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又一爛攤,把學校用地撥給 AIT擴建

ichirohiro wrote:
你又發作囉我上面只根...(恕刪)


你的意思 是要目前的 市政府不講誠信? 去幫柯P擦屁股

那不就跟 柯P 搞馬英九 搞出來大巨蛋案 這種通過都可以為了打擊政敵而翻案的事

後果就是沒人再敢標台北市政府的案子 搞到柯P8年一事無成

起因不就是無誠信 所以你是要蔣萬安沒誠信的 幫柯P擦屁股擦到 未來一事無成喔

居心叵測 的 爛柯粉 台北市已經被柯P 耽誤8年了 你還要害蔣萬安和台北市民喔
學校用地是有多了不起?神聖不可侵犯嗎?

私立大學在過去五年關了幾間?私立高中職關了幾間?還在幻想蓋大學來拉高附近房價?

反對的人都有病。看新聞上那些參加座談的”內湖居民“提出那麼多反對聲音就覺得噁心。國有地如何使用關他們什麼事,AIT又不是嫌惡設施。今天如果要蓋焚化廠或是蓋化工廠那反對有理,可是現在只是一般建築要蓋在那裡,竟然還要內湖居民同意?竟然還喊出台美應該要先建交。這都些是什麼樣的刁民啊?被中共滲透了嗎?

柯文哲是很爛,但這些選舉到了就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民眾更爛。我就搞不太懂他們到底是憑哪一點在反對這件事。不是土地所有權人也可以決定土地要如何利用?這是什麼道理還真是搞不太懂。
sogo5370 wrote:
由此可見柯文哲根本不重視年輕人

從他把教育基金掏空

把學校用地撥給美國人就知道了

他只是想用國家資源換他自身利益而以

沽名釣譽

然後再講些俏皮話讓年輕人覺得好好笑就好

---------------------------------------------

AIT又擴建鎖定學校用地 北市竟以「少子化」為由同意




北市想建社宅 AIT怕看光光反對
AIT內湖金龍路新址2019年啟用,新址旁約2.7公頃土地,其中95.38%是國產署所有、北市府3.81%、私地0.8%,於2004年馬英九擔任市長時被畫為校園用地,預計興建內湖國中金湖校區,2011年郝龍斌擔任市長時,因少子化趨勢定調暫無建校需求,因此閒置至今。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曾於2017年至2018年間討論是否拿來蓋社會住宅,但AIT認為周邊建物過高,內部會被看光光而反對。事後AIT向外交部提出租用土地擴建辦公房舍,並按土地變更為機關用地的流程舉辦座談會,後續再送件給北市都發局,由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4校預定地轉做公宅 解編、回饋北市府挨批強盜
昨天副市長林欽榮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討論北市十七處學校預定地通盤檢討,其中,四處將做公宅包括:內湖區河濱高中預定地將改蓋七百戶「產業支援型公宅」、內湖區金湖高中預定地改蓋九百廿戶「科技型青年公宅」、南港區向陽高中預定地改蓋五百八十戶長期公宅、文山區恆光國小預定地改蓋三百九十四戶公宅。

臺北市議員 李建昌 教育局應積極與中央討論金湖國中預定地
【教育部門質詢】 教育局應積極與中央討論金湖國中預定地
日期:2018-04-27
在內湖區的金湖路與星雲街口有塊基地為金湖國中預定地,因少子化的趨勢,極有可能不再設立學校。
此基地旁的AIT新館都已興建完成,將於今(2018)年6月開幕,但金湖國中預定地從學校用地→北市新的市立圖書總館→科技型青年公宅,都曾出現在北市府討論方案中,只可惜超過10年來還是無法定調。

李建昌透過今日質詢,要求教育局積極與中央政府討論這塊基地的使用計畫,建議可朝綠建築式的中型圖書館或文化演藝廳的方向研議。
臺北市議員 李建昌 議員研究室
上版日期: 2018-04-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i3CEGb36o


AIT新址旁土地 傳擬設美國學校
市府高層證實,市府與AIT確實有討論金湖國中預定地未來使用,但沒有確定就是要做美國學校。都發局長林洲民說,該處確實評估過蓋公宅,因為地方反彈才改為市政儲備用地。而是否因為AIT有施壓?林洲民說,AIT從未向都發局表示意見,但他曾跟同仁開玩笑,「其他公宅基地我們都要面對台北人,這邊還要面對美國人。」

金湖國中預定地位於內湖金湖路,面積約二.七公頃,多年前即變更為學校用地,但考量到少子化遲遲未設校。市府曾在二○一五年宣布要在此處規劃近千戶的科技青年公宅,但隨後就無疾而終。至於美國在台學校早期是美國國防部的下屬學校,中美斷交後,改為私立國際學校,AIT目前僅核准天母、林口設美國學校,目前尚無法得知內湖美國學校是分校抑或天母遷校。
其實我是支持AIT擴建, 越大越好啦, 如果能擴及全島應該會能獲得全台民眾支持,,,,
JasonQ wrote:
“詹為元表示,AIT擴建案,從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就開始推動,現任台北市長蔣萬安就市政議題延續推動”

看不懂中文嗎?

柯文哲時代就開始推動

現在市長是蔣萬安,當然有權利做最後的決定

問題是,AIT都舉辦了都市更新說明會了,你覺得柯文哲任內沒有同意AIT計畫嗎?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將擴建,土地將鎖定原本要蓋內湖國中分校的學校用地,而根據AIT舉辦的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的介紹”


說真的,我為了這句話翻遍內湖區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我到現在還是沒看到土地有變更地目

詹為元 議員 所說的 AIT擴建案,從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就開始推動
我真心希望,他有所本。
JasonQ wrote:
現在已經走到都更說明會,你覺得誰定案的?


哪來的都更說明會??


AIT向外交部提出租用土地擴建辦公房舍,並按土地變更為機關用地的流程舉辦座談會,後續再送件給北市都發局,由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1)AIT 向 外交部申請 租用土地擴建辦公房舍
(2)外交部 按土地變更為機關用地的流程 向居民舉辦座談會
(3)假設 居民都不反對,外交部再送件給北市都發局。
(4)北市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 通過後,將土地變更為 機關用地
(5)AIT取得租用土地使用權。

https://www.udd.gov.taipei/announcement/euisu39#article-19468
看一下公文是誰送件


要不要看一下主辦單位??







































學校用地都還沒有變更成機關用地,這樣就定案了??
從頭到尾都還是外交部主辦、主導的都市計畫變更草案,哪來的台北市政府已經定案??

順便告知,這些都是台北市政府公開的資訊
都市計畫座談會公告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中學金湖校區國中用地變更為機關用地」都市計畫變更草案公開展覽前座談會
https://www.udd.gov.taipei/announcement/euisu39#article-19468
cm4430 wrote:
學校用地是有多了不起...(恕刪)



誰跟你說AIT不是嫌惡設施?

佔據了一大片土地,阻礙了當地的發展

另外學校用地沒啥了不起,少子化沒需求當然可以變更用途

但是明明市府可以蓋社宅,卻不據理力爭跟中央要求以人民的需求為主,卻輕輕鬆鬆的放給特定單位使用。

該死的不是土地使用分區,而是決定把公有資源撥給特定私人單位使用的市府團隊
workduck wrote:
哪來的都更說明會??...(恕刪)


1. 這塊地是中央與臺北市政府各持有一部分,你知道吧?

2. 黃珊珊在2018質詢的時候就提到“市府如果拿來蓋社宅,要把中央持有的土地歸還給中央”

這件事,你知道吧?

3. 外交部提案變更土地使用分區,誰說地方政府必須無條件接受“中央要求變更市地的規劃需求”?

如果中央可以這樣做,市府何必由教育局、都發局出面協調?

4. 市府內的議會質詢已經告訴你柯文哲任內同意AIT提出的需求,目前是相關行政流程。

若,因為行政流程還沒完成,蔣萬安有權力擋下,我支持撤銷相關變更計畫。

問題是,柯文哲的承諾由後續接任的市長否決,顯示柯文哲決策錯誤罷了,對吧?


我支持蓋社宅,因為那區域的生活機能不差,鄰近捷運、內湖主要生活圈

反對給AIT使用,因為AIT所提出的用途對內湖居民,甚至於台北市民沒有益處。

當地居民雖然有反對意見,但是社宅必須以全體市民的需求為優先,只要不侵害當地居民的權益即可。

AIT當年已經圈地99年,對面的大樓也比AIT高很多,從AIT興建之初就已經被看光到現在。

用社宅高度會看光AIT這個理由同意讓給AIT使用,根本是把市民當成白癡
JasonQ wrote:
誰跟你說AIT不是嫌惡設施?
佔據了一大片土地,阻礙了當地的發展
另外學校用地沒啥了不起,少子化沒需求當然可以變更用途
但是明明市府可以蓋社宅,卻不據理力爭跟中央要求以人民的需求為主,卻輕輕鬆鬆的放給特定單位使用。
該死的不是土地使用分區,而是決定把公有資源撥給特定私人單位使用的市府團隊


我就知道一定有人跳出來講幹話。那個地方明明就是靠近山坡地的邊陲,只適合低強度的利用,你說要發展是要發展什麼?蓋一間OUTLET或lalaport來拉抬附近房價嗎?大台北地區的房價被炒的還不夠高嗎?

講白點就是想要一些大型投資案進駐好讓這裡的房價再翻個兩三倍。真以為別人都不知道這些居民在想什麼嗎?

講白點就是:房價、房價、房價。任何對房價沒有幫助的設施他們都不歡迎。
workduck wrote:
北市想建社宅 AIT...(恕刪)


你的資料很完整,但是也暴露不少問題

1.
“市府曾在二○一五年宣布要在此處規劃近千戶的科技青年公宅,但隨後就無疾而終。”

加上黃珊珊在2018提出的質詢內容提到“如果要蓋社宅,必須把中央土地歸還”

這代表? 柯文哲在2015喊著要蓋社宅的計畫,並沒有跟中央國產署取得同意?


2. 黃珊珊當年的建議確實是可以解決康寧國小的校舍問題,可以把金湖國中閒置土地活化利用以外,原有康寧國小校舍用地也可以有更好的利用。

柯文哲當年沒有接受黃珊珊的提議,黃珊珊接任副市長以後也沒有繼續朝向當年的建議執行,實在很可惜。

3. 康寧國小於105、106年度(2016、2017)完成建築物補強。或許這就是柯文哲市府任內沒有採納黃珊珊遷校提議的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