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災難,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huang635555 wrote:
再跟我詂誦一次

當網軍不得好死!


我也要複誦一次

當網軍不得好死!

而且有人說

橫空出世 wrote:
民進黨忙救災 國民黨忙算帳

我覺得樓主該不會是國民黨員吧?
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指出,國民黨執政時期,堰塞湖一旦出現,中央總能迅速接手,展現專業效率。以1999年草嶺地震造成的堰塞湖為例,中央官員三天內抵達現場,召開會議後立即動工,僅用31天就完成溢流水道及相關工程。另一例是九份二山堰塞湖,100天內成功完成1400公尺溢流水道。不僅台灣如此,日本處理類似災情也同樣由中央快速接管,蘇一峰感嘆:「這才是責任政府。」

相較之下,蘇一峰批評民進黨處理災情的方式。他認為綠營的策略似乎更傾向政治攻擊,而非解決問題。他表示:「民進黨現在是加強火力攻擊藍營,側翼配合一起抹黑,卻忽略人民需要的是真正的行動。」



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926/3040262.htm#ettoday

中央忙著大罷免大成功,團結十講(還沒講完嗎?)
不是由9月21日開始算起
應該由7月初就開始算
放在那裏已經兩個多月
祇不過是中央政府和縣政府都不去理會
才會釀成災難
micli1973
有開會紀錄 中央表示:沒有迫切處理的狀況 持續觀察 YT有影片
chachaping
考試不會理會你考之前有多麼努力, 只會在乎你考到多少分數 . 同樣人民不會理會之前你縣政府和中央政府在搞什麼鬼, 只知道現在死了十多二十人變成一個大災難.
又一篇洗地的,怎麼過了這麼多天,還這麼奮力洗?上面有壓力嗎?花蓮縣的對手不是一直倒地不起嗎?請問是在擔心什麼?中央做的很好,大家都知道
huang635555
民進黨根本不把花蓮當對手[笑到噴淚]
不就一步一步走到這一步?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是天災還是人禍?如何捐款?關鍵時間軸整理一次看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時間軸
時間 事件
2024/04/03 0403強震導致山體鬆動,埋下地質不穩隱憂
2025/07/21–26 受薇帕颱風影響,引發上游大規模崩塌,馬太鞍溪開始出現堰塞湖
2025/07/26–31 啟動空勘、航測建模與風險初評等應變措施
2025/08/12–14 楊柳颱風來襲,預防性撤離259戶、697人;颱風過境後解除警戒
2025/07–09月 兩個月間降雨頻繁,水位逐步升高,逼近壩體承載上限
2025/09/22 棒加沙颱風前夕,列管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共1,837戶、8,524人,啟設3處收容所
2025/09/23
災害當日 ⚠️ 14:50 — 發生第一波溢流,壩頂潰決,大量水與土石下泄
🌊 15:08 — 洪峰抵達馬太鞍溪橋
🌉 15:30 — 馬太鞍溪橋遭沖斷,交通中斷
🏘️ 16:00 — 第二波洪水全面湧入光復市區,一樓幾乎滅頂
🌊 16:30 — 發生第三波洪流
2025/09/24 22:00
災害第二天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共15死、17失聯、32傷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與疏散處理

📍 7月:監測啟動與基礎分析
7/26 — 成立堰塞湖應變小組,完成查證並通報下游
7/26–8/3 — 完成堰塞湖量體分析、初步風險評估、防災預警機制
7/26、7/27、8/4 — 空勤直升機空勘3次,降落壩頂評估水位計
7/26起 — 航遙測分署航拍17次,建立3D模型,計算蓄水量與水位上升速率

📍 8月:專家會議與預防撤離
8/1 — 林業保育署召開專家工作會議,研商後續應變
8/6 — 花蓮分署邀集下游單位協調防災分工
8/7 — 保育署副署長率隊現勘,協調撤離作為
8/12 — 因應楊柳颱風,完成697人預防性撤離
8/12–15 — 花蓮分署於萬榮鄉、光復鄉、鳳林鎮舉辦4場地方說明會
8/14 — 應變小組解除警戒
8/20 — 第二次專家會議,湖區架設水位計
8/27 — 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設三分組規劃重點工作
8/28 — 協調河道疏濬,訂定9月底完成60萬噸目標

📍 9月:警戒升級與疏散應變
9/8–9/11 — 專案會議:建立地震與多情境警戒標準,規劃細胞簡訊預警
9/19 — 農業部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會後發布新聞稿
9/20 — 花蓮分署提醒樺加沙颱風致災風險,籲民眾注意
9/21 — 發布「黃色警戒」,建請縣府提前準備
9/22 — 07:00 發布「紅色警戒」,要求立即撤離
9/23 — 當日發布紅色警戒通報單7次,15:00通知壩體已溢流,下游警戒區民眾撤離
9/24 — 14:00 再次示警:紅色警戒未解除,嚴禁靠近河道
📲 細胞簡訊:9/21–24 共發布8則,含颱風、溢流與警戒提醒
micli1973
看看淹的範圍 中央無作為 假如撤離成功 財損還是很可觀
yichen8173
看來中央幾乎沒在做事,放著看天吃飯,發幾張公文就地方準備跑就完事了,真他x的爛黨..
8/27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组召開第一次會議·設三工作分组·分别研訂重要工作項目並設定管制時程

8/28花蓮分署召開河道疏濬協调分工會議·達成9月底前疏濬60萬噸總量目標

源頭的處理拖太久了
溢流預警多日 為何有人未撤離? 一票人點出關鍵原因

貼文曝光後,引來大批網友點出關鍵原因,表示:「人跑了然後咧,家裡被淹成那樣」、「沒遇過吧,誰知道什麼是溢流」、「你要他們住哪?」、「家當都在那,跑是要跑去哪」、「人活下來了,家也沒了,日子也難過」、「覺得只是淹水而已吧」、「幾千人跑哪,這不是你預告一句就沒事」、「知道要跑,可是該跑去哪,如果疏散過程卡在路上被沖走呢」、「軍卡都淹了,表示沒預料到」。

另外,也有網友批評疏散與警示系統不足,表示:「沒大規模撤村計畫,真是輕忽山洪爆發」、「水利署照事實說應該要警告即將滅村,發布國家警報」、「中央預報的不準、被預告的影響範圍不夠廣,你要地方怎麼撤?每次大雨一律全撤?」

不過,也有理性的聲音指出地方執行難度:「縣政府不可能有那能力強制疏導近萬人」、「縣長不敢強制撤離啊,有的人就是會覺得這又沒什麼」、「強制撤離說實在也就只是強制宣導而已,人不走頂多行政罰鍰,也不能把人拖走」。


卓揆批花蓮撤離有瑕疵 第一線警消氣炸:很想上去打一拳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因豪雨溢流,導致光復鄉14死、32傷、33人失聯,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4)日到花蓮勘災,批評地方撤離有瑕疵,讓一名第一線的警消人員痛批,過去撤離都是由縣府、縣長及警察局逐戶強制執行,每次都依中央指示辦理,這次中央要求採「垂直避難」,災民不往外撤,而是往建築物高樓層暫避洪水及土石流,直到21日晚上才通知1天內要撤離8000人,「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他直言看了卓榮泰的回應後「心冷到想移民,很想上去打一拳」。

原PO今(25)日於Dcard發文表示,身為第一線花蓮縣府的警消人員,他最清楚縣府實際的做法,如今看到民進黨立委和行政院的回應,指造成人員重大傷亡是因地方撤離有瑕疵,直言「心冷到想移民」。

原PO指出,農業部林保署9次通知內容不斷更改,最後建議撤走600人,「但對我們縣府人員來說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每次風災都要經過氣象署、農業部、內政部確認後才能通知,而縣府早在21日就已開始自行撤離民眾。

原PO強調,在花蓮住了23年,每次颱風撤離行動都有參與,過去都是由縣府、縣長、警察局長等,逐戶強制執行撤離,至於為何這次撤離會變成這樣?他直言,「這要多虧內政部發明的垂直避難」,縣府從頭到尾都照中央要求辦理,要撤多少人也盡全力完成,但如今卻被指控撤離不利。

原PO氣憤痛批,內政部到21日晚上才確認撤離人數與範圍,卻要求一天撤8000人,「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你有本事你來啊!」他感嘆,網路輿論罵聲不斷,「拜託不要再罵我們了,我們真的盡全力,第一線弟兄都很寒心」。

原PO也在留言處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昨當著警消面,說地方政府撤離有瑕疵,他氣憤直呼:「我真的很想上去打一拳,你告訴我,我們哪裡有錯?什麼安排都是照你們指示,我要氣死了!」

貼文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兄弟,辛苦了」、「你們真的辛苦了,看到家鄉變成這樣,真的很痛苦,能夠感受到第一線人員的努力,你們盡力了」、「哇真的拜託不要再讓他們執政了,從大罷免到現在越來越氣」。
micli1973
打臉萊爾校長團隊的影片
中央在等堰塞湖爆

然後甩鍋地方 撤離不力

馬後炮

不管怎樣

就是中央沒預防

假如撤離成功

但財損呢
堰塞湖一發現就要趕快處理掉
不能等不能拖
水量積的越多越難解決
最後後果就是花蓮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