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量絕對不是目前檯面上所喊的那麼多(包括已經被政治人物喊出來要設廠的)。
當這些資源不夠時,廠商就會有所取捨,南部不缺電,但缺水,不過台灣的電網,南電可以北送,北水卻無法南送。這個問題不解決,不管台積電或其他廠商,都會採取趨吉避凶方式。
任何房地產利多,都是剛開始喊出來時漲最多(例如以往北部捷運路線、高鐵設站...),之後就會趨於正常甚至利多出盡,若利多能實現還好,若不能實現,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
附帶一提的是,高雄人口是全台前幾名,高用水工業大戶也多,但很奇怪的是高雄沒有大型水庫?以前不缺水,沒問題,現在旱象頻仍,以後會有問題。像最近水利署在屏東挖水井要供水給高雄用,屏東人就在抗議了。
目前楠梓確實不適合設晶圓廠
對比新竹,台南,台中
整體上游供應鏈都在附近,開車十分鐘就到,聯絡道路寬又平整,機台及設施運送及調校都很方便。
前中油楠梓廠區,四周都蓋滿其他設施:
有半屏山,大社工業區,世運主場館,後勁社區,莒光社區,楠梓加工區。
沒有腹地提供周邊廠商進駐。
若堅持要開發楠梓廠區,設晶圓廠,要搭配遷走大社工業區石化廠。
大社工業區石化廠當初設只原因是在楠梓煉油廠旁邊,原料供應方便。
但現在中油高雄生產重心在大林埔,再走地下管線輸送到大社工業區,才會有陳菊當市長時期的高雄氣爆案。
不如把整個大社工業區遷到大林埔,大社工業區轉做半導體協力廠,才有可能做得起來。
高雄目前硬要開發的話,路竹的腹地夠大,但周邊資源缺乏。
要蓋晶圓廠最好連上游及生活設施一起,但目前看來,短期沒有這麼大量需求,產能有維持住就已經不錯了。
至於到德勒斯登設廠,目前GlobalFoundries就在德勒斯登有廠,供應資源具備,台積要到德勒斯登順勢接手現有資源。
德勒斯登本來就是中部歐洲老工業/文化/交通城市,本身就有深厚基礎,腹地更不用講。
雖然就方便性而言,台灣還是比德勒斯登方便很多。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