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例8成 台文學者:搶劫本土教育

skistosais wrote:
胡適也主張「我手寫我口」啊。

我要記錄我 阿-mar 講的話不行嗎?...(恕刪)


當然可以~

去跟陳亭妃、鄭正煜講,叫他們改用這些東西,別打著紅旗反紅旗,掖著中文高談闊論去中國化了唄~

這就跟當著某朝的官領著某朝的俸祿,去打死不承認某朝的存在一樣,著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skistosais wrote:
我 阿-mar 講的這六句台語就是沒辦法用文言文記錄啊~就是沒辦法寫成漢字啊~

khui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恕刪)


來 希望這網站對你有幫助
字典

這對你紀錄你阿媽的台語應該很有幫助

另外 文言文是需要思考的一種書面語言而非單純字詞與胡適的「我手寫我口」有所不同
所以當你用單一文字來表達一個句子的這行為就已經很成功的將你阿媽的台語變成文言文了

你認為文言文離你很遠嗎?其實文言文離你很近 畢竟你是漢語圈的生活者

台灣俚語:
一舉,二運,三本事
有量才有福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毋識了了

近代軍中俚語:
不打勤不打懶 專打不長眼

這些都運用了文言文中將單詞變單字的句法
只是有時文言文縮減頗大 沒有人教導會很難判讀
如台灣俚語
一錢、二緣、三水、四少年、五好嘴、六敢跪、七皮、八棉爛、九強、十敢死
如果你的長輩沒有解釋這十項涵義 你有能力解讀這句文言文嗎

至於毛利語是個好例子,台文學者研究的是廣義的台灣文學還是狹義的台灣文學
就像268樓的先生不小心舉出了台文學者不研究的區域
毛利語裡有比英語豐富的詞句  不過那也是把毛利語用全體來看的結果
如果毛利語受到政治限制 不允許使用超出澳洲英語的範圍 那毛利語還有所謂的豐富嗎
對比之下 那把台灣文學語文限制在特定區域的學系究竟算是失落的一代前還是後的澳洲白人呢

skistosais wrote:
胡適也主張「我手寫我口」啊。

我要記錄我 阿-mar 講的話不行嗎?

我 阿-mar 講的這六句台語就是沒辦法用文言文記錄啊~就是沒辦法寫成漢字啊~

khui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還是你有辦法把它們翻譯成文言文或漢文而不失原本含意也不失原來的韻律與趣味?

就是沒辦法用漢字才借用拼音啊。

想辦法補足漢字的不足,本來就是進步社會不斷變遷的一種應變啊。

文字本來就是要記錄人類各種事務的。沒有說用哪一種記錄就優於另外一種。


胡適之的我手寫我口
說的是白話文運動
而不是漢字羅馬拼音運動

誰告訴你
你舉的例子沒辦法用漢字表達
小弟不才勉強自己試著寫給你看

阿嬤


乖-乖-
乖-乖ˋ
乖ˊ乖-
乖-乖-乖ˋ
乖-乖˙乖˙
這只不過是口語發音的變韻而已
誰告訴你不能用漢字寫
最多在漢字旁加上辨別七聲的符號即可

一大堆全羅符號
也只是全羅的韻母表罷了


在國語當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在文字書寫上或許看不出讀音、語音或變韻
但口語表達時會有各自不同的變化
但不影響閱讀者的認字

例如爸爸可以讀成爸吧、把拔、或是一聲的八八
例如弟弟可以讀成抵低、抵迪、抵第

但用漢字表達沒人會把弟弟跟爸爸弄錯

請拿有一點深度的東西做例子好嗎

我舉一個主張漢字台語文學者
最愛舉的例子
香港的香很香
這句簡單的話
一個"香"字包含地名,包含名詞,包含形容詞
三個詞性各自讀音不同
請用全羅拼音給小弟看
還要兼顧詞性跟讀音噢
讓庸俗的小弟我長長見識
可以嗎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aniel Blue wrote:

乖-乖-
乖-乖ˋ
乖ˊ乖-
乖-乖-乖ˋ
乖-乖˙乖˙



無言....


skistosais wrote:
無言.......(恕刪)


小弟都自認庸俗了
不是嗎
煩請您說明一下高雅優美的全羅文
在遇到口音差異時
該如何解釋與說明

表音符號拿來用作表音文字使用
而要取代表意文字
原本就是違反原有語言的使用習慣與特性
除了政治目的以外
看不出有什麼價值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根據我的觀察:
身邊大部分人的漢文程度其實都輸給歌仔戲的歌詞。


照理說,主張增加文言文時數的人應該要鼓勵學生多看歌仔戲才對。
但是,沒有。


很多漢文程度低落的人還會說漢文程度比他高的歌仔戲「沒水準」。


以前,我有一個同事,竟然羞於讓人家知道他媽媽愛看歌仔戲;這是我看過最大的人間悲劇。



以前,台灣北部有一戶人家說是為了抗議孩子受母語教育「污染」,
決定全家移民紐西蘭。

結果到了紐西蘭之後,發現紐西蘭的幼稚園都在教毛利語唱兒歌。
學校也都要上毛利語。


移了就移了,還能怎樣?
這種情形台語有一句話形容,就是「握藍趴自殺」啦。





skistosais wrote:
以前,我有一個同事,竟然羞於讓人家知道他媽媽愛看歌仔戲;這是我看過最大的人間悲劇。


是不是人間最大的悲劇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要不要學習母語不該由政策來強行規定
讓人民依自由意志決定即可

我知道有一個更大的悲劇就是
明明閩南語有多少優美而高雅以漢字書寫的明清時期文學作品
卻棄之若敝屣
而要去用傳教士為了傳教方便所創造出的全羅符號來取代優美的漢字
如丟棄在家裡的寶山而不顧
卻去撿路邊的空寶特瓶換錢

這是我所看見閩南語文化傳承最大的悲劇

skistosais wrote:
以前,台灣北部有一戶人家說是為了抗議孩子受母語教育「污染」,
決定全家移民紐西蘭。

結果到了紐西蘭之後,發現紐西蘭的幼稚園都在教毛利語唱兒歌。
學校也都要上毛利語。


移了就移了,還能怎樣?
這種情形台語有一句話形容,就是「握藍趴自殺」啦。


這理由太牽強了啦
在台灣任何人在家裡要用什麼方式學習任何一種母語
都是個人自由
只要不去影響他人
絕對不會有人有意見

還母語被汙染勒
母語都被台文學者用全羅文汙染到的認識的人沒幾個
這才是最大的汙染吧

在台灣母語只是教育"假設""可能"被汙染

去到紐西蘭學別人的母語
然後放棄自己的母語

這難道不好笑嗎

附記
" 卵葩"這才是漢字正解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拿國外的毛利語來說嘴,要不要去查看看紐西蘭的官方語言有哪幾種

台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國語?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

還特意拿出什麼北部一戶人家這種沒實據的來隨意唬爛說什麼被母語污染
台灣的母語是哪個,閩南沙文主義族群中的台語嗎

為什麼母語不能是客家語.原住民語
我的台語很流利但就是看不起這些所謂的閩南沙文主義族群搞出來的四不像文字

真要我小孩學這個,倒不如推廣在家說母語活動,不管是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
自己的爸媽在家都不說了,還想依靠學校教會?
更不用說那可笑的台羅文,我看火星文還差不多.......

skistosais wrote:
khui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khui khuì
khuí khui khui


首先
在下要感謝一下
前日才學會"回文"的方法
這個功能不錯
所以管妹不要亂刪我的文

我老婆教小學的
她是閩南人 閩南話流利
不過她看不懂

讓在下試一下


鬼鬼
鬼鬼
鬼鬼
鬼鬼鬼
鬼鬼鬼

都是鬼
如果在下僥倖猜對是矇到的
若猜錯了
也請勿怪
在台灣比我高明的有幾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