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貝魯男爵 wrote:
卓榮泰決定「全民不普發1萬」 理由沒錢了
歷年鉅額超徵的稅收,花到那裡去了?
------------------------------------------------------------------------------------
【投書】財政部長期鉅額超徵 預支未來將禍延台灣子孫
2021-12-27 台灣法律網 文 / 羅吉強
<節錄>
其實財政部超徵已經不是新聞了,2014-2019年分別超徵1088、1878、1278、960、897、830億,幾乎平均年年超徵千億元以上,然面對外界質疑超徵錢到底花去那裡?財政部卻屢屢說不清楚,一下子說拿去「還國債」,被學者打臉國債數字未減還年年增加,於是改口說是「減少舉債」,又被立院預算中心資料戳破,減少的舉債額與超徵金額大小根本差遠了,只好又改口說是「預算短估」,學者則表示,若年年短估預算以領取獎金,根本涉嫌偽造文書,所以財政部又再度改口說,是「歲入與歲出的差額」。四度為了超徵錢的流向,屢屢辯解說謊,始終沒有告訴大眾,每年超徵千億的錢,到底花去哪裡了?
------------------------------------------------------------------------------------
【投書】國庫鉅額金流謎團,如何解套,能一勞永逸?
2025-02-27 台灣法律網 文 / 羅吉強
<節錄>
一、近兩兆超徵款流向,始終成謎?
財政部近4年平均每年超徵4千億元以上,去(2024)年更創下歷史新高,共超徵了5283億元,讓超徵還民的議題,再度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恕刪)
二、財政部一再改口,始終無法回答
其實台灣不合理的鉅額超徵現象,已經存在多年,而且超徵金額越來越大,但超徵款的流向卻一直未明,面對國人的質疑,財政部的說詞一變再變,始終無法提出清楚的解釋。一下子說拿去「還國債」,但國債鐘的數字卻逐年往上增加,明顯無法自圓其說;於是改口說是「減少舉債」,又被立院預算中心資料戳破;只好又改口說是「預算短估」。但有學者表示,若年年短估預算以領取獎金,根本涉嫌偽造文書;所以財政部又改口說,是「歲入與歲出的差額」。但不論財政部的說法有幾種,統統無法告訴國人,每年超徵的巨額資金的錢,到底花去哪裡了?
四、國債每年借多還少,難怪逐年攀升
同時財政部還列出每年還國債的數字,表示真的有拿去還款,其提出的數字是真的,但國債鐘的數字逐年上升也是真的,為何還款了,債務的金額卻往一直上升?其實財政部是故意「以偏概全」,只說明了一部分事實,隱藏在背後的真相是,政府雖有還款,但也有借款,而且是「借多還少」。銀行都有所謂「借新還舊」的貸放業務,就是如果企業還款期限到了,卻還有貸放的需求,經銀行評估後,就可成立新契約借款,來還舊契約的債,如金額相同,新債務金額就是還款金額,若新債金額大於舊債金額,則新債金額將大於還款金額,所以若以財政部長期「借多還少」的常態,國債當然年年上升。因此財政部只公佈還款的數字,而沒有同時公佈借款的數字,未完全揭露事實,就是蓄意在欺騙國人。而國債鐘的數字逐年上升,剛好證明超徵款並沒有真的拿去多還國債,反而越借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