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總結__2021臺灣逐月瞬間尖峰用電紀錄

過客4112 wrote:
夜間需量管理措施會降低夜間的尖峰負載,
不過現在這個應該是零

也就是說能源局估算夜間尖峰約較日間尖峰少5%
以今天來說 是94.4%
備用容量是用來規劃長期電源開發計畫;根據法律規定,備用容量率要大於15%。

但是很奇怪,為何尖峰負載要在民國113年要開始用不同的算法呢?
113年的淨尖峰能力是由數年前的電廠規劃、建設得知的;只要沒有意外,4520萬千瓦這個數字不會有錯。
所以如果要達到15%的法定備用容量率,那113年的尖峰負載就是4520/1.15=3930萬千瓦......OOPS!!!!竟然比112年的尖峰負載還低。

要降低尖峰負載有幾個手段
1. 經濟衰退,用電量減少
2. 電器效率提高,用電量減少
3. 政府用某些手段,減少用電量(需量管理措施=政府付錢給你叫你別用電)
4. ......嗯......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108_109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二) 需量反應措施
過去需量反應措施以日間執行為主,未來為因應再生能源併網量增加,須提高夜間 尖峰 供電裕度及抑低用電成效,因此,台電公司研擬將既有需量反應方案調整執行時段,將需量反應 月減 8 日型、日減 6 時型 抑低用電時段延後為 13~20 時,以遞補日落時太陽光電減少之發電量 。
************************************************************************
現有的需量反應措施





也就是說,以後台電要付更多的錢來減少用電量,以遞補日落時太陽光電減少之發電量 。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iijima_ai wrote:
但是很奇怪,為何尖峰負載要在民國113年要開始用不同的算法呢?
113年的淨尖峰能力是由數年前的電廠規劃、建設得知的;只要沒有意外,4520萬千瓦這個數字不會有錯。
所以如果要達到15%的法定備用容量率,那113年的尖峰負載就是4520/1.15=3930萬千瓦......OOPS!!!!竟然比112年的尖峰負載還低。


因為要反映真實的系統風險
我是覺得他不應該113年才這樣搞, 應該今年就這樣搞
(我就不用自己算夜間尖峰備轉率了)

其實 我個人對4520萬瓩 怎麼搞出來的也霧煞煞

理論上他應該指的是夜間尖峰時的最大供電能力
也就是扣除太陽能之後的能力
問題是如果真的扣除太陽能, 我是很懷疑他怎麼可能有這麼高!!
iijima_ai wrote:
108_109年度全(恕刪)


這個效果還需要觀察

畢竟夜間尖峰的用電結構與下午2時的用電結構有所差異
所以需量反應的成效需要執行後才能檢討看看到底能幫多少忙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疫情的影響

今天的發電量下降好多

西布克F91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疫情(恕刪)


是星期天的緣故
星期天還有3100萬瓩, 這是很恐怖的
依照這兩天的氣溫,明天部分企業啟動在家上班
用電可能會再飆升, 繼續刷新歷年五月紀錄

核電還沒啟動, 希望明天來得及應付
過客4112 wrote:
因為要反映真實的系統(恕刪)

馬克吐溫說過 : 偏頗的統計學就是騙術的一種
總之,實踐是驗證真理的最好手段,2025非盒嘉源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吧。
雖然擋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能擋燃氣機組火力強大
2025非核家園應該還是樂觀的
今天用電還是維持高檔
除非下午北部轉陰天
否則台電預估用電應該會上調
不排除挑戰星期五的紀錄


目前核三歲修機組仍未開機
因此各發電機組的負擔都非常重

核電緊急發電機組都啟動了
今天可能又是一個走鋼索的日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