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58分
文章編號:92440602
個人積分:2697分
文章編號:92440956
bulkhead0123 wrote:
台灣記者就是不專業也...(恕刪)
讚!
25年前同事被派去美國溫哥華廠支援
就說那裏設備PM機台
五點下班還剩一兩鐘頭就可以完成!
美國人就讓機台CHAMBER開著空一整晚等明天上班繼續清
你要他加班說要回家陪老婆孩子!
2008金融海嘯跟副總會談
大家憂心公司會不會有危險
副總掛保證說台灣的廠產能利用率只要到5成就能不虧損
(溫哥華那廠要到七八成才開始獲利)
去年姪兒被派去亞利桑那廠 support
最近我問他那人機比如何
他說在18廠 50台機台配一個工程師
在那大概要配三四個人 (說美國人很懶)
所以很爽的他也不想回來就簽下去然後去買台豪車了!
哈哈!
反正董王不能連任
2028下半年大家在忙新大統領選舉就沒人鳥他了
還兩年就先畫一堆大餅給他爽爽!
(晶圓廠最不值錢的就是那外殼!)
嗯 溫哥華不在美國
嗯! 你還是多去讀點書吧! 或是試著問G神 "美國溫哥華" ! 然後你的地理知識或許會了解美國也有一個溫哥華! 別像一些沒地理知識的當年溫哥華冬季奧運結果飛到了波特蘭北邊這裡哭!
個人積分:4838分
文章編號:92441561
個人積分:158分
文章編號:92442167
為什麼說設備機台及廠務系統都折舊攤提結束就會連年獲利了? Google map衛星圖像就是照妖鏡, WaferTech工廠的空調冷卻水塔(45°37'14.0"N 122°27'25.0"W)顯示工廠內的熱負載狀況, 沒裝滿就是廠內的熱負載新廠後應該沒增加多少, 而廠務設備固定資產早期是10年攤提完畢(生產機台攤提更短), 時間上與財報轉正接近.
台積在台灣能成功很大因素是台灣勞工的努力付出, 要說奴性我也不否認. 但是, 以歐美的勞權意識可沒這麼好說話, 單說在AZ蓋廠就一堆主管被告侵害勞權, 我是不相信以後美國勞工能像台灣勞工一樣的付出.
除非:
1. 美國勞工意識轉變(鬼都不信)
2. 客戶願意接受今後一直以更更高的價格購買AZ生產的貨(川投顧可能施壓分配, 卸任後呢?)
3. 台積在台灣不再建廠生產高階產品(違反N+1的規定)
4. 台積RD外移至歐美(不再受N+1的規定, 換台灣跳腳)
結論: 30年前不算成功的WaferTech讓我不看好台積AZ廠未來獲利, 雖然我家人是台積股東.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