學個人申請不採計國文,現在消息傳出,有超過百個大學校系不採計英文,這些大學中,有些大學還以雙語教學為宣傳重點,這則新聞實在令人傷心。

李家同說,這些科系不採計英文,並非因為他們認為英文不重要,而顯然是因為大學入學考試的英文成績實在很差。如果採計,會減少可招募的學生,很多大學用最低門檻招生,採取寧濫勿缺的策略,「這實在是我國教育的悲哀」。

李家同認為,當初廣設大學就是一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制定的政策,少子化早已開始,政府完全不注意這一點,政府始終沒有想到,大學生總要有一定的程度,程度太差實在很難唸大學。他認為,政府應該在制訂政策以前,普遍地查看全國高中畢業生的學業程度,「如果有這個數據,我相信政府不敢廣設大學」。

李家同也提到,政府只重視大學生人數的多寡,而不重視學生的學業程度。以英文來說,有相當多的國中生abc寫不全,政府也不管這件事,以至於很多大學生的英文實在不行,「教育部向來採取視而不見的政策」。

李家同認為,大學校系不採計英文是一個警鐘,鐘已經敲了,政府官員不能假裝沒有聽見。他表示,如果教育部的施政不是在做表面文章,而是絕對的實事求是,媒體不會出現寧濫勿缺這四個字。

李家同說,教育部應該很認真地訂出政策,提高所有學生的學業程度,不能再空喊口號,或做一些噱頭很大的事情,「希望鐘聲能夠使很多人醒過來」。
sogo5370
語文能力很重要,因為那包含了人文思想與人格培養在裡面,如果不重視語文能力,那培養能力再強的人,沒有那個心,跟養機器人有什麼差別
祕雕
語文能力很重要[+1]  台灣綠腦再這樣搞下去,可以套用一句話「後果不堪設想」💀
改名王?
祕雕
專業算命仙[sorry]
台灣閩南語不少使用羅馬拼音 有音無字的 古字可能要去康熙字典


台語山城 聽成長蟲或三層肉 離開地球多久了
可憐的小燈泡 死的不值得 媽媽上位後 完全無作為 淪為側翼
語言不過是溝通的橋樑 發起「正名」運動 完全落入意識形態
既可悲又噁心
祕雕
悲哀🙏🙏
and50cc
他家的小燈泡要正名是鎢絲小燈泡嗎?還是繼續跟LED小燈泡混淆?
沒正事可幹嗎?
台灣人,悲哀啊~
祕雕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