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美國廠獲利暴跌!42億狂縮至4100萬 外媒揭警訊

台灣記者就是不專業也不敬業, 查一下台積的年報, 裡面有揭露30年前在華盛頓州蓋的WaferTech的損益資料就知道啦! 等10年後, 設備機台及廠務系統都折舊攤提結束就會連年獲利了.
李婉g wrote:
那是因為供應鏈還沒過去
等到整個園區落地
規模經濟就會顯現
這時該加速把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移出


我聽你的鬼。

供應鏈過去,是不用請美國員工是不是?

規模經濟個鬼
bulkhead0123 wrote:
台灣記者就是不專業也...(恕刪)


讚!

25年前同事被派去美國溫哥華廠支援
就說那裏設備PM機台
五點下班還剩一兩鐘頭就可以完成!
美國人就讓機台CHAMBER開著空一整晚等明天上班繼續清
你要他加班說要回家陪老婆孩子!

2008金融海嘯跟副總會談
大家憂心公司會不會有危險
副總掛保證說台灣的廠產能利用率只要到5成就能不虧損
(溫哥華那廠要到七八成才開始獲利)

去年姪兒被派去亞利桑那廠 support
最近我問他那人機比如何
他說在18廠 50台機台配一個工程師
在那大概要配三四個人 (說美國人很懶)
所以很爽的他也不想回來就簽下去然後去買台豪車了!
哈哈!

反正董王不能連任
2028下半年大家在忙新大統領選舉就沒人鳥他了
還兩年就先畫一堆大餅給他爽爽!
(晶圓廠最不值錢的就是那外殼!)
Saad Otabi
嗯 溫哥華不在美國
owlowlowl0212
嗯! 你還是多去讀點書吧! 或是試著問G神 "美國溫哥華" ! 然後你的地理知識或許會了解美國也有一個溫哥華! 別像一些沒地理知識的當年溫哥華冬季奧運結果飛到了波特蘭北邊這裡哭!
bulkhead0123 wrote:
等10年後, 設備機台及廠務系統都折舊攤提結束就會連年獲利了.

所以這十年間,
都不增加新設備?
隨便講講
難道去年不用攤提??
Kevin567
10年間增加的,在產能沒明顯提升之下,不會比初期投資的多。而且很多公用設備是不需再增加的。折舊是一種操作獲利的方法之一。
去美國設廠本來就注定要完蛋的

美國工人問題太多了
他們要其他國家工人的二倍福利、三倍假期、四倍薪水,而工時只能一半
並且每隔三~四年就會組織罷工一次,將上述條件要求增加45%起跳
而美國工人的產能只有其他國家工人一半以下,產品良率現在比印度還爛

這樣的工人就算養得起也賺不到錢
還會在美國設廠的美商,基本上都是需要國內市場,不得不做的
而更多的美商是乾脆放棄美國市場,直接跑路到海外了
請有興趣的人請去查一下台積的年報, 裡面有揭露N年前在華盛頓州蓋的WaferTech歷年回報母廠的損益資料, 差不多成廠10年後才看到正利益回母公司.
為什麼說設備機台及廠務系統都折舊攤提結束就會連年獲利了? Google map衛星圖像就是照妖鏡, WaferTech工廠的空調冷卻水塔(45°37'14.0"N 122°27'25.0"W)顯示工廠內的熱負載狀況, 沒裝滿就是廠內的熱負載新廠後應該沒增加多少, 而廠務設備固定資產早期是10年攤提完畢(生產機台攤提更短), 時間上與財報轉正接近.
台積在台灣能成功很大因素是台灣勞工的努力付出, 要說奴性我也不否認. 但是, 以歐美的勞權意識可沒這麼好說話, 單說在AZ蓋廠就一堆主管被告侵害勞權, 我是不相信以後美國勞工能像台灣勞工一樣的付出.
除非:
1. 美國勞工意識轉變(鬼都不信)
2. 客戶願意接受今後一直以更更高的價格購買AZ生產的貨(川投顧可能施壓分配, 卸任後呢?)
3. 台積在台灣不再建廠生產高階產品(違反N+1的規定)
4. 台積RD外移至歐美(不再受N+1的規定, 換台灣跳腳)
結論: 30年前不算成功的WaferTech讓我不看好台積AZ廠未來獲利, 雖然我家人是台積股東.
d2jtang
唉!一堆收割 護國神山。又譏諷工作血汗,沒有美國,台積電也只是如何如何(搬到美國的無知理由)?卻不知 數代台積人的 心血與結晶,是如此寶貴,過程更值得尊敬!超韓趕美 不易,半導體世紀 王冠榮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