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中國的變化大....

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

felixaubrey wrote:
实际上,你也能翻墙...(恕刪)


业委会把你家大门给封死了,
然后你没办法,天天翻墙爬出来,
抱怨业委会为何要把大门封死,然后别人告诉你:看,你自己都能翻出来,再抱怨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觉得凭你这样的逻辑能力和知识水平,也只有在网上吹吹牛打打嘴炮来“爱国”了。

01friendsz wrote:
後來,政府搞市場經濟,上述所有的對城市人口的照顧都取消了,城市戶口不再有很大的吸引力。情況有點逆轉。

由於1990年代開始的大規模城市化建設,農村很多人因為土地被政府徵收,房屋被拆遷,政府賠償很多錢,原來進城的人發現農村戶口有利可圖,又想遷戶口會農村。對不起,不可以;

至此,農村與城市戶口的差別基本被消失了。...(恕刪)


城市戶口從90年代開始,一直都很有吸引力,

國家因為優先建設城市,所以在各種軟硬件方面,都遠遠優於農村,

大陸很多農村,一直到2000年中期之後才有水泥路跟自來水,這個你能想像嗎?

特別是2000年過後,因為物價開始起飛,薪資大幅成長,所以城市跟農村的差距就越來越大,

你講那種靠拆遷致富的,

基本上都是屬於「城中村」或是「城鄉結合部」的農民,

但是這些環城市周遭的農村,事實上只佔了全國整體農村的很小一部分。

而且真正暴富的,只有一線城市周遭極少部分農民,

只是因為媒體一直渲染,所以搞的好像每個農民都能靠拆遷致富....

現在大部分的農村,還是屬於貧窮的狀態,拆遷之於他們根本只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wrote:
我觉得不用再跟那位多啰嗦了,
看了他的几条回文,就知道这样的人并不值得交流。
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欺骗自己比较好。.(恕刪)


好的。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wrote:
业委会把你家大门给封死了,...(恕刪)


業委會是業主組成的,算是基層民主組織,所以你應該說街道辦....
楼上那些翻过墙来拍着胸脯大赞墙好的年轻人我就不多说了。

我来说说这些年以来,GFW逐渐开始的演变和其本质。
楼上某位朋友说摸不透GFW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最开始,GFW只是简单地为了通过杜绝一些内外交流而让某些“不应当存在的真相”曝光,以免引起宣传管理上的难度。

到了今天,GFW早就演变成了另一种形态的本质。
楼上那些鼓吹GFW是保护“愚民”的朋友,应该不是相关技术行业的,完全没有意识到墙到现在的意义。

前天两会上,中国政协副主席开始发言说GFW阻碍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即便没有技术常识,稍有政治领悟力,也应该领悟到一点不寻常的地方了吧。

GFW如今已经完全被官僚资本主义所控制,成为了国内技术垄断和打击竞争对手的武器了,很多科研和技术网站被墙,按理说毫无理由,但是联想一下一些国内政府背景官僚资本控制的企业,包括GFW的投资方百度,360等,稍微有点头脑的就能摸清其中的道理了。

这也是目前中国的怪现状之一,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由巨大利益共同体营造成的公司。500个家庭的资本用行政力量作为后盾,凭借这本国巨大的人口资源和消费能力,垄断和控制了很多领域,GFW是其中很关键的工具。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wrote:
前天两会上,中国政协副主席开始发言说GFW阻碍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即便没有技术常识,稍有政治领悟力,也应该领悟到一点不寻常的地方了吧...(恕刪)


政協只是個屁,

人大跟政協會議常常有代表委員放砲,

聽聽就好...

哪一天總理說出這句話,才真不尋常...

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是不可能打破的,

因為餅太大,肉太肥,你如果要搶走官員口中的肉,他會跟你拼命的...

皇上也不一定能壓的住...

不講什麼高科技大資本,看看最基本的民生-出租車業務就知道了...

哪一天,真正大規模開放個體出租車業務,我才相信官僚資本主義消失了...
Agripina wrote:
政協只是個屁,人大...(恕刪)


官僚资本的壁垒当然很难打破,而且几乎牢不可破。

但即便是资本内部,也有矛盾和利益冲突。


只是觉得高喊着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言论未免太过幼稚可笑。
人家躲在后面数着钞票,子女早已移民去了美国。

中国早就脱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意义,而是一个官僚资本主义国家。

长庚 wrote:
我对打嘴仗没兴趣,阁下不必换人掐。国际上已经通行的标准或规则无以计数,但不代表其标准不会更新或不可取代,这取决于实力和共识。中国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言尽,谢谢
.(恕刪)


會抹黑就贏,誰在打嘴仗?

是誰說: "如果用国际标准衡量,那么我们一开始就已经被认为是‘国际不标准’,因为国际标准是美国式标准。"

我只是讓您知道,国际标准是美国式标准,錯誤。

然後就說我打打嘴仗,再加,"中国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光是舉的2個範例,一個是土耳其的學者,一個是歐盟,都不是美國,意義就是大陸、台灣等等都有機會,只要有具體貢獻。

強國心如此脆弱,真的是,言盡於此!

各位的論戰很精彩,提供蠻多我以前沒想到的看法.....受教了


我們本身對於『GFW』這項政策的支持或反對,是因為我們實際體驗了這項政策的優點和缺點,

也因為我們本身的行業和『爬牆』能力,有的沒影響,有的影響很大...

想想,

資訊提供平台、交友平台等,在今已經變成一項產業,它們的影響力不下于製造業的實體貨物,

對於產品的進出口,還會有關稅、配額的手段存在,

但是對於無形的輸出輸入呢,...


我認為中國現階段還未有妥善的處理方法,所以建牆是個暫時解法,

但是過度保護國內後缺乏競爭,缺乏免疫力,總是個問題,

得設定時間目標解決後,做到不用或者逐漸減少牆保護才是永久對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