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4 wrote:
讓人更能相信的當然是有調查權、有公信力的英國法院和ICO的判決


Err
法院只判定 "ICO說倫敦大學提供的口試資料有日期跟姓名"
但兩者都沒保證這是真的
--
還是說上面寫啥,你有看過喔

---
還是那句話
"假" 借據可以在法院申請到 "真" 執行令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TD4
你要假設倫大與LSE都被買收造假,可以直說,讓彭主播去英國提告再鬧一次笑話
Ramsa
看到蔡英文博士學位有這麼多"巧合"都在她身上發生,LSE的相關流程也該被檢視,好還蔡英文清白啊 [rock]
kleiberwu wrote:
LSE 從來沒有持有口試委員名單與口試報告。被打臉之後,委任律師只好說:口試委員名單在倫敦大學?


您這個疑問總統聲明稿中已經說明了, 您不信我沒意見, 不過建議您老看看這篇聲明的全文, 不要只取其中而不看前後, 那個叫斷章取義.



我不知道您老那句LSE"從來沒有"是從哪裡看到的, 但是我想您真的遺漏掉的重點是第三條的委員會認為沒有必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您都不覺得奇怪嗎? 如果LSE"從來沒有"(您說的, 不是LSE的聲明)持有口試的相關資料. 如果真如彭文正們所說這個是一刀斃命的關鍵證據(不知道是第幾次這樣說了), 委員怎麼會認為沒有必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如果照彭文正的說法現在是校方沒有資料可以佐證, 但ICO仍不改變先前的立場, 依舊認為不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來澄清?

您是不是把ICO當作跟彭文正們-還有他家的信徒們當作一樣邏輯不清的笨蛋? 發一個這麼"矛盾"的聲明? 是不是ICO叫這些疑英派別再去煩LSE要這些資料的可能大得多? 是不是就像TD4兄說的LSE早就聲明過「完整考試成績資訊」只能去找倫大申請, LSE不會受理的機會高很多?
過期無效 wrote:
是的 就當彭P是騙子...(恕刪)


太多令人質疑的點,
都發生在同一個人,同一個事件上,
太不可思議了吧!

還有口試日期為什麼在禮拜天呢?
該不會口試日期也記錯了吧!
口試委員是誰?不知道?

太多了!舉例不完!
TD4
照這種「不同點」推理方式,你也可以說馬斯克太過另類,很可能是火星人濳伏在地球
chinshentw wrote:
白癡才會跟者這堆失心瘋的笨蛋起舞
(恕刪)


當總統府那對金童玉女拿出一疊一張張的紙出來說那是博士論文原稿的時候, 心想 他們要你拿出一本博士論文, 竟給我看一張張的paper, 這是哪招?
我們要看的是 一本論文。



總統蔡英文博士學位風波不斷,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右)等人2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強調蔡總統是經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絕無問題,現場也公布蔡總統博士論文原始文件
airbus330
為什麼左右兩邊的紙張顏色不一樣?
chinshentw
哇, 紙的顏色不一樣, airbus330老兄找到這個"鐵證", 彭文正們又有題材可以做好多集囉[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chinshentw wrote:
您這個疑問總統聲明稿...(恕刪)


你先確定 LSE 有沒有提供兩位口試委員名單給法務部,如果有的話,答案就很清楚了不是嗎?

LSE 怎麼會沒有口試委員名單?

其中的貓膩還不清楚嗎?
唉,跟盲目護航的談邏輯,理性,學術慣例簡直是浪費時間,寫過碩論的,自己論文也有口委簽名,沒寫過碩論的,可能連基本碩論審核過程都不清楚,都可以不斷硬拗,碩論要口委簽名,應該已經是慣例常態,更不用說更嚴謹且更難拿的博士,還是世界名校博士勒
反正,護航的大絕招都只要套一句別學校怎做,不代表LSE也這樣做,現在怎麼做不代表以前怎做,就可以否定全部質疑,真是當別人白痴,198x年是很久以前嗎?是遠古時代嗎?那年代也出了不少國外博士,就這個博士的論文審核最特別..
一位被人民質疑博士資格,可以搞這麼久還說得不明不白,把當年畢業證書,博論精裝,論文編號,口委名單,拿出來就一翻兩瞪眼,到現在連這些最基本都說不清楚,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但還有人可以盲目繼續護航,十足證明在台灣就是存在許多無可救藥的綠蓮教,塔綠班,這些人讓台灣十足沉淪..
kleiberwu wrote:
LSE 去年曾提供兩位口試委員名單給法務部,

英國行政法院判決: LSE 從來沒有持有口試委員名單與口試報告。

被打臉之後,委任律師只好說:口試委員名單在倫敦大學?

去年總統府發言人聲明說求證 LSE 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

英國判決都打臉了!

還有人盲目的護航!

玩文字遊戲!
kleiberwu
某些媒體至今仍選擇不報導 ~ 台灣部份人民還不知道真相 ~ 真的很可悲 ~
tommy_kang wrote:
妳現在是在打臉art1的說法嗎?🤔
她可是有親眼看到論文正本、口試紀錄、口委名單……..的喔!!😎


再一次, 您老非要告訴大家自己有多不懂閱讀別人的文字嗎?

我說我不必去要親眼看到證書才會相信, 至於art1網友親眼看過正本跟我這個說法會有衝突嗎? 他沒有像您非要看這這些正本才眼見為憑, 寧可在鍵盤前想當然爾然後不去相信教育部或當年台灣學校的查證吧? 有這種偏執的只有您吧?

聽懂了嗎? art1兄有沒有看過這些正本, 跟他是不是要看過正本才相信並不會畫上等號, 您的中文是不是去找密碼老哥討教的?
chinshentw wrote:
再一次, 您老非要告...(恕刪)

自己說只要相信官方說法,不必糾結在親眼所見,那這個邏輯通嗎?🤔
今天既然有人聲稱看過所有的證物,
那就提出來啊,
一次解決所有的疑問不是很簡單嗎??😎
tommy_kang wrote:
妳自己說只要相信官方說法,不必糾結在親眼所見,

那這個邏輯通嗎?🤔
今天既然有人聲稱看過所有的證物,那就提出來啊,一次解決所有的疑問不是很簡單嗎??😎


我認為不需要眼見這些東西才會相信, 就像我自己雖然從沒有親眼看過我修課或指導教授的畢業證書, 但我不需要去懷疑, 因為有學校跟教育部幫我把關, 結果您老跟我扯一堆甚麼是自己學校的老師, 卻無視我的重點是在具公信力的單位已經幫我認證, 所以我必須再次澄清, art1兄看過這些資料與否, 跟他認不認為需要像您老一樣看到正本才願意相信完全沒有關係, 您老為什麼會覺得我在打他的臉?

art1兄聲稱看過證物, 那他就有必要跟者您老怎麼說就跟者做嗎? 他講了您又不願意相信不是嗎? 這個邏輯通吧? 除非您的邏輯也跟中文一樣去找密碼老哥請益的, 那就難說了
chinshentw
好棒棒啊, 這個真是您本欄難得一見的輝煌[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tommy_kang
承讓了!!😂
kleiberwu wrote:
太多令人質疑的點,
都發生在同一個人,同一個事件上,
太不可思議了吧!

還有口試日期為什麼在禮拜天呢?
該不會口試日期也記錯了吧!
口試委員是誰?不知道?

太多了!舉例不完!

很多疑點必需他本人親身回答
其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舉個簡單例子
他宣稱論文正本和畢業證書搬家時弄丟的
所以再重申請畢業證書
問題是為何不同時間申請了幾個不同版本?
弄丟幾次?
論文正本可以搞丟,草稿卻像古董寶貝保留下來
再者,學生沒人看過他的論文正本,他指導的學生寫的論文
沒有引用他論文的資料
哪就奇怪了,他從LSE回來就到東吳任教,指導碩士研究生
理論上,應該在東吳圖書館及後來任教政大圖書館各放一本給學生參考
尤其是他的學生寫的論文都是他博士論文研究題目的領域
難道當年從LSE畢業回到台灣,就馬上弄丟了論文正本?
所以無法提供給學校圖書館?
這些問題,其他人能回答嗎?
我學生時代一個客籍教授,上課時採用他最新寫的書作為主要教材
可是書剛校訂沒正式印刷出版
他把手上那本放在系辦,供修課同學借出來印影
怎會有老師藏起來,不想人看?
Ramsa
笑話,論文是 1983/10 口試的,學生參照的"文章" 可是1983/10前就出版成書的啊
TD4
這學生是1987交的論文。1983蔡英文能夠拿部份去投稿中文期刊,不就是證明她自己當年不但完成了論文,還有時間翻譯搞「一魚兩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